在变与不变中成长和成熟——写在《档案与建设》创刊30年之际

来源 :档案与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st1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底我因工作安排离开了《档案与建设》编辑部.作为一名在《档案与建设》编辑部工作了16个年头、从事档案工作满30年的兰台人,对《档案与建设》的感情是不言而喻的.当再过4天就是马年,洋溢着浓浓的过年味的时候,我拿到了2014年第1期《档案与建设》杂志,其精美的设计和印刷,时尚的用纸,考究的栏目设置,以及页码增加所带来的厚实感和沉甸甸的份量,立刻一种享受和愉悦之情涌满心头,不觉为30年来《档案与建设》在变与不变中的成长和成熟叫好.
其他文献
在盐城市区建军东路,坐落着全国规模最大、资料最全、特色最明显的新四军纪念设施——新四军纪念馆。1988年8月的一天,一位60岁左右的日本老人,在盐城市外办负责人和新四军纪
2013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昆山市档案局征集人员一行3人在副局长章金兴的带领下远赴北京,拜访了5位昆山籍名人,征集到多件珍贵的一手资料。昆山虽是个小城,名人却不少。此次拜访
随着经济文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我国举办的国际大型活动也日趋增多。本人有幸全程参加了南京青奥会的筹办、举办、总结收尾,以及南京亚青会的申办、筹办及举办工作,亲历了两
《档案与建设》创刊30周年,可喜可贺.作为它的读者和作者该说点儿什么呢?还是由刊物自己来回答吧.我翻阅了2010年至2013年前5期(缺其中7期)的共34期刊物,品读一些文章,琢磨栏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