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让小学语文教改实验更轻松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cy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大班额条件下的小学语文教改实验中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结合学生情况因材施教,为教学改革的顺利施行带来新的契机。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因材施教;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21-0121-02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而每个学生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学生之间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个体差异。这不仅表现在基本技能、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兴趣、爱好、意志、品德等方面,在教师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的适应程度方面也有一定的体现。这些差异就是导致学生学习成绩差异的主要原因,也就造成了学生的等级差异[1]。
  在大班额教学中,教师在对待大量的学生时往往采用相同的方法,以同样的标准要求学生,这样就使优等生吃不饱、学困生消化不了,导致问题积累情况的发生。因此,只有注重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实行分别教育,才能真正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学手段不断更新。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语文课堂教学,不仅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而且有利于因材施教的有效实施。尤其是在小学语文教改实验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从根本上激发教与学的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改实验中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将为“大班额条件下的因材施教”带来新的契机[2]。
  1 巧用多媒体,激发兴趣、吸引不同层次学生注意力
  在大班额的情况下,教师对课堂纪律要求特别严,不许学生说话、做小动作。上课稍不注意听讲,教师批评,家长责备。小学生天真活波、爱说爱动的个性被压抑了,他们上课时恪守规矩,活跃的思维也受到束缚,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课堂学习压抑而没有激情。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出现厌学情绪,形成大面积的后进生。
  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感兴趣的时候,注意力就高度集中,学习时也就没有心理压力,就能发挥出潜在的积极性、主动性。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充分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吸引不同层次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获取信息和新知识的情感需求。
  如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时,笔者课前播放《美丽的西沙》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大家了解作为我国海防前哨的西沙群岛是一个美丽的地方。然后让学生闭目倾听配乐课文朗读录音,富有感染力的声音使学生仿佛置身于西沙群岛,以逼真的场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不同层次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 巧用多媒体,提前预设,展示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
  在大班额的条件下,多媒体课件形象鲜明、生动,带有节奏的铃声,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课堂上随着一声清脆的铃声,一幅幅带着色彩的学习目标出现在学生面前。如教学《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二课时,提前预设,利用多媒体展示这样的层次目标:1)读懂第5自然段,会回答课后5、6两题;2)认识课文开头提出问题、中间记事、结尾照应开头、点明中心思想的写作方法;3)能用提出问题开头的方法,自选内容写一两段话。目标展示以后,笔者就带领学生学习本课的目标,并用鼓励语言告诉大家:这节课谁能完成前两个目标,谁就是很棒的同学;谁能完成三个目标,谁就是最棒的同学,请大家争做最棒的同学!这样一来,大家的学习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
  3 巧用多媒体,模拟过程,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真”感
  在大班额的条件下,利用多媒体模拟过程,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真”的感受。多媒体的模拟功能,能够突破时空的限制,把多彩的世界展现在学生面前,在节省课堂教学时间的同时增大了信息量,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课时,通过Flash生动地再现了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相互矛盾的两个结论,并生动展示了比萨斜塔上的验证试验,使所有学生都能深刻地理解伽利略得出的铁球下落速度和重量无关的结论。
  教学《捞铁牛》,为了促进全体学生充分理解怀丙和尚的方法,笔者同样以动画形式来展现船体随着泥沙减少而上升,铁牛被一点点往上拔的过程。接着让中下等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事情的过程和结果,让优等学生讲解结果和其中蕴含的道理,使学生的形象思维转化为抽象思维,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4 巧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美”感
  在大班额的条件下,运用多媒体创设课文情境,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如教《桂林山水》一课,桂林一带的山的特点是学生理解上的难点。课堂上,笔者运用多媒体课件动态地呈现了桂林一带山“奇”“怪”“险”的特点,让学生亲身感受山峰特点。这样直观的演示,让学生仿佛走进“桂林山水”,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
  5 巧用多媒体,分化重难点,实施分层设问教学
  在大班额的条件下,利用多媒体可以分化教学重难点,实现分层次教学。如教《刻舟求剑》这则寓言,要鼓励学生不要静止地看待事物,突破教学难点。在教学时,笔者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对船动剑不动的情境进行模拟,让学生观察后,在屏幕上出示分层次思考的问题:1)古人到了岸边会找到剑吗?2)古人用“在船上刻记号”的方法来找剑,错在哪里?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通过直观、动画图片展示后,学生很清楚地了解了这个道理,教学的重难点顿时迎刃而解,提高了课堂效率[3]。
  6 巧用多媒体,因生制宜,实现学生分层次作业
  在大班额的条件下,练习设计要结合学生情况分层次进行。语文练习设计要注重“质”,切忌让学生“一锅煮”。如布置《桂林山水》一课后的作业,笔者先用多媒体播放《桂林山水》配乐朗读,接着出示几项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1)朗读课文,弄清桂林山水的特点;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全文;3)能根据课文进行合理的想象,并把想象的内容画下来。因为每个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优势,也有不尽相同的兴趣指向,他们都很乐意地完成了作业[4]。
  综上所述,在大班额的条件下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强大优势,并把它巧妙地、恰如其分地应用到语文教改实验中,才能激发不同层次学生兴趣,从而实现以媒激趣、以媒达标、以媒获“真”、以媒获“美”、以媒提效,实现因材施教,让大班额条件下的小学语文教改实验更轻松。
  参考文献
  [1]丁秀梅.多媒体辅助优化小学语文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4(S1):397.
  [2]鲁春华.运用多媒体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赤子,
  2014(24):180.
  [3]纪洪霞.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视界,2014(33):278.
  [4]杨小平.浅谈小学语文分层次作业布置[J].文理导航,
  2014(1):51.
其他文献
为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现教学质量的大幅提升,莱西市第四中学确立了“主体激活”思想引领下“三四五”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而信息技术教学也在此找到学科的切入点——“作品引领,自主发展”的教学模式。  1 产生的背景  为加强对“高效课堂,有效学习”的研究,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现教学质量的大幅提升,经过反复听课、评课、研讨,集全体教师之智慧,学校确立了“主体激活”思想引领下的“三四五”高效课堂教学模
校园伤害事故的发生,不仅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也给学校带来了各类法律纠纷,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任务日益艰巨。建立和完善校园伤害事故风险管理机制,既是现实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教育和谐的必然要求。丽水市立足本地实际,通过多方协作,落实五大举措,切实落实安全管理责任,积极防范和妥善化解了校园安全事故责任风险,进一步建立和健全丽水市教育行业风险管理服务体系,更好地维护了校园的和谐稳定。  1 建立教育行
摘 要 通过对现有导师指导模式的深入研究,究其利弊,着重探究研究生导师团队指导模式与研究生导师团队奖惩机制两个方面,并以协同创新中心为载体,提出基于协同创新中心的研究生导师团队的组建与奖惩机制研究,给出基于协同创新中心的研究生导师团队组建的具体方案与研究生导师团队奖惩机制的具体实施办法,以此补充完善现有研究生导师团队指导模式的不足、弥补研究生导师团队奖惩机制的缺陷。  关键词 协同创新中心;导师团
巧用多媒体能活化初中历史课堂,切实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质量。分析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課堂教学整合的必要性,提出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操作有机融合的策略。  信息技术应用与初中历史教学,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而且也使教师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变过去的要我学为我要学。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规避信息技术辅助初中历史教学的误区,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初中历史课
摘 要 多媒体信息技术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辅助工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针对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 数学;教育技术;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13-0137-02  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使教学过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样的变化使教师肩上的责任更重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改进教学模
摘 要 在文献分析基础上,结合国外常用的无聊感量表,通过开放式问卷、访谈等方法,编制适用于我国大学生的休闲无聊感问卷,并对500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表明:当前大学生的休闲无聊感中等偏高,且休闲无聊感和性别、年级、生源地及活动选择之间有一定的关系。针对上述情况,建议高校将大学生休闲教育纳入总体规划之中,从理论研究、课程设置、社团组织、后勤服务、社会支持等方面努力落实并逐步完善大学生的休闲教育。  
摘 要 结合为班级中自闭症学生设计概念图作业实例,深入谈一谈对于概念图整合教学的理解。  关键词 概念图;特殊需要学生;课堂活动设计  中图分类号:G7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9-0106-03  在2014年春季的苏州市教师培训课程选择中,笔者对“概念图”这几个字眼前一亮,虽然没有系统地学习过什么是概念图,但是四年前在国外学习研究生课程的时候,笔者经常会
伴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当今教育工作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才能大幅度地增强教学效果。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利用有关的“爱国”“诚信”“守纪”“励志”等进行演讲录像,对学生进行相关的目的性指导工作;数学、语文、物理、化学、外语、生物等各类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都是需要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的,增加了教育教学工作的成果,教育教学工作的效率才会有非常大幅度的提高。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
摘 要 从微课的角度入手,提出冬虫夏草的鉴定的教学设计,通过实践经验和体会来探讨微课的主要特征与实施策略,为开发更高品质微课提供可借鉴的方案。  关键词 高职高专;微课堂;冬虫夏草鉴定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24-0156-02  微课分为“微课堂”及“微课程”两类。其中,“微课堂”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
摘 要 高校专业课教学质量的提高,不仅依赖于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更取决于师生角色的合理定位。高校专业课在本科高年级阶段的教学管理工作不易展开,其根源在于师生角色的固化与错位。基于本科与EMBA教学中若干细节的比较,深入分析专业课教学中师生角色定位的三大误区,在此基础上重新确立师生角色合理定位的三项原则。  关键词 专业课教学;师生角色;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