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总管探查术后内支架引流并一期缝合23例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ong28668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胆总管探查术后怎样做到既可一期缝合,又可减少甚至避免胆漏,一直是外科医生探讨的永恒课题.我院自2006年至2008年选择性对拟诊胆总管结石及胆总管扩张的23例患者在胆总管探查术后行胆总管内支架一期缝合术,术后患者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无胆漏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取得满意疗效,而且拓宽了胆管切开一期缝合的适应证.现结合本组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的钼靶X线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80例IDC的全数字化乳腺钼、铑双靶摄影x线征象.结果 X线显示钙化39例(48.8%),肿块57例(71.3%),结构扭曲17例(18.9%),其中,23例钙化伴肿块,9例钙化伴结构扭曲.11例钙化颗粒多于5枚或钙化灶直径≥3 cm.结论 IDC常见X线表现为钙化,伴肿块或导管结构扭曲,综合临床和上述钼靶x线征象大部
目的 调查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清醒危重患者住院期间心理及生理不良经历的发生情况,并分析相关诱发因素.方法 选择全国31家三级甲等医院ICU进行为期2个月的连续性调查,所有转出ICU的清醒患者均入选本次调查,于转出后2 d内由上海诺德健康咨询有限公司委派、经课题组系统培训合格的访问员按问卷要求独立对患者进行访问.结果 共计234例患者接受调查,其中163例(69.6%)发生了心理不良经历;有生
目的 观察新型抗毒剂宾赛克嗪对维埃克斯染毒后不同时间点小鼠血浆内毒素浓度变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306只雄性昆明小鼠被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维埃克斯染毒模型组以及宾赛克嗪、阿托品和山莨菪碱3个治疗组;各治疗组分别于皮下注射维埃克斯0.02 mg/kg染毒前10 min经腹腔注射相应药物.各组均于染毒后1.5、3、6、24、48和72 h取血,检测血浆内毒素浓度.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内毒素浓度为(1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神经外科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硬膜下血肿常较大,自行吸收困难的需手术治疗.其手术方法日臻成熟,目前多选用传统颅骨钻孔血肿冲洗引流术及锥颅置管引流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