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教育”融入幼儿教学中

来源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plebanana0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教育”理论,只有融入“生活”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而幼儿教学是教学中较为特殊的存在,其自身所需要面对的对象是幼儿,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不仅要重视知识上的传授,还要充分考虑到幼儿自身的性格特性以及行为特性。对此,在幼儿教学中融入生活教学,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关键词】 生活教育;幼儿教学;教师
  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为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由于幼儿自身在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方式上的特殊性,幼儿教学往往与平常我们所接触到的教学方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如何处理好这些差异,使幼儿教学可以在符合其自身定位与特性的基础上得到最大化的发展与提高,是每个幼儿教师都应该去考虑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对此,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我觉得,在幼儿教学中推行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让生活教育与幼儿教育相结合,是解决幼儿教学中所存在问题的有效方法。
  一、激发幼儿体验生活的兴趣
  对于幼儿,其学习兴趣大部分是建立在好奇心之上。因此,想要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不单单要做到对幼儿进行教学上的督促,还应该尽量地去让教学过程变得趣味化。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而生活化的场景构设与事例结合,无疑是解决此问题的一项极为有效的方法。
  例如,在对幼儿进行品德培养方面的学习时,为了让他们具有懂谦让、乐分享的优秀品德,在教学中,我特意以班上近几天发生的好人好事为契机,为幼儿讲解了许多生活中切切实实可以做到的一些事。通过实际例子的讲解,孩子们的兴趣很快地便被激发,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得积极主动,很好地跟随着我的讲解以及既定的教学方案进行了学习。同时,通过身边实际事例的刺激,以及我在课堂上对这些好人好事的相应表扬,很好地促发了幼儿的模仿天性。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班级上的气氛变得特别的好,孩子们都开始争相做好事,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与奖励,很好地完成了相关方面的学习。
  相对于初中高中的学生来讲,幼儿的学习耐心与学习习惯无疑都是相对比较差的。如何在这样的特性条件下,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最大化地实现自主化转变,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是每个幼儿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都应该去好好进行思考的问题。生活化教育,在其自身的趣味性以及相关性上,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将生活教育与幼儿教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对提升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吸引幼儿更好地去进行自主化学习,是极有作用的。
  二、帮助幼儿逐渐学会理解
  在幼儿教学的过程中,如何保证幼儿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有效的学习理解,是极为重要的一个问题。在普通的教学方法中,教学方式较为死板,教学工具较为单一,教师往往不能够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思,帮助孩子对于所学的知识能够进行有效的理解,而生活化教学,就能很好的解决此项问题。
  例如,在教育幼儿进行数学思维逻辑的学习时,因为所接触的部分难度较大,许多幼儿不能很好地完成学习,对所学内容不能很好理解。为了帮助幼儿掌握所学知识,有效培养他们的能力,在正式的教学过程中,我特意为幼儿准备了一堆小鸭子的模型玩具,并借助模型玩具,对日常生活里经常能够接触到的鸭子过河的场景进行模拟,从而帮助他们很好地体会到学习过程中的数学思维方式,并由思维方式上的学习,带动整体的学习效果。经过课堂上的有效引导,孩子们很好的理解与掌握了课堂上所要求的知识,提升了自身的水平。
  生活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将死板固定的课本上的知识,变得生动化以及立体化。通过生活化的教育方式,孩子们可以有机地将所需要学习的内容与自己平时生活里的经验相结合,从而实现更好的学习与理解效果。通过生活化的教育,教师可以有效地让教学过程脱离课本的约束,变得更为自由化,从而更好地刺激幼儿的学习理解,让教学过程实现最大化的有效转换,更好地去帮助幼儿进行学习。
  三、实用教学为幼儿生活护航
  教学,最主要的目的还是帮助幼儿去进行学习。不管是怎样的教学方式,只要能在同等的教学时长下,有效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使课堂教学实现更好地转换,推动幼儿学习,就是好的教学方式。而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保障幼儿的学习实效,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应该注意的问题。在教学中融入生活化的方式,对此很有帮助。
  例如,在教育幼儿学习认识健康安全的内容中,为了帮助幼儿更好地学习,使得他们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更为深刻的理解与体会。在正式的课堂教学过程开始之前,我先为孩子们安排了一场有关健康安全的主题报告讲座。在讲座中,我为他们列举了一系列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健康安全问题,以及因为不注意健康安全而导致的惨例。通过对这样的一些反面事例的分析,以及对火灾、车祸和日常疾病这些常见的安全问题以及健康问题的讲述,孩子们很好地理解了健康安全对其自身、对家庭的重要性。从而很好地树立了保护自身、保护同伴健康安全的意识,这对他们今后的生活,都是极为有用的。
  不管是怎样的教学方式,其本质都是对幼儿进行教育,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去学习与掌握相关知识。只有成功地帮助幼儿完成学习理解,教师才算是实现了其教学的意义,生活教育也是如此。
  综上所述,让生活教育融入幼儿教学,不仅仅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口号,还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怎样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更好地去运用生活化教学的方式,使生活教育对教学过程的帮助能够最大化,是生活教育推广过程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本文只是笔者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如何在幼儿教学中更好地运用生活教育,提出的一些粗浅的想法。希望广大幼儿教师在此基础之上,能够多加思考,加以改进,生活教育必将对完善幼儿人格和培养幼儿各方面能力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许魂霖.幼儿数教育生活化的方法与途径[J].学前教育研究.2002(05)
  [2]青海华.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03)
  [3]倪翠薇.行而知之——让幼儿园课程植根于生活的土壤[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4(02)
其他文献
在过去 2 0年中人们提出许多处理水运动的方法 ,但大都致力于生成真实感的动画 ,而对传统手工绘制的水运动效果建模问题几乎无人涉及 .给出一个等级结构的卡通流水模型 .首先分析卡通流水的绘制过程 ,从中提取卡通流水的静态要素与动态要素 ,然后以正弦波为基础对其幅度、频率以及相位进行随机扰动定义水波形状 ,并在指定边线范围内控制它们的运动来生成卡通流水 .此外还给出了生成三维卡通流水的方法以及相应的
讲卫生是一种热爱环境的美德,也是我最钦佩的一种行为。因为这种行为不仅创造美,而且触动我的心灵,令我钦佩不已。  以前,我是个不太爱讲卫生的人,扔果皮扔不到位,妈妈叫我去倒垃圾,我就随便倒一旁,回去交差。可是今天,我被一位老爷爷讲卫生的行为给感动了。  在一个烈日当空的中午,我的头被太阳烫得像个红苹果,就买了一根冰棍,尝了几口,吃完后随手一扔,就走了。  第二天早上我要去书店买书,正巧路过昨天扔冰棍
期刊
人生有许多的第一次,我的第一次,让我难以忘怀。  今天,爸爸妈妈都不在家,大显身手的好机会到了。我想:买什么?吃泡面,不行,吃不饱;买排骨,不行,太贵了;对了,可以吃蛋炒饭。我把早上剩下的米饭,当作主食。于是,我把家里剩下的两个鸡蛋和两根葱拿出来。我急忙热锅,加油。切好大葱,打好鸡蛋,不一会香喷喷的米饭就下锅了,油溅得到处都是。接着,我不慌不忙地把鸡蛋搅拌好,下了锅。蛋炒饭快熟了,我把它放在碗里,
期刊
课堂教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个教师孜孜不倦、不懈追求的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家长对学校的殷切期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责任,更是压在每个教师肩上的一副重担,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那么,如何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数
姑姑是个研究生,眼睛高度近视,戴上眼镜的姑姑能像正常人那样看东西,可是一旦摘掉眼镜,姑姑就成了“瞎子”了,看什么都是模糊的。因为她看不清东西,还闹了许多笑话呢。  一次,我和姑姑去街上找奶奶。由于姑姑没戴眼镜,错把一位大娘当成了奶奶,走上前去亲切地叫人家妈。那位大娘说:“姑娘,你认错人了,你看清楚,我不是你妈。”  又有一次,大家正在吃饭。坐在我身旁的姑姑直往我的碗里夹油豆腐,嘴里还连声说:“多吃
小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对生活没有正确的认识,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模糊,缺乏处理问题和分辨是非的能力,极容易走心理“弯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理显得尤为重要。这意味着,老师不仅要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还应成为一个合格的心理辅导员,承担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任务。  一、创造宜人、和谐的教育物质环境  校园的教育教学环境,包括校园环境、校风校貌,是小学生生活、学习的人
小学品德教材在内容的编排上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图文并茂,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体现了“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教育理念。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情境化的,是它被应用于其中的活动背景和文化的产物。学习就是学习者利用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经验去同化和顺应新知识,从而建构新知识的意义建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构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课堂,将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