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好一半文,考场占先机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x_ju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篇记叙文写作的成败与好坏,常常取决于作者在现实生活中对各种事物的观察、体验、了解和掌握的程度,特别是材料选取的水准。因为材料关系到情节的曲折程度,关系到主题的开拓和深化程度,关系到习作的创新程度。我们要在冷与热、新与旧、实与虚、大与小等方面仔细权衡,巧妙选材。
  【关键词】记叙文 选材 创新
  
  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文章。如同产品制造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原材料的质量一样,一篇记叙文写作的成败与好坏,也常常取决于作者在现实生活中对各种事物的观察、体验、了解和掌握的程度,特别是材料选取的水准。因为材料关系到情节的曲折程度,关系到主题的开拓和深化程度,关系到习作的创新程度。那么,如何通过巧妙选材来使我们的考场记叙文出奇制胜呢?
  一、抑热扬冷巧出彩
  “热”是指在写记叙文时因为某些素材使用频率很高而导致的过热现象。它不是人们从时间上感知的新人新事,而是就人们的使用频率而言的。每年高考作文,屈原的怨愤年年有人发,牛顿的苹果岁岁有人砸,临考前突击记忆“感动中国”材料的也大有人在,从而出现素材扎堆的现象。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其间人物璨若群星,故事层出不穷,世界历史更是如此。要做到抑“热”扬“冷”就要求考生少用一些“热”素材,多用一些“冷”素材,多关注那些不太被人关注的人和事,特别是课本中那些人人心中皆有但人人笔下皆无的素材,做到以冷艳夺人,与众不同。
  二、且和旧弦赋新声
  人不能事事亲历,历史为我们体味生活、理解生活提供了又一渠道。许多历史事实给我们深刻启示,我们可以从新的视角去审视它,挖掘旧材料中的新涵义,特别是对当前生活的指导意义,让旧材料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
  以旧翻新,新意并不仅在新鲜的话题,主要在于自己的独特感受。如果考生能够以时代意识来观照自己所选取的“旧材”甚至平常的材料的话,仍然是能够表达出鲜活的时代气息的。例如“管宁割席”的故事家喻户晓,我们一直把管宁作为具有不慕虚荣、不贪金钱高贵品质的人来大加赞颂。但也有考生在作文中引述这个故事时,从另一个角度指出,管宁对有缺点和错误的朋友,应积极帮助其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这才是真正的朋友,而不应该“一刀两断”去“割席”。文章独出心裁,很有新意。近几年高考作文,有很多考生写了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如优秀作文《赤兔之死》、《昭君的选择》以及写司马迁与屈原的《大义死生》等。很多时候,往往是角度一变而境界全出。
  三、虚实相生显大智
  高考作文时经常会有这样的苦恼:一些题目看起来颇为抽象甚至空洞,如“尝试”、“诚信”、“独到的感觉”等。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这就可以采用绘画中常用的“虚实相生”法。它需要你把虚拟的东西写得真实、可信,把看起来很空洞的话题表达得具体形象、文采斐然。古语云:“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正是对这种表现技巧的形象化说明。
  “虚”与“实”是一对相对相反的概念:“虚”是主观的,“实”是客观的;“虚”是抽象的,“实”是具体的;“虚”是远处的,“实”是眼前的;“虚”是隐藏的、含蓄的,“实”是直露的、明朗的。以实写虚是指对于那些虚题写作时要首先考虑话题或命题中包含什么思想、什么感情、什么理念,再从这些思想、感情、理念入手,发掘或选择具体的材料,以具体详尽的叙述或描写表达作者对话题或命题的独到见解或感悟。如“追求”这个话题,看起来很大、很虚,但是如果把它落实到某一具体的人和事上,就容易写作了。这一话题可以写一个老师的追求、一个学生的追求、一个科技人员的追求,还可以写其他各行各业的人的追求,甚至可以写某一集体或某一国家的追求。总之,这类虚题要写得很实在。当然,我们在选材时,不仅要注意那些写实性的材料,也要关注那些具有象征意蕴的材料,它们往往能使作品的主题具有多义性、多层性、多向性,从而使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使作品产生特有的艺术魅力。而像“肩膀”、“绿色生活”这样的题目,就既可以写实也可以写虚,当然也可以是二者结合。有时候,在总体写实的情况下,选择一些具有象征意蕴的事物穿插其间,也能使作品荡出虚神,收到言虽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四、小处落墨意方浓
  记叙文是通过具体、形象的人或事来表达中心意思的。在写人记事时,大而空是在考场作文中常犯的毛病。如果能从“大处着眼,小处落墨”,即选择个性鲜明的细节材料来写人记事,以小题材来反映大主题,就能生动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收到“以小见大”的效果。以小见大,从文章的角度来看,就是从小题材中挖掘出大主题。这里的“小”大多指细节性的材料,“大”主要是指深刻的、闪光的思想。所以,我们只要认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抓住生活中那些有意义的“小”事,深入挖掘,是可以写出好文章来的。因为以小见大,本身就是文章极好的写作方法。朱自清写《背影》,也只是写了一件父亲买桔子的小事。都德写“爱国主义”这样一个大主题,也只是写了一个十多岁的孩子(小弗郎士)在上学路上与在学校上课的见闻(《最后一课》)。
  由于年龄、阅历等缘故,加上大材料可遇不可求,考生所能拥有的往往是平常生活中的“小材料”,但如果我们平常就能养成细观察、勤思考、常练笔的好习惯,同样可以写出感乎于心、动之他人的佳作来。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古典诗词的语言极富镜头感,不仅具有画意之美,而且还往往像电影一样动感十足。作为电影艺术特有表现手段的“蒙太奇”手法,竟然在古典诗词中被娴熟地运用,可见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确有着深刻的相通性。古典诗词中的“蒙太奇”手法主要有绾合式、跳跃式、对比式、跌宕式等四种形式。  【关键词】古典诗词蒙太奇视觉画面    “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游女带香偎伴笑,争窈窕,竞折团荷遮晚照。”这是晚
3年前,当我在宋永华教授的陪同下参观海宁国际校区之时,这里还是一片尚待开发的荒地。那时,我便得知浙江大学希望在这里建设一个具有独特理念、独特管理方式、独特风格的新型国际校区。如今,很高兴看到这一伟大愿景成为现实,并且她为浙江大学带来了众多卓越的院校合作伙伴以及如此优秀的学者与学生。这是一个伟大的开端。校园的全面启用预示着浙江大学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个新时代即将来临。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价值  高
《荷塘月色》教学价值的定位,争论不一,对该文主题、情感、思想等的分析也见仁见智,莫衷一是。这篇经典美文,作为文学艺术作品的《荷塘月色》和作为教学文本的《荷塘月色》在实际的价值取向上是有区别的,尤其是考虑到中学生面对文本的接受心理、认知层次等,这个问题就更突出。  一、对其主题的定位与语文教育的时代性  《荷塘月色》一文的争论,主要集中在对其主题的思考上。最早的便是政治附会说,这种解读不是从文本入手
小男孩琪琪是一个特别的养鸟人,他养的鸟儿不受拘束。他每天去遛鸟,骑上宽阔的鸟背,跟着风一起飞翔。  但有一天,一只鸟儿和琪琪说:“琪琪,我要离开城市,回到我的家乡去了。”  “为什么要离开呢?你在这儿难道不快乐吗?”琪琪吃惊极了。  “城市里的树越来越少了,我想要一棵属于自己的树。”鸟儿忧伤地说。  是的,城市里的大楼越建越高,树也越来越少,连公园也越来越少了。  “你不要走,我会有办法。”琪琪说
主体段一般为三段,高考作文必须写好三个重点段。“写三段”的方法简捷易行,可以称之为“高考作文必胜法”。这种方法的主要特点:一是聚集了各种优秀段落的特点;二是将各种优秀分析段的特点模式化;三是一学就会,一做就有提高;四是经过了高考学生的应试实践,效果很好。  对一篇议论文而言,主体段的写作应是提出分论点并论证的过程,字数可控制在300字左右为宜。其构成模式是“主旨句 过渡句 材料句 分析句”:  ①
第五届“国际研究生奖学金会议”于2009年10月16日在北京成功举行。这次会议由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留学基金委)、美国“积极行动博士研究生”组织和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三方联合主办,会议主题为“金融危机背景下的研究生教育—持续投入与紧密合作”。清华大学等20所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签约院校,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等10所美国一流高校代表共100余人参加了会议。  
摘 要:托雷·赫尔(Tore Hoel),挪威奥斯陆大学图书馆研究员,主要主持一个由多个北欧国家参与的开放教育资源项目,协调北欧国家的开放教育资源,研究欧盟的学习分析和开放教育,并且在学习技术标准化领域有超过10年的从业经验。2011年,赫尔教授应邀参加在上海举办的第24届教育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化组织大会;2013年,赫尔教授出席2013年教育信息化暨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标准及应用国际论坛;目前,赫尔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2019年5月22日消息,5月22-2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优质高等教育政策和实践国际化区域领导论坛(UNESCO Regional Leadership Forum for Quality Higher Education o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Policies and Practices in Asia-Paci
小朋友偶爾喜欢在墙面上画画,其实设计师也会巧妙地结合建筑形状和颜色,在上面画出有趣的画。大家走在路上的时候,会为设计师的创意会心一笑呢!
摘 要:澳大利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孵化机制发展早且较为成熟,其中以悉尼大学的孵化机制最具有代表性。该校创新创业教育孵化机制由“创始项目”和“孵化项目”两大部分构成,具有依托高校品牌价值、多种孵化方式结合、创新创业理念先进等特点。文章分析了悉尼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孵化机制的理念和实践,提出我国高校应结合实际塑造独特的品牌价值、丰富创业孵化方式、革新创新创业理念。  关键词:澳大利亚 悉尼大学 创新创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