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e987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基础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程,需要我们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探索研究,而新课程改革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它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优化课堂教学方面表现出巨大的优势。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数学课堂教学 教学思考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目的是培养学生受用一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往大处说,也就是把教育定位为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在这一大背景下,教师的授课自然也要顺应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终身学习观念的目标。从事基础教育的广大教师在新课改的倡导下苦苦探索着,努力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不断尝试与新课程改革要求相适应的教育教学方式和手段。事实上,只有真正立足课堂,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才能承载新课程的期盼,也才能将新课程真真切切地体现在学习生活中,落实到教育教学中。因而,变革课堂是实施新课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那么新课程理念下,究竟该如何授课呢?我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去做。
  一、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东西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一)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首先要尊重学生,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
  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是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学生处于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会让思维更活跃,交流更深入,他们的个性发展也会有更广阔的空间。摒弃所谓的“师道尊严”,平等地和学生交流,和学生一起学习,放手让学生做,相信学生,学生会让你的课堂更出彩。
  (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动者,是知识的主人,是认知的主体。初中生活泼好动,求知欲、表现欲强,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特点,给学生提供充分发表见解、张扬个性的空间,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探究、讨论、展示、表达,鼓励学生敢于表现、善于表现,并在学生展示交流的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多的肯定与鼓励。在多变的形式、多样的活动中,锻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活学生的思维。
  (三)充分利用电教媒体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指出:“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思想;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扩大知识眼界,获得丰富的学问;解放学生的时间,使他们有时间学一点他们渴望学的知识干一点他们高兴干的事情。”[1]电教媒体的充分利用,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而且使课堂气氛更活跃,学生讨论更热烈、学习更主动、思路更开阔,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宋代朱熹的话,精辟地阐明了质疑的好处。学生要具备创新思维品质,质疑水平仅仅满足于辨惑求解,停留在敢于批判上是不够的,要有开拓思维视野,继续探究,努力求新立异的勇气。这就需要有合作探究的精神。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值得深入思考和探索的因素,采用多种途径创设生动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情境,以此促使学生提出探究性的问题。
  (一)变个体学习为小组合作学习。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环境的不同,存在着一定的个体差异,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常常有不同的想法,在探究者的群体中,这种差异本身便构成一种宝贵的资源。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是当前课改的主流,探究式教学非常需要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参与学习,通过共同讨论、研究,使每人都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需要,选择有价值的,可能产生争论的问题,积极引导他们发挥小组的力量、集体的智慧,并可适当开展小组竞赛,激起他们的好胜心、求知欲。
  (二)让学生亲身经历结论的探究过程,注重理清知识的源头。
  教师应当重视学生的探索过程,在探究式课堂教学中注重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除此以外,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性情境,营造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效。而学生作为主动探究性学习的主人,要根据教师提供的条件,明确探究的目的,思考探究的问题,掌握探究的方法,敞开探究的思路,交流探究的内容,总结探究的结果。让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表达、敢质疑,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走出课堂,走进生活
  学习知识是为了更好地应用于生活,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扩大书本知识领域,丰富和补充课本知识,学生兴趣也会更浓厚。
  (一)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只有把学生在学校中习得的知识、行为转化为内能,由已知产生新知,由已能产生新能,将来才能去面对社会的各种挑战”[2]。广大教师要敢于突破课本课堂的束缚,树立“为了孩子的终身着想”观念,不仅要指导学生学好教材,还要努力教会其学习技能,培养其实践能力、合作精神和自主精神;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学会鼓励、指导。
  (二)交流情感,培养品质。
  新课改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关注的焦点是学生的发展。合作探究的过程本身所蕴含的思想和方法,合作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困惑与顿悟,以及愉悦的合作探究所带来的精神享受,在认知领域、情感领域两方面带动他们的学习。
  总之,知识经济的时代呼唤基础教育的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工作在教育前沿的一线教师要主动迎接这一新形势的挑战,大胆改革,勇于突破,善于创新,以端正的态度、务实的作风、饱满的热情投身到教学改革中,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新。
  参考文献:
  [1]陶行知.创造的儿童教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03-05.
  [2]崔相录.素质教育指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09.
  [3]江泽民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9-06-16.
其他文献
从影响师范生学习的拉力、压力和推力等因素看,课程设置不符合社会需求、对中小学教师知识要求认识不足、学习适应性不足是师范生在学习中存在的主要矛盾.教学中要加强学风建
摘 要: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可以直接影响语文教学效率。近几年,虽然在新课程理念的带动之下,我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已经取得较大的成效,但就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教师采取科学合理的对策,以便于更好的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对策  语文课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而阅读又是学习语文课的基础,学生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影响了人们的生活领域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这对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高校教育管理的过程中,网络技术也发挥了
舞蹈艺术作为艺术范畴的一个大科,同其他的音乐、电影和美术等艺术一样,其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一个生存空间的话题。本文作者研究并且探讨舞蹈生存空间,找到一条艺术与经济协
目前文209、38、234及文276段块的抽油机井清蜡方式主要依赖于热洗和加清蜡剂,而热洗则是清蜡最彻底,最有效果的手段,抽油井机热洗一般是用热水作为介质,经过对管柱加热,对井
期刊
师范语文诗歌审美教育在于拓宽学生诗歌审美视界,注重引导、创设审美环境;同时,关注审美个性与审美标准的融合,适当借助审丑教育。 The aesthetic education of normal lang
“广播”作为传统的传播媒体,在现代传媒中仍然拥有它的一席之地,广播新闻的传播仍然是人们了解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然而,广播要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继续占有它的发展空间,它
在现代城市化发展背景之下,农房建设数量的增长趋势是不容小觑的。但农房建设,缺乏总体规划和生态环境设计,建设标准低,投入使用后普遍表现出使用年限短,翻建或更新频繁,能耗高,以及
从自主学习的理解出发,结合学院实施“三自”管理的学生管理模式,简要地提出了推行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三个问题:即自主学习的能动性、主动性和个体差异性.因此,提出了针对
高校教学档案作为高校教育教学研究发展的重要依据以及教学历程的全部记载,应引起学校的足够重视.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制度应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从管理思想到方式方法均进行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