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意识形态》分工理论逻辑新探

来源 :理论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625163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工"范畴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分析社会历史进程中人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切入点。通过对这一文本分工理论的系统性解读可以发现,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分工问题的根本动因是为了夯实其唯物史观的理论创新基础,他们对分工理论的阐发是沿着生产力—分工—生产关系的这条单一的内在逻辑线索展开的,从抽象的分工理论到具体的分工历史和所有制历史,与唯物史观的理论逻辑线索是完全一致的。
其他文献
以南平市为例,根据地表覆盖和土地利用方式将研究区划分为农业生态系统、林业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3种土地利用系统;运用替代工程法、机会成本法、市场价值法,选取CO2的储
介绍了TM1:1万卫片在内蒙古科右前旗耕地更调查中的应用,分析了耕地变更情况及变更趋势。
电视台之间、节目之间的竞争日益强烈,主持人自身素质的提升越发重要。表演艺术与主持人的语言艺术相结合乃大势所趋,一方面,主持人在节目中呈现的不是完整的自我,是因节目主题和
"一带一路"建设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中国在沿线国家的一些基础设施项目受到干扰,或是取消或是变动;沿线地区中国与主要大国的利益发生矛盾;西方主导的国际经
一、引言在基因工程药物的研制中,为了生产出高纯度、高活性的蛋白药物,研究经费的30%需花费在分离纯化工艺的研究上;在商业生产中,分离纯化阶段的平均生产费用占产品总生产
农业银行2018年党建和经营工作会议明确,启动实施服务农村产业融合、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脱贫攻坚、美丽宜居乡村、县域幸福产业、三农绿色金融发展等“七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