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环境的小学作文教学的实践研究

来源 :安徽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061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大多数小学生怕写作文,写不好作文。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有必要对学生的写作进行引导和讲解,让他们寻到作文的方法、途径和技巧,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我们的作文教学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天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互联网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当前,“互联网+”已经渗透到教育的各个领域,对教育发展的影响日益扩大。它凭借着直观、形象、即时等特有的优势,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互联网+”环境下,现代教育媒体与互联网思维的无缝对接拓展了作文教学的承载空间,使得小学作文教学课堂具有了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教学系统的交互性、教学内容的广泛性、教学反馈的实时性等特点。本文主要介绍在“互联网+”环境下对小学作文教学进行的有益探索。
  关键词:“互联网+”  小学作文教学  资源
  一直以来,部分老师怕教作文课;学生呢,害怕写作文。这些问题长期困扰着小学作文教学。而当今社会“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推动整个社会发生深刻变革,其不仅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希望和挑战,也给当下的小学作文教学改革带来了机遇。笔者在作文指导、修改、评议等整个作文教学过程中充分借助于“互联网+”的资源和技术,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一、“互联网+”为小学作文教学提供了天然的素材库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在的学生生活空间狭小,单调贫乏,课余时间几乎被繁重的作业及课外兴趣辅导班等占据,学生很难抽时间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和感悟生活,这造成学生的生活素材极为匮乏,无法给学生提供写作的源头活水。一写作文,学生就陷入“没什么可写”的困境,要么苦思冥想憋出几个干巴巴的语句,要么为了“交差”不得不硬着头皮胡编乱造一通,真是苦不堪言。
  因此,要变革小学作文教学,首先要解决学生作文“无米之炊”的难题,给学生提供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的写作素材,而“互联网+”环境下的网络资源应有尽有。老师可以根据写作内容和要求向学生推荐信息量大的有关网站,让其去寻找写作素材。比如,在教学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写一种动物”时,由于班上学生生活在县城,与动物接触的机会比较少,对动物不够了解。因此,写作前,我便向学生推荐了中央电视台的纪录片《动物世界》,要求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种动物,反复观看相关视频资料并做好相关记录。学生交上来的作文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很有见地,对动物生活习性、生长规律等描述得十分准确细致。
  同时,“互联网+”的存储再现功能也为师生随时随地储存日常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提供了便利。老师可以把班级开展活动时的照片、视频等上传到安徽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的班级空间、班级QQ相册、微信朋友圈等,也可以引导学生及家长把学生的相关照片、视频等储存起来,以备写作文时调用。比如,教学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那次玩得真高兴”时,我把班上学生参加校外研学旅行、体育课上玩“老鹰抓小鸡”等活动的照片及視频从班级空间里导出来供学生欣赏回味,教室里仍不时响起咯咯的笑声。那次作文学生写得特别投入。
  二、“互联网+”为小学作文教学创设了丰富的情境源
  写作教学需要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敢于去写。反观当下小学生作文,“无病呻吟,矫揉造作”是一大通病,没能真正达到新课标提出的“我手写我心”的目标。究其原因,主要是写作时没有触动学生的心灵,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学生没有“不吐不快”的写作欲望。正所谓“情动而辞发”,其实,“互联网+”环境下的资源和技术能为学生写作时的情绪酝酿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比如,教学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作文“爸爸妈妈的爱”时,由于学生长期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加上平时不注意观察体验,不少学生根本感受不到父母的爱,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事。为了引导学生去回味发掘父母对自己爱的瞬间,我播放了从网站上下载的视频《爸妈的爱》,再以《世上只有妈妈好》的音乐结尾。等学生看完视频,不少学生的眼睛开始湿润了,有些学生在交流时还禁不住流下了眼泪,而后的写作自然就水到渠成。
  再比如,教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给远方的朋友写一封‘信’”时,虽然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对西部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不够全面。学生写信时容易犯不切实际、夸夸其谈的毛病。为此,作文指导课时,我播放了网络视频《贫困山区孩子的真实生活》,让学生对贫困山区孩子的生活有全面深刻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对他们的同情,也感受到了自己生活的幸福。这样一来,学生写作时言之有物,真情流露。
  三、“互联网+”为小学作文教学搭建了多样的展示台
  长期以来,学生辛辛苦苦写的作文只是给老师看的。老师批改后就石沉大海了,学生感受不到写作的价值,自然就降低了写作热情和动力,把写作当成了跟其他作业一样的,认为是拿给老师看的作业,以至于就想着快速完成交给老师,没有写出自己的感受和体验,缺乏亲身体会的因素。
  怎样才能让学生感悟到写作的意义,产生写作需要呢?我认为最重要就是把学生的作文发布出去,让更多的人去读。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多途径地发表学生的作文。除了传统的在班上朗读、设置班级作文角等,我们还可以充分发挥“互联网+”传播速度快、受众面广、评论及时的特点,通过学校网站,在班级空间、QQ空间、班级微信群、朋友圈、百度文库、美篇、各类论坛及相关作文网站等发布学生作文。学生作文一旦发布,马上就有人阅读进行评论点赞。这些即时回应,让学生瞬间拥有成就感,对学生是莫大的鼓舞;同时也促动学生根据别人的评论对作文进行修改,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比如,我平时批改作文后总会把优秀的学生作品拍照发到家长微信群和朋友圈。每到这个时候,家长微信群就炸开了锅,家长们在群里热烈地进行回应,有叫好的、有现场讨教怎样指导小孩写作文的,十分热闹。那几天,学生讨论最多的也是谁的作文被发到群里,谁的作文写得好之类的话题。这样,还愁学生怕写作文吗?他们都期待着自己的作文能“发表”出去,从而写作热情高涨。
  总之,“互联网+”为小学作文教学注入了新的血液,为学生创设了一种环境。尤其是“互联网+”环境下现代教育媒体与互联网思维的无缝对接拓展了作文教学的承载空间,使得小学作文教学课堂具有了信息化手段的多样性、教学系统的交互性、教学内容的广泛性、教学反馈的实时性等特点,为作文教学改革的推进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其他文献
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需教师有意识、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训练,如“演用”直观教法,激活数学思维;“启用”语言功能,发展数学思维;“幻用”练习形式,深化数学思维。  关键词:  一年级学生 数学思维能力 培养 例谈  “学而不思则罔”。数学教育的根本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小学一年级是教育的启蒙阶段,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国际交往的日益增多,英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各行各业都需要精通英語的人才。不少企业亦视具有一定的英语水平为招聘人才的必要条件之一。而目前我国中职生英语水平普遍偏低,英语基础薄弱,时间观念淡薄,纪律性相对较差,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英语水平变得越来越重要。笔者根据个人多年的中职英语教学经验,简要叙述如何通过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法、开发校
哔哩哔哩又称B站,作为已上市的在线视频网站,如今越来越受到90后,00后等年轻人的喜爱,成为了中国年轻世代高度聚集的文化社区和视频平台。本文以哔哩哔哩为案例,运用商业模式画布和PEST分析方法分析哔哩哔哩的商业模式和所处环境。
现金流量表附表在会计教学中,较少提到如何编制,多数教材对附表项目也缺乏讲解,本文介绍了现金流量表附表项目计算公式,对附表项目进行分类说明。希望能使读者理解现金流量表附表的编制。
摘要:美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使其在实践中用艺术形式表现和美化生活,发展创造力和想象力,在整个学校教育教学中具有积极而重要的作用。本文对逆向思维设计中初中美术深度教学的应用进行了一些研究,最终目的是实现教育教学的最优化。  关键词:美术 逆向思维 深度教学  教学中教师一直在研究教什么、怎么教,将知识奉为核心和真理。知识分为已有的知识和未知的知识。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学习未知的知识,是值得
摘要:2019年秋季,统编教材全面铺开。统编教材共编入文言文14篇,比原来的教材增加了10篇。对于刚使用新教材的六年级学生来说,三至五年级编入的文言文都是缺学的。缺学的文言文怎么办呢?语文老师要想办法补教。第一,老师可利用互联网,搜集整理应补教的文言文内容,打印发给学生;第二,巧用班班通,精准把握补教补学内容;第三,精心设计活动,运用多种形式,把缺学的文言文补教到位,教给方法,举一反三;第四,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