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不会画画的孩子

来源 :早期教育(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da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次上美术课,我总会听到个别孩子喊“我不会画”。画画本是一件愉快的事,是儿童表达心情的主要手段,可是我们却常常遇到畏惧画画的儿童。那幼儿是什么时候开始说我不会画的?什么情况下说的?为什么不会画?这个需要我们老师思考。幼儿园通常把技法和工具的使用练习作为主要学习目标,把画面效果作为追求的结果,孩子没有了内心的体验,画画就成为一种没有乐趣的负担。
  通过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我意识到儿童美术启蒙教育如果因为发展孩子的技能技巧而牺牲孩子的内心体验是很可惜的。儿童是天生的艺术家,没有不会画画的孩子。儿童不能完全表达自己看见的或者感觉到的事物,但是他们会从复杂的事物中去分辨、提炼、描绘出他们内心感受到的物象。如观看《有趣的动物》视频后,我进行示范绘画,再让幼儿进行自由绘画。本期望幼儿可以按照示范的方法画出一个完整的图像,可一个小朋友看完袋鼠后,在纸上画了许多连续的弧线,原来他是在画袋鼠跳的线,原来他只对跳跃感兴趣。
  开展“树叶画”活动时,我带着孩子捡树叶,布置环境,引导孩子观察颜色:黄色、红色、紫色、彩虹色……图案样式:圆点的、条纹的、波浪线的、圈圈的……每个孩子都找到自己喜欢的颜色、喜欢的样式。孩子们再选择自己喜欢的树叶,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样式进行创作,一切都自然而然地发生了没有一个孩子叫嚷“老师,我不会画”。老师在美工区拉的一根绳子就作为他们晒画的展示台,孩子们将画好的树叶夹在绳子上,还可以互相评价作品,画也乐,评亦乐,其乐融融。
  美术活动要以幼儿的原有经验为起点,提供可选择的工具,最重要的环节是感知,把相关的题材提供给孩子,让他们自己在观察、认识和体验中获得一个属于自己的审美感受。创作是根据自己所获得的审美意向去创作的。比如我们让孩子观察袋鼠,有的孩子可能对袋鼠的袋子感兴趣,有的孩子觉得袋鼠跳跃的动作更有意思,审美的角度不一样,各人获得的感受就不一样,最后画出的画也会是丰富多样的。
其他文献
在家园共育中,沟通是很重要的手段,直接影响家园合作的效果,但在实际工作中,新教师对于在沟通中怎样抓住时机,在交谈中如何自然地捕捉到家长的心声,怎样有艺术地向家长宣传、指导保教知识,还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许多新手教师普遍感到家长对自己“不信任”,有些家长“很难缠”,常用挑剔的眼光看自己。总而言之,许多新教师普遍认为“家长工作难做”“有很大压力”,甚至一些新教师采取“能躲则躲”的方式,避免与家长沟通,从
[目的]提高护士的应对能力减少和避免护息矛盾、护理纠纷和投诉的发生。[方法]2008年开始采用同事支持系统、制订护理服务补救流程和纠纷应急预案、健全严密的监控网络、建立
利用超声波对发酵性丝孢酵母(Trichosporon fermentans)进行细胞破碎,研究了输出功率、辐射时间、工作总时间、菌体质量浓度等因素对胞内脂肪酶活性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
采用柠檬酸法制备了尖晶石型粉体mai2o4(m=cu、ni),并采用xrd、uv-vis对粉体进行表征.将两种粉体分别复合到tio2光阳极中,测试mai2o4(m=cu、ni)/tio2复合光阳极的光电性能.结
近年来,高校经济责任绩效审计工作得到了迅速发展,不仅有效地提高了领导干部承担经济责任的意识、健全了监督管理机制,还加强了防腐败体系的建立。然而,高校在开展经济责任绩效审
在对当前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医院财务管理思路创新的重点,并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现代医院财务管理思路创新的几点策略。
我们经常抱怨现在的孩子冷漠,对周围的人、事、物不关心,不付出情感。可是抱怨能解决什么问题,作为教育人,我们能做的是什么呢?是否可以通过自身的一点点努力来影响身边的孩子呢?  案例  最近几天巡视,发现大四班的孩子到班第一件事就是直奔自然角。他们观察自己种植的波斯菊生长状态,给它浇浇水,晒晒太阳,甚至还有的唱歌给它听。孩子们对波斯菊如此的关注、关心,我相信背后一定会有故事。  活动发起人王老师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