鲻鱼密度和规格对鱼虾混养效果的影响

来源 :水产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dings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室内进行鲻鱼与凡纳滨对虾的混养试验,放养虾苗密度均为100尾/m2,设计了混养大、小规格鱼苗的处理组,混养密度分别为0、0.13、0.26、0.52、1.04、2.07尾/m2和0.13、0.26、0.52尾/m2。试验结果表明,对虾产量、规格和成活率未出现显著差异(P>0.05)。混养组对虾产量、规格总体上表现出随混养鲻鱼的密度和规格的提高而呈下降的趋势;混养鲻鱼密度最高两组(2.07、0.52尾/m2)的对虾规格、产量均小于其他混养组;混养组对虾存活率高于对照组,混养鲻鱼密度最高两组对虾成活率最高,且其鱼虾总产量显著高于其他组,其他混养组间未出现显著差异(P>0.05)。混养组的饲料系数较对照组均略有降低,混养鲻鱼密度最大组合(2.07尾/m2)的饲料系数最低,饲料转化效率有随混养鲻鱼的密度提高而略有上升的趋势,但不同处理间未出现显著差异(P>0.05)。整个试验期间不同处理间水温、盐度、溶氧、pH及生化耗氧量没有出现显著差异;氨氮含量前低后高,亚硝酸氮含量、硝酸氮含量在中后期明显升高,但未表现出与混养鲻鱼密度的明显关系。无机磷含量则在整个养殖期间较稳定,不同处理间未出现显著差异(P>0.05)。因此,混养合适密度和规格的鲻鱼不会对凡纳滨对虾产量产生负影响,可以提高对虾成活率,有利于提高饲料转化效率,对水质有一定的稳定作用。
其他文献
<正> 脊柱源腹痛的诊断治疗,国内已有过报导,已引起医学界的重视。但对有关鉴别诊断问题,却无更多论述。尤其在检查腹痛为主诉的患者中。应详细探寻腰背部病因,已构成脊柱源
会议
课堂教育教学是一个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过程,随时有可能发生种种意想不到的事件,这就要教师对这些课堂意外做出迅速准确的判断,并妥善解决。重新拟定教学传输程序,维持教学
浅海水声信道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带宽有限的时频双扩展信道。而移动水声信道除了要考虑多途扩展、频率选择性衰落等影响外,还需要考虑多普勒效应、信道时变的影响。这些问题
通过对体育专业男女大学生在相同强度、长时间运动中机体的能量消耗状况和底物代谢特征的研究,探讨在同一强度长时间运动过程中部分生理、气体代谢指标、糖和脂肪的氧化量、
自“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我国从全球范围60多个国家进口木材,树种数量达300余种,并且逐年成递增趋势,因此合理高效的使用进口木材这一宝贵资源的意义显得日趋重要。当前
在唱歌的时候,我的脑海里时常呈现家乡师宗的秀丽风光,乡亲们亲热的面孔,节日和各种喜庆活动中的锣鼓、歌声喧腾的场面,仿佛置身在乡土亲情中,使自己有一种饱满的热情,自然而
对副溶血性弧菌增菌培养基及培养条件进行了改进和优化,建立一种更适用于副溶血弧菌增菌的方法。针对能够决定副溶血弧菌综合营养需求的2个最为关键的因素:混合蛋白胨、酵母
应试教育是中国长久以来坚持的教育制度,虽然发展到现阶段,国家对教育制度作出了一些改革,但是并未动其根本,应试教育还将继续肩负起历史使命。而中职教育就是国家针对应试教
十八大指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面对着传统"三架马车"动力的弱化的现实,我们寻找到了现阶段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新的战略选择,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广大领导干部在推动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