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物理学学科建设的路径和经验——基于对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分析

来源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yang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建设世界一流物理学学科,虽很少研究但非常重要.国际上有哪些成功的经验,一流学科发展有哪些路径,一流物理学的研究前沿和趋势到底在哪里,均十分值得深入探讨.基于物理学科百余年诺贝尔奖,研究诺贝尔物理学家与学科建设的关系,进而梳理物理学顶尖学科的发展路径和迁移轨迹,不仅对我国建设世界一流的物理学学科具有参考价值,也有利于丰富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经验的研究.本文首先对百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者与大学学科发展的关系做了系统探讨,紧接着对促进物理学学科一流发展的要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反思并且提出相关决策参考.
其他文献
21世纪以来,发达国家地区相继进行科研评价改革,共同趋势是从过去仅仅评价科研在学术共同体内的学术影响拓展到评价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社会影响.科研评价对社会影响的重视,
中国四省市在PISA2018三项核心素养上表现优异,但学生幸福感在国际比较中仅处于中等或中等偏下的水平.为解决如何提升学生幸福感的问题,本研究采用PISA2018中国四省市问卷数
以洪堡为代表的“通过科学达致修养”的德国古典大学理念注重教育的内在力量,认为科学探求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是心智塑造与人格完善的必由之路.“通过科学达致修养”的教育理念
高校行政管理尚有以下几个问题有待进一步讨论:一是“去行政化”话语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大学行政管理的效用;二是大学行政管理中存在效率悖论;三是行政管理具有促进大学组织
知识大融通和会聚技术的发展,使学科交叉融合进而产生会聚型学科的趋势日渐明朗.学科会聚是会聚型学科发展的初期形式,它超越了传统的交叉学科、跨学科和学科群概念,更加强调
当前高等教育体系仍主要集中在单一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上,但跨学科教育愈来愈受到重视,尤其在工程教育领域,跨学科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未来工程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本文通
互联网时代传媒产业的消费群体和市场份额面临重新洗牌。媒体受众、广告客户、媒体自身以及其他产业资源都处于重置与整合的变化之中。该文以传统传媒产业为例,探讨传统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