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喂频率对陆基推水集装箱养殖大口黑鲈生长的影响

来源 :淡水渔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ngoh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旨在研究投喂频率对陆基推水集装箱(简称“陆基集装箱”)养殖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生长的影响,以确定大口黑鲈在养殖过程中适宜的投喂频率.本实验选取初始体质量为(162.53±2.15)g,体长为(18.84±0.15)cm的大口黑鲈进行养殖,在陆基集装箱养殖模式下,全程采用大口黑鲈专用配合饲料进行投喂.每箱养殖密度均为70尾/m3,设2次/d(F2)、3次/d(F3)、4次/d(F4)三个投喂频率组,每组设置三个重复,实验周期为90 d,分别在实验的第30、60、90天从每箱中随机捞取30尾鱼进行测量分析.结果显示:养殖用水中的氨氮和亚硝态氮含量随着投喂频率的增加而增加;溶解氧含量随着投喂频率的增加而减少;生长速度、摄食率、饵料系数随着投喂频率的增加而增加;肥满度随着投喂频率的增加无明显变化;成活率随着投喂频率的增加而降低.三组间在氨氮、亚硝态氮、溶解氧、生长速度、摄食率、饵料系数、肥满度和成活率方面,差异均不显著.结果表明,本研究中陆基集装箱养殖大口黑鲈最适宜投喂频率为2次/d.
其他文献
农产品供应链是其生产流通的必然过程和网络体系,农产品供应链模式的优劣关系农产品产量均衡与价格稳定,关系农民的切身利益.本文提出以贸易平台为基础的六种供应链模式,研究分析了供应链优化的措施,并提出优化供应链管理的建议.
近年来,山东省大豆病虫害发生呈上升趋势,发生种类繁多且不断发生演变,生理病害加重、新病虫不断增加.而化学防控仍是目前大豆病虫害防治的主要手段,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总体水平偏低.因此,实现大豆病虫绿色可持续治理,亟需加快抗病虫品种的选育,做好病虫监测预警,集成推行生态调控、理化诱控、生物防治和科学使用低风险高效化学农药等绿色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