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信用卡诈骗手段又翻新

来源 :中国质量万里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如今信用卡诈骗随处可见,手段也是屡见新招。
  第一招:谨防“二维码”
  或隐藏手机木马
  “有毒”的二维码有时也成为骗子们的“新花招”,信用卡手机银行可能因此无故“被消费”。
  据悉,不法分子在网上下载一款“二维码生成器”,再将病毒程序的网址粘贴到二维码生成器上,就可以生成一个“有毒”的二维码。诈骗分子会利用这些二维码将手机木马植入被害人手机并自动提取相关信息,几秒钟内,手机号、卡号、密码等私人信息已传到他人手中。
  提醒:扫二维码前应核实来源。
  第二招:看清“免费WiFi”
  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网络终端的普及,不少公共场所都会提供免费无线网络。据介绍,不法分子专门在商场等各购物场所使用黑客软件建立免费的不明WiFi链接,若持卡人连接并登录信用卡网银,不法分子就可以通过后台程序记录下上网者手机的IP地址和上网时的各种信息,轻松窃取信用卡账号及密码。
  提醒:在安全环境下登录网银。
  第三招:分辨“假冒银行官方号码 + 钓鱼网址”
  一般,消费者对于以“95×××”开头的银行官方客服热线是比较信任的,接到这样的号码,大多数人都会降低甚至完全丧失警惕性。
  但现在不法分子会使用“改号器”软件把电话号码“伪装”成银行的客服号码,再利用流动的伪基站,到人流多的地方发送这类诈骗信息,引诱受害人登录其设计好的一个足以以假乱真的假冒银行网站,一旦受害人在这个网站上输入账户和密码等关键信息,这些信息就会被不法分子所得,再利用这些信息通过网络把账户里的资金转走。
  提醒:可致电银行客服判断确认。
  第四招:不轻信网购退款要求提供信用卡信息
  网购已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诈骗分子通过利用消费者的真实购物信息,充当客服人员“退款”,随后引诱消费者进入钓鱼网站,这也是近期热门的一大骗局。
  提醒:对陌生来电保持警惕。
  第五招:别让免费送礼骗取邮费
  近期,有多家银行接到不少消费者的投诉,他们大多都接到了自称银行工作人员的来电,电话内声称可免费赠送“3D眼镜”“高清电视机机顶盒”“无线路由器”“高额礼包随身WiFi”等礼品。不过,虽然设备是免费的,但是邮费和检测费用190多元需要客户垫付,邮包会返还价值200元的电话卡作为补偿,如果要的话需要提供收货地址等信息。
  提醒:“优惠”可通过官网查询。
  第六招:判断你的来电主动提额
  以信用卡提额为由头的诈骗也占相当高的比例。如果有“银行客服”来电,主动要帮持卡人提高信用卡额度,电话那头很可能就是骗子。因为一般这类“银行客服”都会在电话过程中会询问卡号、验证码及背面的校验码等资料,或让客户登录其所提供的假冒网站输入相关信息,从而成功诈骗实施盗刷。
  提醒:银行不会主动索要密码。
其他文献
文中结合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情况,探讨了现代学徒制的内部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设计,主要从人员选拔、教学进程及标准设置、教学过程管理、成绩
火爆的“双十一”即将来临,在消费者跃跃欲试的同时,投诉高潮或随之而来。  近日,记者从国家工商总局官网了解到,为规范网络促销行为,国家工商总局发布新规,规定自10月1日开始,电商平台进行集中促销活动必须遵守《网络商品和服务集中促销活动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禁止采用虚构交易、成交量或者虚假用户评价等不正当方式虚抬商誉,损害消费者和其他经营者合法权益,要求经营者不得因促销降低商品质量;不
在道德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违反学术道德的现象也成为备受社会瞩目的现实问题。本研究利用数字化教学平台,以学术研究后备群体——博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该
人类APOBEC3G(A3G)是一种胞苷脱氨酶,是机体固有免疫反应的新成员,具有非特异性的细胞内抗逆转录病毒的保护作用。本实验通过检测各型慢性乙型肝炎、重型肝炎患者病毒载量、肝功
近几年来,居民火灾防范意识不断增强,自发配备各类灭火器具和火灾逃生避难器材的家庭迅速增加,但一些不法生产经营者肆意制售假冒伪劣消防产品,导致大量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埋下巨大隐患。据初步估计,目前有数百万家庭备存,数量达数千万件之多,目前公共报道出来的由于使用逃生避难器材受伤事件还有很多,主要集中在逃生绳、应急逃生器、逃生缓降器等产品上,青岛周洪旭并不是孤案。  避难产品亟须纳入日常性  抽检项目 
文/ 浩然  近年,随着房地产的发展,家装业也从纯“游击队”逐步向规范化、规模化发展。然而,受从业人员素质、监管机制等因素的限制,目前家装行业仍存在偷工减料、以次充好、设计师拿回扣、不正当竞争,甚至知名装修公司将工程转包给“马路游击队”等现象发生,坑害业主。  眼下又到家装的黄金季节,买了房的新业主们对家装行业的猫腻又了解多少呢?近期,中国质量万里行对此进行了调查。  小公司低价揽客高价成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