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道德与法治课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fffas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素质教育在我国的不断推行,我们进行初中教学的目的已经不再是单纯地让学生掌握一些基础理论知识,更多的是把教学重心放在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上,仅仅掌握理论知识而自身的素养以及各方面的能力有所欠缺已经不能满足整个社会对于人才的需要,因此,我们在进行初中教学时要格外注意核心素养的渗透教育。
  关键词 道德与法治课程;初中教学;核心素养;有效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3-0088-01
  初中阶段是学生各方面能力形成与发展的黄金时期,作为老师,一定要把握住这个机会,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具体教学中进行深入贯彻。本文就如何在道德与法治课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展开讨论。
  一、核心素养的具体含义
  核心素养的内涵十分丰富,它不仅要求学生个人要能够自主学习,避免过度依赖,还要能够积极主动思考、学会创新、避免固守成规,同时也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对于社会有一种主人翁的意识,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对于国家也要有着爱国之心,学生的观念不能一成不变,要学会紧跟时代潮流,不断对自己的观念进行更新,在熟练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前提下,自身也要有良好的素养。
  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培养核心素养的具体几个方面
  所谓道德与法治课程,其课程内容既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上的提高,也包括法律意识与法律观念的形成,在具体教学的时候,包含很多方面。
  (一)核心素养的首要内容:在政治观念上达成一致
  作为一个中国公民,我们在行使一切政治权利时都要保持一致的政治观念,从清王朝的腐败、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再到如今我们过上的幸福稳定的社会主义生活,我们必须要牢记,这些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在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完成的。无论何时,我们都要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坚决反对任何企图破坏国家稳定的行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些政治观念都是老师在具体的教学中需要告诉学生的。例如:在对中国共产党的一些政策进行学习的时候,老师首先不要进行课本内容的讲授,老师可以让学生回去问问自己的爷爷奶奶,在他们那个时候,社会生活是一种怎样的状态,再和现在的生活做对比,让学生意识到中国共产党所制定的政策的准确性。同时,老师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迄今为止,中国共产党制定的一些对中国影响深远的政策,对它们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学习,在无形中提高对中国共产党的肯定,达到政治认同的目的。
  (二)要树立严格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
  當今社会上有很多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事情发生,很多时候在问他们为什么要做这些事的时候,他们会回答:我不知道这是违法的。可能会有人说不知者不罪,但是仔细一想,不知难道不比知道还错更加可怕吗?中国是一个依法治国的国家,作为国家的一部分,我们必须了解法律法规,并牢记于心,要树立严格的法律意识、知法、守法,这不仅可以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有秩序,更加安定团结,同时我们也可以利用法律去保护自己应得的权益,这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在学习权利与义务的相关内容时,我们要教导学生既要学会运用法律手段去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法律权利。
  三、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一)提高学生对社会生活的关注度
  现在的初中生大多面对着严重的学习压力,整天沉浸在题目的海洋里,偶尔用网络也是玩游戏或者是进行一些娱乐活动,很少对社会上发生的一些事情进行关注和研究。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我们都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而这个的前提就是要关注社会,这样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在开始正式上课之前把近期社会上发生的一些事情告诉学生,并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这在扩宽学生知识面的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社会敏感度。
  (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课堂内容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很多学校里都配备了专门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老师不再像从前那样只能照着书教学,在有了多媒体之后,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展示一些图片或者播放一些视频,来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来播放一些法律视频,让学生以一种更加有趣和直观的方式来进一步了解法律制度,同时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来播放近期社会上的一些新闻,增强学生的社会认同感。
  总而言之,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当今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感以及法律观念,老师可以通过对多媒体技术的有效利用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同时鼓励学生多多关注社会事务,从而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使自己的核心素养得到培养与提高。
  参考文献:
  [1]黎乐平.浅议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
  [2]李晓红.初中思品课教学要注重与生活实际的联系[J].教育学文摘,2015(3).
  [3]孟燕.浅谈道德与法治课核心素养培养路径[J].素质教育,2017(3).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中国已经步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层次,国民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整体的提升。国家加大了对教育领域的投资,推动国家对人才的培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不仅仅只是对学生进行知识方面的教学,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公民,保证学生的思想端正,让学生学习到有关法律的知识,打造出全方面人才,对初中学生开展思想道德教育,通过对学生进行思想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以及开
摘 要 现代教育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美育教育,这个办法可以激励学生自己主动去学习,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在当前的中小学教育中的美育教育是很值得教师思考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 小学教育;数学;美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C9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9-0127-01  现在的现状是学生总会对枯燥的数学知识感到无聊没有兴趣,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欲望和兴趣很低很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和发展,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教师为了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以及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将游戏化教学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考虑到小学生的性格,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措施,因此将游戏教学引入到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同时也通过游戏教学法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关键词 游戏化教学;小学数学;应用研究 
摘 要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课堂教学更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和能力的提升。所以,教师要想实现课堂教学效率最优化,就要从能力和兴趣入手,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创设有效内容,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学习需要,选用一定的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让学生投入学习过程,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
摘 要 本文分析英文词根汇总对中学英文教学中单词记忆的积极影响,并结合图形记忆法,研究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害怕记忆词汇”的心理障碍,激发学生对词汇记忆和应用的积极性,探讨如何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参与到英语课堂,从而提高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 词汇教学;词根汇总;图像记忆  中图分类号:H19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33-0083-01  分析英文
摘 要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迅速。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推动了小学数学教育现代化进程,改善了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利用微课资源,可以完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整合课上教学与课后教学,实现教与学的统一。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环节微课;运用探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
摘 要 小學生综合能力其中就包括简便计算能力,培养学生这种能力是高段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本文主要论述了小学高段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简便计算的意识和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来不断增强高段小学生数学简便计算能力。  关键词 高段数学;简便计算;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3-01
摘 要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则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奧秘”,他的座右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有经验的班主任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当学生意识到班主任是真心爱护他、关心他,无论你是耐心的帮助,还是严肃的批语甚至是必要的斥责,学生都会乐意接受。这就是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关键词 继任班主任;工作;浅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0-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核心素养的培养。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及核心素养上下功夫。本文主要从核心素养下初中物理教学的必要性入手,围绕如何提升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的研究而展开,向学生及教师提出一些建议,帮助教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 核心素养;初中物理;探究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
摘 要 现在的孩子大都为独生子女,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抗挫折能力差。一旦遇到挫折,往往表现出消极状态。我在语文课中渗透抗挫折教育,试图以课堂为主阵地,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抗挫折资源,力图让他们在遇到人生中的挫折时,能够积极奋斗,化逆境为机遇。  关键词 语文课堂;语文教学;挫折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7-0177-01  近年来,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