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型肝炎诊断中血清学及核酸检测意义的研究

来源 :中华肝脏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1581668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利用恒河猴感染模型评估血清学检测和核酸检测在戊型肝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对86只戊型肝炎病毒(HEV)实验感染猴的系列血清和粪便标本,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进行病毒学检测,用4种酶联免疫吸附抗体检测试剂(E2-IgM, E2-IgG, GL-IgG和YES-IgG)进行血清学检测. 结果感染猴均产生E2-IgG抗体,除1只感染猴未检出粪便排毒和E2-IgM外其余猴子均出现粪便排毒和E2-IgM阳转.GL-IgG和YES-IgG的阳转率较低,而且与感染剂量相关.急性肝炎主要开始于感染后3~7周内.病毒学指标在潜伏早期即已出现,较疾病的发生约早2周,并在急性期迅速下降.E2-IgM在发病时已有过2/3阳转,并在发病后10周内完全转阴.E2-IgG与E2-IgM几乎同时阳转,在猴中均持续存在,直至86周后仍无一阴转.GL-IgG和YES-IgG抗体较E2抗体晚约1周,在感染后20周内已有过半数转阴.结论 E2-IgM是一个良好的戊型肝炎急性感染诊断指标,E2-IgG是一个良好的戊肝既往感染诊断指标,GL-IgG和YES-IgG抗体的阳转或双份血清滴度升高可以作为辅助诊断指标,病毒核酸检测仅在发病的极早期具有诊断价值。

其他文献
以文献[1]预测的石油馏份组成与实测组成作为制乙烯工业裂解炉工艺模型的进料条件,在相同操作条件下,两种进料条件的模拟出口产物吻合,表明文献[1]提出的方法与结果可满足工
戊型肝炎既往称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V)引起的,主要经污染的水源传播,也可通过食物和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常引起大的爆发或流行,但也可散发.1986年~1988年我国新疆南部地区曾发生戊型肝炎水型流行,共计发病119 280例,死亡707例,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戊型肝炎流行[1].对我国17个城市2548例急性散发性病毒性肝炎的血清学调查表明,戊型肝炎占3.4%~26.3%
目的观察吸入糖皮质激素(ICS)对儿童中~重度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探讨更有效、安全的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治疗方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研究方法,将40例5~15岁(男30例,女10例)因哮喘急性发作急诊的儿童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吸入激素组(21例)和常规治疗组(19例),分别以氧动雾化吸入法吸入0.5%沙丁胺醇(150 μg/kg)+0.025%溴化异丙托品(1 ml) +0.
超优 1号 (又叫津稻 1 2 2 9) ,是天津市水稻研究所采用三系杂交与常规育种选育而成 ,其亲本组合为 (FH-5 4 1A/金珠 1号 )F1× 84 -1 1。 2 0 0 0年通过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
研究了采用近红外光谱测定柴油中芳烃含量的方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移动丝氢火焰检测器检测获得柴油中芳烃的基础数据.在5 000~10 000 cm-1波长范围内,应用傅立叶变换近
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重复刻板行为以及较少的兴趣爱好等。表观遗传修饰与孤独症谱系障碍发病机制关系密切,本文中纳入了目前国内外相关领域文献,论述表观遗传修饰在孤独症谱系障碍发病机制中的最新进展。
期刊
@@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目的探讨皮肤糖基化终产物(AGE)无创检测筛查糖尿病及糖耐量减低(IG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8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进行健康体检且有意愿参加本研究的389人为研究对象,排除不符合标准者,最终纳入293人,对纳入研究的受检者采用AGE无创检测技术检测受检者皮肤组织中的AGE值,并对其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测定糖负荷后2 h血糖。同时检测其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