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思维导图应用分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wu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思维导图教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能够对抽象的知识点进行转化,使之更为直观具体的教学方式,近几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发展这一教学方式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各科目教学实践中,对我国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产生着相应的积极影响。本文从高中地理教学入手对思维导图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高中地理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借鉴。
  【关键词】高中教育 ; 地理教学 ; 思维导图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6-0040-02
  思维导图教学是一种相对新颖先进的教学方式,将其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中能够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发散思维等,对学生未来发展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所以,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加强对应用思维导图教学方式的重视,通过思维导图教学,提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下面本文就从课前预习、课堂教学以及课后复习三个方面对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
  一、通过思维导图强化学生课前预习效果
  高中地理知识点较为零散,但是某些方面的知识体系却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所以课前预习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对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产生着极其重要的影响[1]。将思维导图教学方式应用到学生的课前预习中,不仅能够让学生在观察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形成直观的认识,进而在实际学習过程中加强重视,还能让学生对本节课整体教学内容进行初步的把握,进而在具体学习过程中能够结合本部分知识点构建起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为后期学习奠定基础。
  例如,在讲解“厄尔尼诺现象”之前,教师就可以我学生准备相应的预习思维导图,如图1所示,将厄尔尼诺现象的产生原因、后果、发生周期、表现、以及地图等清晰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并适当的留出空白,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进行填写。这样学生能够简单的了解厄尔尼诺现象,并在填写空格时深化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形成对这一这是的整体性认识。基于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结合学生的预习效果,对厄尔尼诺现象的结果、周期和表现等进行简要讲解,然后结合地图对其产生原因进行重点分析,最终完成这一知识的教学。可见,将思维导图应用到高中地理预习中,能够提升预习效果,为课堂教学做准备,对教学质量的提升产生相应的积极影响。
  二、利用思维导图教学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实践中也能够应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进一步提升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增强教学实效。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学习思维导图的制作,甚至应用思维导图方式做课堂笔记等,逐步增强学生的课堂学习注意力,在思维导图的引导下明确教师的整个教学流程,在增强学生课堂学习印象的基础上,为其课后阶段的复习做准备[2]。
  例如在讲解人文性较强、知识点相对琐碎的“工业”相关地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向学生展示如图2所示思维导图,让学生能够更为清晰的认识传统工业与新工业的发展,各级工业区形成的相关影响因素等,深化学生对于工业相关知识点的内容,提升教学实效。
  又如在讲解结构相对简单的“区域地理”相关知识点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思维导图的绘制,如图3所示,学生应用思维导图做课堂笔记,思维导图的具体样式和结构可以根据教师的讲解进度和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适当的调整,不拘泥于具体的样式,而是让学生在绘制的过程中形成对这一知识的整体性认识,并在后期学习时形成应用思维导图学习的习惯,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三、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学生复习过程深化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想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就应该组织学生定期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加深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3]。一般情况下,高中地理复习课内容相对较多,并且学生对于地理知识已经形成一定程度的认识和理解,所以复习思维导图的设计应该尽量体现出地理知识的整体性,并应用提示性语句点出教学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能够根据思维导图快速完成这部分地理知识的复习,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例如在讲解完“中国地理”这部分知识点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针对这部分所学知识绘制应用于复习的高度概括性知识导图,如图4,让学生根据图中较为重要的教学知识点进行发散复习,突出复习重点,攻克复习难点,在促使学生深化理解这部分知识点的基础上,增强复习效率和效果,为高中地理教学质量的整体性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此外,针对复习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学生也可以结合所学自行绘制具体的思维导图,如针对“洋流”这一重点知识绘制如图5所示更为详细的思维导图,在加深对洋流知识理解的基础上,完成对洋流知识的内化,使学生真正掌握这一知识点,并可以顺利应用到习题解析过程中,增强教学实效。
  总而言之,将思维导图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中能够让学生更为直观的认识和理解相关地理知识,为学生形成对地理知识的整体性认识奠定了基础,并且向学生传授思维导图的绘制方式,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应用思维导图进行预习、课堂学习和复习等,有利于提升学生地理学习的效率和效果,对学生未来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何海东.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华夏地理,2015(3):51-52.
  [2]向宇健.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研究[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1):84-84,85.
  [3]朱燕如.浅谈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5):122-123.
其他文献
【摘要】基于我国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有关游戏多元化方面的教学方式不但被有效的应用在小学以及初中等阶段,与此同时在幼儿园方面的教育也已经逐步实施。就幼儿来说,其智力发育正处于成长的初级阶段,怎样才能更好、更有效的实施教育一直是广大业内人士重点探讨的问题之一,因此,将游戏多元化的相关教学方法切实的应用在幼儿园教育之中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 ; 游戏多元化 ; 运用效果  【中图分
【摘要】美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且给予人们无穷的精神享受。美术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形式,注重美术教育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和审美创造力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想将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充分发挥美术教育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就要重视在美术教育教学中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  【关键词】小学 ; 美术 ; 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
【摘要】班主任工作是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领航人、带路人、是维系班级全局的中流砥柱,是家校的沟通桥梁。班主任的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班级乃至整个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与否,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其地位举足轻重。由此,一个合格的班主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围绕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进行阐述。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 ; 教育工作 ; 合格  【中图分类号】G635.1 【
【摘要】小学、初中数学是学生打基础的阶段,而高中数学是学生形成数学思维的阶段,教学任务相对紧张,是在基础教学之上的思维扩散教学,主要集中于对知识的拓展。基于这种情况,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在把握数学基本目标的前提下开展教学活动,优化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数学中学会解决问题的思路。本文从高中数学分层教学角度出发进行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高中数学 ; 分层教学 ; 策略 ; 探讨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