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管圆线虫感染大理州福寿螺模型的构建及探讨

来源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_breakco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构建广州管圆线虫人工感染大理州福寿螺实验动物模型,观察并探讨感染后福寿螺的生长变化和感染效果,为本地区深入研究广州管圆线虫病提供充足的试验材料.方法 用福寿螺体内的广州管圆线虫(第三期幼虫)感染昆明小鼠,6周后用含有广州管圆线虫一期幼虫的新鲜鼠粪感染大理本地繁殖的福寿螺,将福寿螺随机分为A、B、C、D组,每组40只,各感染一期幼虫0条、800条、700条、600条/只,相同感染数量和相同时间内重复感染,连续7 d.感染后36~40 d,使用酶消化法查找三期幼虫,观察螺的死亡率、感染率、感染度及各组三期幼虫感染昆明小鼠的感染性.结果 A、B、C、D组死亡率依次为0、65%、60%、25%.A组无三期幼虫的感染,B、C、D组存活螺的感染率均达到100%,感染度D组明显高于B、C组(P<0.05),各组分离的三期幼虫能成功感染昆明小鼠,感染率为100%.结论 广州管圆线虫能成功感染大理州福寿螺,并能成功用此福寿螺体内的三期幼虫感染昆明小鼠。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分析继发性淋巴细胞性间质性肺炎(lymphoid interstitial pneumonia,LIP)的临床、影像、病理特征,探讨LIP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确诊的2例LIP患者的临床特点、胸部CT、病理资料,并文献复习加以总结。结果2例患者均为干燥综合征继发淋巴细胞性间质性肺炎;LIP起病缓慢,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胸闷、呼吸困难;胸部CT均为双肺弥漫性分布的薄壁囊腔
目的 了解晋城市林区莱姆病的感染、流行及发病情况.方法 在晋城市所辖5县(市)山林地区进行调查,对有蜱叮咬史或局部皮肤损害等症状的人群采集血液标本,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进行人群莱姆病血清抗体特异性检测,结合流行病学和临床表现了解莱姆病感染情况.结果 共调查608人,对有蜱叮咬史或局部皮肤损害等症状的113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采集血液标本进行检测,查出阳性3人,阳性率为2.65%.结论 首次调查证
目的 探讨和分析环节管理应用于精神科护理病历质控中对改善病历书写质量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精神科收集的2 600份病历,并进行严格的质控.将常规的质控
目的提高对肺炎型肺癌的认识,减少延诊误诊的发生。方法报道1例典型的肺炎型肺癌病例,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分析和讨论本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结果肺炎型肺癌多见于腺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女性多于男性,临床表现无特异,影像表现为炎症样或实变型,但抗感染治疗无效,需借助痰脱落细胞学、电子支气管镜以及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等辅助检查明确诊断。结论肺炎型肺癌是周围型肺癌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重视
目的 探讨管道护理风险评估在肝胆手术患者导管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我科术后留置导管的肝胆手术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
目的气道高反应在呼吸道感染后咳嗽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拟分析上呼吸道感染后气道高反应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患者80例,肺通气功能均正常,行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者认为存在气道高反应,作为观察组,支气管激发试验阴性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合并变应性鼻炎病史、支原体感染、血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嗜酸粒细胞计数情况。结果两组年龄、体质量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性别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