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构建广州管圆线虫人工感染大理州福寿螺实验动物模型,观察并探讨感染后福寿螺的生长变化和感染效果,为本地区深入研究广州管圆线虫病提供充足的试验材料.方法 用福寿螺体内的广州管圆线虫(第三期幼虫)感染昆明小鼠,6周后用含有广州管圆线虫一期幼虫的新鲜鼠粪感染大理本地繁殖的福寿螺,将福寿螺随机分为A、B、C、D组,每组40只,各感染一期幼虫0条、800条、700条、600条/只,相同感染数量和相同时间内重复感染,连续7 d.感染后36~40 d,使用酶消化法查找三期幼虫,观察螺的死亡率、感染率、感染度及各组三期幼虫感染昆明小鼠的感染性.结果 A、B、C、D组死亡率依次为0、65%、60%、25%.A组无三期幼虫的感染,B、C、D组存活螺的感染率均达到100%,感染度D组明显高于B、C组(P<0.05),各组分离的三期幼虫能成功感染昆明小鼠,感染率为100%.结论 广州管圆线虫能成功感染大理州福寿螺,并能成功用此福寿螺体内的三期幼虫感染昆明小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