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背景下学生数学创造能力的培养策略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传统教育与文化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9294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是历史文明古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在数学方面,如秦九韶的《数学九章》、朱世杰的《四元玉鉴》、赵爽的《周髀算经》等均是民族文化的结晶。目前,总体来说,我国青少年的数学创造能力与西方国家相比仍有些差距,再加上在教学中对传统数学文化应用较少,导致学生的创造力发展受限。基于此,本文立足于传统文化,探究培养学生数学创造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传统文化 初中数学 创造能力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1.08.017
  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流传至今已有几千年,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文化体系得到了完善,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当代青少年的主要学习目标之一,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用传统文化对学生创造力进行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传统图案与数学知识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国传统图案种类十分丰富,这些图案不仅可以体现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还可以反映出历史的发展和进步,通过观察传统图案可以发现不同时代的文化差异,了解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精神追求。将这些传统图案应用到数学教学中,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数学思维有较大的作用。例如:教与“平行四边形”有关的章节知识时,教师在讲到菱形、矩形与正方形时可以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我国古代的传统图案,如剪纸、花纹图案等,将平行四边形知识与传统图案进行融合,改变以往单调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力,让学生发现数学知识中的传统文化,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数学文化进行传承和创新。
  二、利用歷史名人故事,渗透创新精神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涌现出许多才华横溢的数学家,为我国数学领域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促进了我国数学文化的进步。基于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可利用历史名人故事来引导学生感受数学家的伟大,体会数学家刻苦钻研、创新发展的精神,并将其作为榜样,努力学习,让自身的数学创造能力得到发展。例如:教学与“圆”有关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我国南北朝时期的杰出数学家祖冲之为例,向学生讲述他在研究圆周率方面的伟大成就,祖冲之对刘徽圆周率精算方法进行了发展创新,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数学家。利用数学家研究数学知识的创新精神,对学生进行精神感染,可以为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奠定基础。
  三、解放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考试成为判断学生学习能力的主要方式,在进行数学考试时,学生的答案若与标准答案不符便受到否定,这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很多学生在解题时,具有创新解题思路的想法,但是受标准答案的制约,学生思维的发展会受到限制。合理利用传统文化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解放学生的数学思维,避免学生出现思维混乱的情况。例如,“鸡兔同笼”问题是历史悠久的经典数学问题,学生在解答时可先对古人的解题方法进行分析,在进一步感受数学文化的同时,了解“鸡兔同笼”的和二元一次方程的联系。
  总之,数学学科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培养学生数学创造能力成为数学教学的必然要求。传统文化凝聚了我国历代人民的智慧,其中所蕴含的创新精神和数学文化对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有较大的作用。有效应用传统文化进行数学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还能激发学生传承数学文化的意识,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时蓉《传统文化在数学学习中渗透的策略》,《中学生数理化(自主招生)》2020年第Z1期。
  [2] 鲍海姣《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山海经:教育前沿》2019年第7期。
  [3] 王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策略》,《数学大世界》2020年第10期。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数学学习是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底层逻辑,只有从一开始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在后续的数学学科学习中才能轻松胜任。简言之,小学数学教师的存在就是为了让学生发现数学的美,进而对数学产生兴趣,并在此基础上对数学展开积极、正向的学习。本文将对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文化意识进行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学教学 学生文化意识 DOI:10.12278/j.issn.1009-72
摘 要:高中地理教师应在教学中担负起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责,应注重结合知识点渗透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使学生不仅能听懂地理知识,还能学到传统文化知识。在教师的讲解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内涵得到深入理解,可以扎实地掌握传统文化知识,有效地增强文化底蕴,提高文化素养。  关键词:高中 地理 传统文化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1.08.032  高中地理教师在传授知
摘 要:传统文化体现着民族精神与灵魂,传统文化的教育与传承至关重要,应从小学阶段开始。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内容,游戏就是其组成部分之一,通过娱乐和教育结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加以运用,不仅与小学生的认知相符合,而且还能让教学资源得到丰富。本文重点分析民间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的利用,并提出具体方法。  关键词:民间游戏 英语教学 文化传承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不仅体现在历史学科教學中,在各个学科知识中都得到体现。数学是一门经历长时间发展而形成的学科。数学教学具有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价值,能够对学生进行培养,促进学生综合性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进行教学创新,引入传统文化内容,有效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 传统文化 渗透策略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1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因素,是我国长远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条件。中华优秀传統文化深入人心,对人们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传统文化教育可以防止道德建设工作效率降低,可以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功能作用,对人与家庭、人与社会以及个体的健康发展提供重要帮助。本文从传承
摘 要:中学阶段是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教师还要进一步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把中国传统文化与数学教学联系起来,可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牢记中国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在文化中坚守自信,这样不仅有助于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深入地开展数学学习实践,而且可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效果。  关键词:中学数学 传统文化 融合策略 DOI:10.12278/j.i
摘 要:中华民族的历史是非常悠久的,数学在我国的传统文化当中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基于此,本文主要讨论初中数学教学和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的策略,以供相关工作人员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 传统文化 融合策略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1.07.024  目前把数学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我国传统文化的过程当中,提升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这对于初
摘 要:中华传统文化与英语课程教学的有机结合,是新课改下高质量教学目标实现的有效渠道,本文主要立足初中英语教学,就中国传统文化与初中英语教学有效性融合策略展开剖析。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初中英语 融合策略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1.08.026  一、课程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强化学生的文化修养  在当前初中英语教学中,为进一步培养学生跨文化能力,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文化教育已经走进了高中数学课堂,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学科素养和数学综合能力。与以往单纯的数学教学有着很大的不同,融入传统文化的数学教学不仅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更能够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观,用正确的态度去对待学习的知识,不仅有知识的收获,更能够养成高尚的人格。本文就传统文化如何走进高中数学课堂提出几点见解。  关键词:传统文化 高中数学 开展策略 DOI: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