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比较食管肌层切开术加不同胃底折叠术式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或弥漫性食管痉挛的远期效果.方法 1978年1月至1998年10月,共64例贲门失弛缓症或弥漫性食管痉挛患者经左胸行Heller手术+抗反流手术.其中21例加行Nissen全胃底折叠术(Nissen组),43例加行BelseyⅣ式部分胃底折叠术(Belsey组).患者于手术前后行影像学、食管核素排空、食管压力测定和内窥镜检查及24 h pH
【机 构】
:
610041,成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心外科,610041,成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心外科,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Notre-Dame,医院胸外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食管肌层切开术加不同胃底折叠术式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或弥漫性食管痉挛的远期效果.方法 1978年1月至1998年10月,共64例贲门失弛缓症或弥漫性食管痉挛患者经左胸行Heller手术+抗反流手术.其中21例加行Nissen全胃底折叠术(Nissen组),43例加行BelseyⅣ式部分胃底折叠术(Belsey组).患者于手术前后行影像学、食管核素排空、食管压力测定和内窥镜检查及24 h pH值监测.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术后6年随访,Nissen组吞咽困难(P=0.025)及核素潴留(P=0.044)的发生率高于Belsey组.两种术式均可降低食管下括约肌的压力梯度.Nissen组术后食管直径较术前增加(P=0.012),而Belsey组增加不明显(P=0.695).两组烧心与反酸症状均少见.Nissen组有8例患者、Belsey组有1例患者因复发性吞咽困难需行二次手术(P<0.01).结论 在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或弥漫性食管痉挛患者时,加行全胃底折叠术可能并不适宜,而部分胃底折叠术可以提供满意的抗反流效果,且不会显著影响食管排空功能。
其他文献
有研究认为,肿瘤可被视为一种干细胞疾病,是由具有成瘤能力的肿瘤细胞增殖发育而成的异常组织.目前,白血病[1]、乳腺癌[2]、胰腺癌[3]、脑肿瘤[4]及其他一些实体瘤的肿瘤干细胞相继被发现,肿瘤复发转移的研究不断深入,为揭示肿瘤发病机制和制定有效的治疗策略提供了新的线索。
下肢缺血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由闭塞性动脉硬化(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引起,严重者可出现静息痛、肢端坏疽甚至危及生命.长期以来,对本症的研究是外科重点课题之一,但目前的治疗方法尚无令人满意的效果。
患者 男性,55岁,因低血糖、肝脏多发肿物于2004年4月15日入我院肝胆外科.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1.8~2.2 mmol/L,空腹胰岛素24.4 μU/L,空腹C肽1.6 nmol/L。
目的 探讨双侧经寰枢关节螺钉及寰椎椎板钩内固定系统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 健康男性志愿者,年龄28岁,身高172 cm ,体重60 kg ,X线检查排除枕颈部畸形;对志愿者进行枕骨底到第三颈椎(C0-3)薄层CT扫描,建立具有详细解剖结构的上颈椎(C0-3)有限元模型并验证其有效性.在寰枢椎不稳的上颈椎模型中模拟双侧经寰枢关节螺钉及寰椎椎板钩固定并进行三维有限元对比分析.结果 上颈椎三维非线性有限元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瘤大小对腔内隔绝术及隔绝后治疗结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3月至2007年6月共429例腹主动脉瘤的临床资料,依腹主动脉瘤直径将患者分为<55 mm组(A组,n=274)及≥55 mm组(B组,n=155).根据术前影像学资料研究两组动脉瘤大小、瘤颈长度、瘤颈直径、瘤颈扭曲程度及髂动脉是否受累等,并探讨动脉瘤大小对腔内隔绝术及治疗结果的影响.结果 A组平均年龄71.1岁
法国学者Bismuth将肝门部胆管癌分为4型[1],除Ⅰ型外,Ⅱ、Ⅲ型和Ⅳ型胆管癌的根治术均需要同时切除部分肝脏.切除肝脏的范围有两种选择:一种方法是做半肝切除或扩大的半肝切除,但对于胆道长期阻塞而致肝内瘀胆者,手术风险大,病死率高达10%左右[1-3];另一种方法是肝方叶切除或扩大的肝方叶切除。
Harabayashi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用于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症、脊髓型颈椎病,具有术式易掌握、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临床疗效良好等优点,在国内已广泛应用。
目的 探讨急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的诊治方法,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1996年1月至2007年8月收治的37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讨论其病因、诊断及治疗.结果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19例(51.4%),急性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15例(40.5%),孤立的肠系膜上动脉夹层2例(5.4%),肠系膜上动脉瘤1例(2.7%).急诊误诊19例(51.4%).院内死亡18例(48.6
随着微创泌尿外科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技术逐渐被应用于肾癌的外科治疗[1-2].现将我院自2003年5月至2005年7月采用小切口无气腹腹腔镜辅助根治性肾脏切除术47例患者资料,与2005年8月至2006年10月采用无神经损改良切口的19例患者资料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