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双化”在中职机电专业《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新校园·学习(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cplay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职《金属工艺学》课程是机电专业重要的核心基础课程,教师在教学中结合车间课堂化、课堂车间化(简称“双化”)的教学模式,不仅要在传统课堂教学中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利用车间、实习室等训练学生实际动手操作技能,将理论与技能有机结合,进一步培养分析、解决具体生产问题的职业能力,使学生成为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的主力军。
  关键词:“双化”教学模式;《金属工艺学》;课堂+车间教学;应用
  传统中职机电专业《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采用重理论知识传授、轻能力训练的教学模式,与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严重脱节,已不能适应高速发展的企业对机电技术人才的要求。下面笔者从中职实际教学需要和行业对人才能力需求出发,探索“双化”教学同中职机电专业《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有机结合的全新教学模式。
  1“双化”教学模式及特点
  所谓“双化”教学,就是能把课堂理论知识的讲授搬到车间的就搬到车间,能把车间的零件、机床、生产线等通过现代多媒体技术形象、生动、具体地搬到课堂的就搬到课堂中。其特点可概括为“三个”有机结合:一是车间同课堂有机结合;二是理论教学同技能操作有机结合;三是学习技能同生产实训有机结合。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只是单纯的理论知识的教授者,他们还是学生技能训练的指导者;而学生也不单纯是传统意义上的理论知识的接受者,他们同时是车间生产实训的新生力量。其优势在于在真实的工作环境(车间)中进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于一体,真正实现了理论知识与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步提高。
  2《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的“双化”教学模式的探讨
  2.1课程目标分析。根据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对机电专业学生的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设置为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材料宏观性能和材料成分、内部组织结构的关系,掌握材料的类别和用途,学会正确使用材料,了解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并在工艺流程设计过程中将加工方法与材料结构形状、性能、加工难易及成本关系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项目的选择与分解。根据项目教学法的要求,《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中选择了机械制造业常用的典型零件齿轮类、轴类和箱体类等作为具体学习项目,再将项目细化为具体任务,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
  2.3项目能力训练计划。项目确定后,教师指导学生对项目进行能力训练计划,如学习轴类零件加工时可将能力训练项目计划如下:(1)预期实现的能力目标:能够根据实际生产情况,研究分析轴(包括工作条件、性能要求等);熟悉轴结构和材料选用;了解轴的加工过程,能初步确定轴类加工工艺方案。(2)实现目标的措施:采取引导学生学习、收集轴类零件资料,包括轴的分类、材料、结构等有关行业标准,并在此前提下在车间进行简单轴类加工实训来学习其工艺流程。(3)实训方式及步骤:要求学生首先以生产人员的身份进行轴类零件的调研;了解轴的性能,分析制造工艺方案,然后进行方案的比较,准备轴加工的训练,并在任务学习过程中完成学习工作报告书、收集的有关标准规范文献资料及相关轴类参数计算。学习实训活动主要在校内金工实习车间进行,教学突出轴的分析、材料选用、工艺流程等实际制造过程,依据设定的具体任务,指导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动手操作,给学生相对独立进行思考、分析和工作的机会,发挥自主学习积极性,培养创造能力。
  2.4项目计划的具体实施过程。教学前,教师首先对《金属工艺学》进行教学课程目标的整体设计,确定出典型项目,并将学生根据学习项目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各小组选择一个典型项目,根据所学理论知识,制定学习计划,确定学习实训步骤。例如,在轴类零件加工学习项目中,教学采取下面几个步骤:依据工作条件,分析轴的作用和性能要求,给学生以启发;然后组织各小组自行独立设计轴的结构,分析绘制零件草图,不断组织团队间讨论与交流;教师可进行巡视、指导与解疑。根据经过团队讨论所确定的方案,学生独立完成项目中分析、设计、加工等任务并在规定时间内上交。教师及时对设计进行答辩式批阅,可使学生直接得到指正而留下深刻的印象。
  2.5项目结果评价与分析。项目实训完成后,各团队在实训车间进行设计与加工成果展示,让学生依据评价表,评价具体工艺设计流程的优劣,结构是否正确、合理,性能是否符合生产要求等等评价实训结果。
  3《金属工艺学》课程采用“双化”教学模式的学习效果和教学体会
  3.1学习效果。采用“双化”教学模式后,学生有了明确具体的工作任务和目标,会主动运用已有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以认真细致的态度去完成项目,并展示自己的项目成果,实现在团队中的自我价值。这样的教学模式充分挖掘了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全面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综合职业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2教学体会。(1)现阶段的中职《金属工艺学》教材与飞速发展的行业需求严重脱节,教师应对相关教材进行融汇整理,编写真正适合学生和行业实际需求的学习项目教材。(2)典型零件加工学习项目是为学生形成职业能力的一个媒介,任何一种零件,只要它适合于学生的学习和职业能力的培养,都可以作为学习项目,且简单的项目对于初涉职场的学生来说更有利于职业能力的形成。
  4结束语
  “双化”教学模式在我校中职《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中已取得一定成效。飞速发展的社会对机电行业从业人员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中职课程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双化”教学模式,使“教、学、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和人才培养的职业化,这是未来中职课程改革的主导方向和必然趋势,也将取得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臧红梅.新时期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模式初探[J].技术与创新管理,
  2009,(05).
  [2]贾永.积极推进工学结合办学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7):19.
  [3]曹晔,汤生玲.中国职业教育产教结合形式的探讨[J].广东技术师范
  学院学报,2007,(09).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结合初中地理教师自身的教学实际,浅谈网络环境下地理教学新模式,分析网络教学的优势和劣势,使网络技术与地理教学能够相得益彰,从而推动地理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网络环境;中学地理教学;模式探索  网络地理教学属于新兴教学方式,其运用仍处于不成熟阶段,很多领域还处于探索之中。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对网络环境下的地理教学模式进行大胆的探索和尝试。   一、网络环境下的地理教学模式  
分析当前影响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进程的主要原因,寻找加快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途径.
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和西方传统哲学中主客二分思想的利弊,以及这些思想对当代的影响;提出面对严峻的生态危机挑战,重温中西传统文化有关天人关系的思想,对正确
随着数字化校园的发展,校园网数据量呈几何倍增长,信息的查找和定位变得更为困难。本文以大学校园网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了网络搜索引擎的原理、核心模块的基础上,采用基于Python的Scrapy爬虫和Whoosh索引库等技术,完成了linux平台下校园网搜索引擎原型系统的构建。实验结果显示,本文所提出的搜索引擎原型系统,有效解决了使用通用搜索引擎所产生的校园网信息收录不完全及索引更新不及时等问题。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长春市五所高校在校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行为进行了调查,并通过对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找出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提出解决办法。
通过对数学论坛构建与实际运行的介绍,阐述了数学论坛的重要性及其对提高教学质量方面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摘 要:物理学是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在实践中产生的,其经历了非常漫长的发展史。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对于学生来说,物理是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学科,并且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和学习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新课程要求物理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本文结合自身实际教学经验,浅谈下如何增强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右室双出口是指主动脉和肺动脉两大动脉均起源于形态右心室,是一种少见的复杂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1],术后监护有一定的特点.本科2000年5月~2004年4月共收治右室双出口矫治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