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遵循湖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思路,依托世界大学城空间平台对课程教学应用的技术支撑,制定车站和列车篇共21个突发应急场景,学生通过每个项目场景的学习,掌握岗位职责、处理流程和应急知识等,具体包括问题提出、任务分配、解决方案、结果反馈和自测练习五个方面的教学流程设计,使岗位能力与应急处理能力有机融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个性化成长,深化高铁客运乘务专业的课程改革,提升专业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与理论水平。
[关 键 词] 世界大学城统;管理项目式;高铁客运应急;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6-0096-02
高速铁路客运应急处理是高铁动车乘务专业的核心课程,原始教学是讲解应急处理流程,掌握相关客运规章,学生兴趣低,主动性差。针对这个现象,本文提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依托世界大学城空间,构建项目式教学法的高铁客运应急处理课程设计与开发研究。首先通过网络文献法及师生访谈等方式,深入了解高职学生的学习特征,全面搜查学生在专业课学习时的反馈信息。然后进行企业调研,分析本专业客运员、售票员和列车员的岗位能力分析,同时以真实案例——设计问题为导向,项目教学法与网络平台相结合教学,构建基于世界大学城空间的高职高铁客运应急课程资源,促进高职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转变,同时培养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概念界定
(一)项目式教学法
项目式教学法是通过进行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实践教学活动的培训方法,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被动的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掌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方法。以高铁客运应急处理课程教学为例,可以情景案例再现让学生完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突发应急处理流程,从中学习和掌握岗位职责、客运规章和服务技能技巧。
(二)大学城空间
世界大学城是一个教育资源共享、学习沟通交流的实名制平台,是教师的教学窗口和学生的学习天地。它是以优质数字化资源建设为载体、以课程为主要表现形式、以素材资源为补充的共享型学习、教学资源库。
二、基于项目式教学的高铁客运应急处理大学城空间课程设计
依托世界大学城空间的学习策略就是:贴近学生生活,以真实案例为项目载体,在教师指导下划分学习小组,引导学生完成项目实践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具体包括问题提出、任务分配、解决方案、结果反馈和自测练习五个方面的教学流程设计,如下图。
(一)创设学习情境,提出问题
考虑到学生的知识背景、高速铁路动车乘务专业的特点和紧扣教学大纲,根据高铁客运突发应急处理这门课的特点及重点,以企业岗位能力分析为基础,制定车站和列车篇共21个突发应急场景,以现场真实事故案例为学习载体,提出问题。
(二)小组讨论,收集资料
在通过多媒体的真实案例情景展示后,小组成员分工合作,通过查阅资料,并对相关知识点和信息进行分析、筛选,使学生获取对案例项目知识较全面的认知。
(三)归纳总结,形成结论
通过多次的小组讨论,在分析—归纳—再分析—再归纳的基础上,让学生积极地将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充分表达出来,相同的意见总结到一起,不同的意见再深入研究、讨论、补充,以此反复,最后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让学生掌握知识,获取方法,分享成功的喜悦。
(四)反馈与交流
学习者在完成选定的项目后,要将解决问题的方案上传到大学城空间教研苑讨论栏目展示出来,以便其他小组的成员或教师及时做出评价,找出存在的问题,听取教师或其他学习者的建议。
(五)利用大学城空间平台,在线学习和在线考试
学习时间灵活,学生在课堂没有理解的地方,可以在任何时间登录老师空间进行在线学习;学习内容有可选性,自己哪块知识点薄弱就可反复学习该模块,同时可以进行在线交流和答疑;学生学习的每一个情景案例就是一个项目知识点,每个项目都有知识点考核,学生可以通过自测和过关作业来检验自己学习情况。
三、依托世界大学城空间项目式教学法的优势
以企业岗位能力分析为基础,制定车站和列车篇共21个突发应急情景案例,利用世界大学城空间平台,学生通过每个项目场景微视频的学习,掌握岗位职责、处理流程和应急知识等,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个性化成长,深化高职课程改革。在2013级和2014级高铁动车乘务专业进行教学实证,并一步步完善基于项目式教学的网络资源。通过对高乘专业随机50名学生的访谈内容进行归类分析后,得出依托大学城空间项目式教学法对学生知识掌握和能力提高的结论与分析。
(一)项目教学法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逼真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问卷调查显示:94%的学生认为通过项目式教学法提高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项目情景教学法主要采用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一些真实问题,所以它能很好地将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而企业真实案例的问题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还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多渠道去认识该问题,从而对要解决的问题有一个比较深刻的理解,以便于后来的探究和学习。学生明确了实际问题所要学习的理论知识后,马上到图书馆查阅资料、上网搜寻信息、查阅资料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的过程,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个性化成长。
(二)依托大学城空间项目式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之间协作团队能力
问卷调查显示:100%的学生认为通过课堂实施分组学习任务,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交流时间明显增多。一个项目任务往往是一个人无法单独完成的,所以教学方式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将学生自由组合分组,每组5~6人,组内进行任務分工、相互交流合作、围绕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最终形成问题解决的方案。它充分体现了合作学习的精神,加强了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而且还可以利用大学城空间好友交流平台,克服以往项目式教学中学习者之间交流的障碍,通过网络信息传递的即时性,从而缩短了学生之间的协作、交流的速度。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消除了面对面时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隔阂,通过大学城空间交流拉近了师生的距离。 (三)项目式分组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习资源的获取
问卷调查显示:98%的学生认为项目式分组学习提高了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和文献检索的能力。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首先,到图书馆运用纸质资源来检索和问题有关的信息;然后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搜寻和问题有关的信息,也可以请求现场师傅的帮助;最后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讨论,集思广益,形成解决问题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充分享受到了文献检索和网络资源带给他们收获的快乐,并在学习过程中能力得到了提高,促进了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
(四)微课视频讲解和在线考试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点
问卷调查显示:96%的学生认为通过网络学习更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掌握。学生讨论后对其有疑问的,可以通過大学城空间微视频,反复听老师8~10钟的课程讲解。打破传统的45分钟填鸭式教学,抓住学生最核心问题讲解,学生掌握更牢固、更快速。听完知识讲解后,可以自主选择进入自测模块和过关作业模块,对自己学习的知识点进行自检,同时留言及时反馈信息,使学生学习成绩明显提高。
(五)项目式教学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问卷调查显示:95%的学生认为由于项目式情景教学内容并不是书本上现存的知识,而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际真实问题,所以学生需要创造性地利用所学得的知识与技能来解决问题。同时,项目应具有的能力和素质贴近学生未来的就业岗位,学生在执行项目的过程中会感受学习是为了就业和从业,是为了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基于项目的学习比传统的学习生动、深刻也实用。因此项目情景教学法为学生创造了一种发挥创造力的宽松环境,为学生创造了充分挖掘自身的智慧潜能、激发创造力的一种学习机会。
(六)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这种教学方法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模式束缚,学生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忽视教师的作用,而是对指导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不断提供教学反馈,便于教师发现教学中的不足,调整教学内容,进而达到改进教学的目的,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能力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霍芳.浅谈世界大学城教学空间的建设[J].科技信息,2011(26).
[2]陈为满.孙士兵.马佩勋.基于流媒体的世界大学城空间课程的研究[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9).
[3]鲁萍.基于PBL的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网络平台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
[4]杨春霞,姜明君.基于网络平台的问题导向学习法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2).
[关 键 词] 世界大学城统;管理项目式;高铁客运应急;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6-0096-02
高速铁路客运应急处理是高铁动车乘务专业的核心课程,原始教学是讲解应急处理流程,掌握相关客运规章,学生兴趣低,主动性差。针对这个现象,本文提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依托世界大学城空间,构建项目式教学法的高铁客运应急处理课程设计与开发研究。首先通过网络文献法及师生访谈等方式,深入了解高职学生的学习特征,全面搜查学生在专业课学习时的反馈信息。然后进行企业调研,分析本专业客运员、售票员和列车员的岗位能力分析,同时以真实案例——设计问题为导向,项目教学法与网络平台相结合教学,构建基于世界大学城空间的高职高铁客运应急课程资源,促进高职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转变,同时培养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概念界定
(一)项目式教学法
项目式教学法是通过进行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实践教学活动的培训方法,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被动的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掌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方法。以高铁客运应急处理课程教学为例,可以情景案例再现让学生完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突发应急处理流程,从中学习和掌握岗位职责、客运规章和服务技能技巧。
(二)大学城空间
世界大学城是一个教育资源共享、学习沟通交流的实名制平台,是教师的教学窗口和学生的学习天地。它是以优质数字化资源建设为载体、以课程为主要表现形式、以素材资源为补充的共享型学习、教学资源库。
二、基于项目式教学的高铁客运应急处理大学城空间课程设计
依托世界大学城空间的学习策略就是:贴近学生生活,以真实案例为项目载体,在教师指导下划分学习小组,引导学生完成项目实践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具体包括问题提出、任务分配、解决方案、结果反馈和自测练习五个方面的教学流程设计,如下图。
(一)创设学习情境,提出问题
考虑到学生的知识背景、高速铁路动车乘务专业的特点和紧扣教学大纲,根据高铁客运突发应急处理这门课的特点及重点,以企业岗位能力分析为基础,制定车站和列车篇共21个突发应急场景,以现场真实事故案例为学习载体,提出问题。
(二)小组讨论,收集资料
在通过多媒体的真实案例情景展示后,小组成员分工合作,通过查阅资料,并对相关知识点和信息进行分析、筛选,使学生获取对案例项目知识较全面的认知。
(三)归纳总结,形成结论
通过多次的小组讨论,在分析—归纳—再分析—再归纳的基础上,让学生积极地将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充分表达出来,相同的意见总结到一起,不同的意见再深入研究、讨论、补充,以此反复,最后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让学生掌握知识,获取方法,分享成功的喜悦。
(四)反馈与交流
学习者在完成选定的项目后,要将解决问题的方案上传到大学城空间教研苑讨论栏目展示出来,以便其他小组的成员或教师及时做出评价,找出存在的问题,听取教师或其他学习者的建议。
(五)利用大学城空间平台,在线学习和在线考试
学习时间灵活,学生在课堂没有理解的地方,可以在任何时间登录老师空间进行在线学习;学习内容有可选性,自己哪块知识点薄弱就可反复学习该模块,同时可以进行在线交流和答疑;学生学习的每一个情景案例就是一个项目知识点,每个项目都有知识点考核,学生可以通过自测和过关作业来检验自己学习情况。
三、依托世界大学城空间项目式教学法的优势
以企业岗位能力分析为基础,制定车站和列车篇共21个突发应急情景案例,利用世界大学城空间平台,学生通过每个项目场景微视频的学习,掌握岗位职责、处理流程和应急知识等,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个性化成长,深化高职课程改革。在2013级和2014级高铁动车乘务专业进行教学实证,并一步步完善基于项目式教学的网络资源。通过对高乘专业随机50名学生的访谈内容进行归类分析后,得出依托大学城空间项目式教学法对学生知识掌握和能力提高的结论与分析。
(一)项目教学法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逼真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问卷调查显示:94%的学生认为通过项目式教学法提高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项目情景教学法主要采用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一些真实问题,所以它能很好地将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而企业真实案例的问题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还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多渠道去认识该问题,从而对要解决的问题有一个比较深刻的理解,以便于后来的探究和学习。学生明确了实际问题所要学习的理论知识后,马上到图书馆查阅资料、上网搜寻信息、查阅资料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的过程,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个性化成长。
(二)依托大学城空间项目式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之间协作团队能力
问卷调查显示:100%的学生认为通过课堂实施分组学习任务,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交流时间明显增多。一个项目任务往往是一个人无法单独完成的,所以教学方式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将学生自由组合分组,每组5~6人,组内进行任務分工、相互交流合作、围绕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最终形成问题解决的方案。它充分体现了合作学习的精神,加强了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而且还可以利用大学城空间好友交流平台,克服以往项目式教学中学习者之间交流的障碍,通过网络信息传递的即时性,从而缩短了学生之间的协作、交流的速度。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消除了面对面时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隔阂,通过大学城空间交流拉近了师生的距离。 (三)项目式分组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习资源的获取
问卷调查显示:98%的学生认为项目式分组学习提高了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和文献检索的能力。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首先,到图书馆运用纸质资源来检索和问题有关的信息;然后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搜寻和问题有关的信息,也可以请求现场师傅的帮助;最后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讨论,集思广益,形成解决问题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充分享受到了文献检索和网络资源带给他们收获的快乐,并在学习过程中能力得到了提高,促进了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
(四)微课视频讲解和在线考试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点
问卷调查显示:96%的学生认为通过网络学习更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掌握。学生讨论后对其有疑问的,可以通過大学城空间微视频,反复听老师8~10钟的课程讲解。打破传统的45分钟填鸭式教学,抓住学生最核心问题讲解,学生掌握更牢固、更快速。听完知识讲解后,可以自主选择进入自测模块和过关作业模块,对自己学习的知识点进行自检,同时留言及时反馈信息,使学生学习成绩明显提高。
(五)项目式教学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问卷调查显示:95%的学生认为由于项目式情景教学内容并不是书本上现存的知识,而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际真实问题,所以学生需要创造性地利用所学得的知识与技能来解决问题。同时,项目应具有的能力和素质贴近学生未来的就业岗位,学生在执行项目的过程中会感受学习是为了就业和从业,是为了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基于项目的学习比传统的学习生动、深刻也实用。因此项目情景教学法为学生创造了一种发挥创造力的宽松环境,为学生创造了充分挖掘自身的智慧潜能、激发创造力的一种学习机会。
(六)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这种教学方法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模式束缚,学生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忽视教师的作用,而是对指导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不断提供教学反馈,便于教师发现教学中的不足,调整教学内容,进而达到改进教学的目的,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能力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霍芳.浅谈世界大学城教学空间的建设[J].科技信息,2011(26).
[2]陈为满.孙士兵.马佩勋.基于流媒体的世界大学城空间课程的研究[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9).
[3]鲁萍.基于PBL的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网络平台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
[4]杨春霞,姜明君.基于网络平台的问题导向学习法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