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实施创业教育探析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anxi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迅猛发展,国家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也越来越紧迫。这既对职业学校学生的就业带来了光明的前景,同时也对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用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实用型人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适应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如何在职业学校实施创业教育,造就一大批开创性人才,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创业教育的内涵
  
  创业教育,是指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这种人具有首创、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创业教育的实质就在于要让受教育者成长为创业者,使他们“愿创”、“敢创”、“会创”,通业意识,培养创业品质和学习创业知识,形成创业能力。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必须结合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学习,渗透创业意识,使学生掌握选择、建立、管理企业的知识,使毕业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创业意识是创业者成功的心理活动能动性的集中体现,是内在的强烈需要和强大驱动力,主要包括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健康的心理品质。创业意识的培养不仅仅限于自我创业意识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培养创业的社会意识,所以在教育过程中,要使学生学会将自己的需要、兴趣、理想同社会的需要结合在一起,要把创业意识教育与人生价值观教育、健康的心理品质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1)人生价值观的教育。一个人对人生的前途充满希望,抱有积极乐观的态度,那么,他的人生也必然洋溢着进取向上的旋律。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氛围的笼罩下,不少学生把人生成功的目标定为收入高、工作清闲,最好能进机关工作确保旱涝保收,更谈不上有什么创业意识和创业信心。这些思想的存在与时代对人才成长的客观要求是背道而驰的,因此,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教育非常有必要,是创业意识教育的基础。
  (2)健康的心理品质。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创业成功的重要条件。现实世界是一个充满竞争的世界,一个人能否创业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业者是否具备健康的心理品质。现在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长期享受长辈的宠爱,习惯于在长辈的安排下生活,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唯我独尊,自立自强精神不足,对竞争、创业没有足够的准备或缺乏坚强的意志,甚至对竞争、创业有恐惧感。因此,要以自强、自立、自信、自主的精神教育学生,使他们真正懂得想创业必须能承受委屈和压力,使他们学会克服不良心理品质和人格缺陷,逐步养成创业所需的坚韧自信、诚实守信、胜不骄败不馁的健康心理品质。
  (3)创业能力的培养。创业能力是创业教育的中心环节,也是创业成功的重要因素。创业能力主要包括专业能力、独立能力和社会能力。其中,专业能力包括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独立能力包括独立生存、独立学习、独立思维判断的能力;社会能力包括社会交往、公关、组织、管理和竞争能力。学生具备了上述三种能力,才能敏锐地捕捉机会,果断地进行实践,才能有效地施展才干或进行创业。
  
  二、如何实施创业教育
  
  1、将创业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
  (1)建立职能机构,配备专业教师,开设相关课程。为提高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的科学性、系统性,学校应建立相关的职能机构,将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工作作为该部门的一项主要职能;配备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专业教师,开设《职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这门课程并将其纳入教学计划,做到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常抓不懈,保证职业指导的时间与空间,规范化与有效性。
  (2)贯穿教学活动,全面指导教育。创业教育是一门综合性的教学活动,涉及到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除了具有本身独立的内容外,有些内容还会反映在其他学科中。因此,在创业教育过程中还要注意这门课与其他学科,尤其是专业课的结合,做到相互渗透,进行知识的迁移和转化。如上德育课时,我们强调职业道德与就业的关系;上专业课时,又强调学好专业课与将来就业的关系;上基础课时,给同学们讲清楚学不好基础课会影响专业课的学习而影响将来的就业的关系。此外,还利用班会课、黑板报或广播就某些“就业失败案例”展开大讨论。除了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规范地开展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相关课程的教学外,还注意到这项工作的“全面性”,即创业教育是我校全体教职工的事,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对全体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指导。
  (3)营造校园创业环境,使学校的各种活动成为创业教育的有效载体。校园文化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直接环境,对学生素质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要引导各类社团组织注意围绕创业教育这一主题来开展活动,如市场营销活动、科技作品竞赛、自我形象设计活动、创业设计大赛等,积极支持和指导学生共同营造丰富多彩、富有特色的校园创业氛围。通过活动的开展,将课堂教学与课外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闻、丰富体验,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培养创业品质和创业能力,形成综合的知识结构和综合性的能力。同时,结合社团刊物、校园电台和电视台,加强对创业的宣传,尤其是对本校毕业生创业历程的宣传,树立榜样,弘扬创业精神,在全校形成良好的创业教育氛围。
  2、将创业教育与社会实际紧密联系起来
  (1)介绍职业特点,增强对职业的了解。所谓职业,是指社会分工的产物,是劳动者随着社会的进步以获取经常性收入为目的而从事连续性的、相对稳定的专门业务,通常又叫工作岗位。职业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特点:①职业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变化的。职业随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产生,也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变化。在以前,会打算盘就能干财会工作的在我国比比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电子计算机的普及,而今对财会人员的要求不再停留在是否会打算盘上,更重要的是要掌握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和现代理财新观念、新知识。而且,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逐步提高,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同一个职业的科技含量也会随之提高。市场经济环境下,人的一生中可能会面临多次的职业变化,要想不被社会淘汰,就要不断学习新知识,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②职业也随着经济发展而变化。经济格局和经济发展速度在制约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制约着人们的劳动方式。我国在改革开放前的生产力水平很低,生产工人往往从事比较单一的职业便能应付正常工作,因而工种分类相当细,如机械类的钳工专业就细分到装配钳工、维修钳工等。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对生产工人的要求也随之提高,那些单一的专业(工种)已不能适应社会需要,机电一体化等专业应运而生。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并及时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和产业升级,使得企业原来残旧的、低效率的、劳动强度大的设备逐步淘汰,取而代之的是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多功能设备,这对劳动者的要求又提升了一个档次,因此,工业自动化、数控等专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各技工学校争相开设。可见,职业是随经济发展而变化的;③职业因地域、环境的不同而不同。
  (2)介绍社会现状和就业形势,增强学生对社会的了解。我国现正处在一个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产业不断升级的新时代,职业多变、人才竞争加剧是其特征之一,学校要结合社会实际,向学生们介绍社会现状,介绍世界经济、国内经济情况和就业形势,让学生充分了解社会,做好适应社会的心理准备,从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职业观、择业观,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具有高尚的职业情操和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能够根据社会需要和个人特点正确选择职业,顺利成才。另外,加大就业形势的宣传,引导学生树立“双向选择,竞争上岗”的观念,让学生了解劳动力市场及运作机制,明白一个人在一个单位的一个岗位上工作一辈子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从而树立竞争上岗观念,做好多次就业准备。
  (3)邀请创业有成的毕业生回母校进行现身说教。很多学生对创业缺乏信心和勇气,甚至对创业存在恐惧感,因此,让学生身边熟悉的人来进行现身说教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方式,而创业有成的师兄师姐是最好的榜样。让他们用自身艰苦创业的经历和业绩教育广大学生,开启学生的思路,让学生树立创业理想,学习创业方法,激发内在潜能,使创业不再高不可攀、让人生畏,使他们感受到创业成功者就在他们的身边。
其他文献
摘 要:社会实践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在新时期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满足日益升高的实践教育需求,本文对大学本科实践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实践教育 素质教育 创新教育 教学体系    知识经济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提出的要求,特别是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需要,因此,全面客观地研究实践教育,探索新形势下如何推进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摘 要:质量工程建设以课程建设为重点,创新教育为主线,评价机制为导向展开,形成了重视教学、重视质量的良好环境和管理机制,对于实现高等教育规模、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探讨了地方高等院校实施“质量工程”的措施与成效。  关键词:质量工程 建设重点    一、“质量工程”提出的背景    教学工作是高校经常性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的高低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关系着高校的生存和发展
摘 要:数字电路是电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文中对更新观念,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强化实训环节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数字电路 教学方法 学习积极性 实训    由于计算机技术和微电子技术发展十分迅速以及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新技术、新器件更新的速度加快,使得教学内容增多与学时紧张的矛盾日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
摘 要:“汇编语言”是计算机及电子信息类相关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开设这门课程目的不仅仅是教授一门编程语言,更重要的是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机的体系结构以及系统各硬件之间如何协调统一工作,为以后从事软硬件相关方面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汇编语言 教学 意义    “汇编语言”是计算机及电子信息类相关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也是学习微机原理、操作系统、编译原理的前导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