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的麦穗

来源 :青苹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u8504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钱钟书先生逝世时,余英时教授说:“中国的古典艺术和19世纪结束了……倒下的亦是中国文学的一面旗帜。”钱先生一生博学多才,学贯中西,始终淡泊名利,谦虚平易,恰如田野中的麦穗:最饱满的,永远是腰压得最低的。
  钱钟书先生不仅在国内,在国外也同样享有盛誉。有一位外国记者曾说:“到中国来,一是为了看看万里长城,二是为了拜访一下钱钟书先生。”可见先生的影响之大。但面对那些前来拜访的中外人物,先生却常常闭门谢客。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曾邀他讲学,半年即付他1600万美金,并可偕夫人前往,却被他婉拒。有人问他为什么?他笑着说:“我都姓了大半辈子‘钱’了,难道还迷恋这东西吗?”的确,先生虽风华绝代,却淡泊名利,活得低调。
  当《围城》出版时,有一位外国女士打电话给钱钟书先生,说她想见见先生。先生却回话给她:“如果你觉得鸡蛋好吃的话,为什么偏要知道那只下蛋的鸡呢?”何等睿智而又谦卑的回答!先生光芒四射却并不张扬,始终保持着一颗平静的心,不能不让人敬佩。先生不僅在学术上令人敬仰,人格上亦让后人高山仰止。
  先生晚年时,曾有学者倡议成立“钱钟书研究所”。无疑,这既是对钱钟书先生学术成就的肯定,也是名传后世的最佳方法。但钱钟书先生知道后,立即打电话叫停了这项提议。或许,正是因为先生独特高尚的人格魅力,后人才永远铭记这颗中国文坛的明珠、这座中国文学的丰碑。
  钱钟书先生的逝世,逝去的是一颗照耀文学天宇的巨星,从此世间再也没有钱钟书:远去的亦是一个时代,一个无人可以复制的时代……
  麦穗成熟的季节里,随处可见金色的麦浪,一波一波……而干瘪的必是头昂得最高的,饱满的必是腰压得最低的。成功的人,令人敬仰的人,恰如后者,放低了身段却充满着魅力,谦虚着,却又让人铭记着。正如牛顿所说:我不过就像是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小孩,为不时发现比寻常更为光滑的一块卵石或比寻常更为美丽的一片贝壳而沾沾自喜,而对于展现在我面前的浩瀚的真理的海洋,却全然没有发现。
  (江苏省阜宁中学)
  (指导教师 姜有荣)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