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课如何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udyre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如何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一个探讨已久,而又言犹未尽的课题。教无定法,教有多法。为改变政治课教师教条条,学生背条条,考试考条条,考后全忘掉的僵化模式,真正把政治课引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我经几年的教学实践和摸索,把“说”引向政治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许多名家都重视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我国著名学者、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在听说读写四个字中间,说最为基本。”但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最被忽视的就是“说”的训练。
  其实,培养学生“说”的能力不单纯是语文教师的事,各科教师都应通力协作,共同挑起此大任。然而,“说”这种能力的训练,在教师与学生中并未得到重视,从教师的心态上看,认为“说”会拖长时间,影响教学进度;从学生一头去看,认为“除了哑巴都会说”,“有啥说啥,想啥说啥,说还用得着练”?还有些学生认为“升学只考写,不考说,练说有什么用,浪费时间”;但也有的学生感到“说”挺重要,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说不好教师瞧不起,平时谈话说不好,同学嘲笑,还是不说为妙,少说为佳。久而久之,说的能力得不到提高。
  教学实践证明,在政治课教学中重视“说”的训练,有利于学生“听”、“思”、“析”能力的锻炼。“说”对学生的思维力、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分析力、概括和综合力、联想和想象力都有补益。我们有理由相信,假如在中学阶段能有计划地、细水长流地进行“说”的训练,是可以使学生从“笨嘴拙舌”——“能说会道”——“能言善辩”,能像阿庆嫂一样,讲话“滴水不漏”的。
  为提高学生“说”的能力,我经多年的探索,总结出多种训练方法,主要有:
  (一)三分钟演讲活动(或称主持人节目)。这项活动放在每节政治课开讲前三分钟进行,这是个固定节目。演讲的顺序是按学生学号为序,演讲者事先可略作准备,根据具体要求确定内容,拟一个提纲,或写个演讲稿,演讲内容可根据课本内容或当前的热门话题,提出问题让大家答辩。此形式学生取名为“记者招待会”、“答记者问”。我们的做法是:在开始对学生进行演讲训练时,先对开场白、吐字、发音、语调、节奏等单项进行分解训练,然后对表情、眼神、手势等项目进行综合训练,演练时有一个人自练,也有几人一起互练、演练后对演讲的主题、观点、内容、结构、语言技巧、表情语态等方面一起评说。因为凡演讲都要面对听众,要突出政治课的特色,有针对性、条理性和通俗性。实践证明,演讲能弥补课本内容的欠缺,使之从课堂引向课外、联系实际、与其他学科纵横延伸,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开拓了学生视野。同时,还扩大了阅读容量,多方面获取外界信息,其成效是十分显著的。再有,演讲不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而且能促进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积极性,演讲还能使学生的思想沟通,情感相互交流,在众多思想情感的撞击下,便于我们了解学生的思想脉搏,因势利导,帮助他们提高辨识力、免疫力。总之,演讲对学生各方面的成长确有帮助。滴水可穿石,每节政治课用三分钟演讲是做了一项利于学生的切切实实的工作,何乐而不为呢?
  (二)新闻发布活动。此项活动每节政治课都进行,事先由学生准备,在打预备铃后的二分钟内,由两位同学(一位讲国内新闻,一位讲国际新闻)向全班同学发布近一二天内发生的国内、国际重大时事政治。学生在收集新闻时首先强调一个“新”,其次是“大”,再兼顾“地方新闻”。学生对新闻发布活动很感兴趣,从开学第一天起到学期结束从未间断过,而且又十分认真。学生们认为,新闻发布活动:一是开阔了视野;二是有利于养成关心时事政治的好习惯,如坚持每天早上收听“新闻广播”节目,晚上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三是有利于培养动手、动脑、动口能力。此外,还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
  (三)乡情国情教育活动。此项活动的时间放在每周的最后一节政治课上进行。资料全由学生去寻找或编写,寻找资料的原则,一般是由近及远、就地取材,可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可信度强、有真实感。开展此项活动,目的不仅为了锻炼学生“说”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学生通过编写家乡史,抒发爱国情,不但可培养热爱家乡之恋,还可逐步升华为爱国之情,付诸将来报国之行。
  (四)学习心得交流活动。此项活动的时间是放在学完了某一个单元或某个章节后的正课上进行。每人上台演讲的时间约二分钟左右。一般要求演讲者脱稿上台去“说”。一个在台上“说”,台下由评分小组进行评分。评分小组成员由课代表、小组长、演讲者本人、老师组成,是自评与互评相结合,最后确定一个分数记人记分册上,学生为了夺取高分,因此许多学生演讲前在家里对着三联橱镜子进行试讲,研究演讲用语、注意演讲情感、考虑演讲姿势、选择演讲位置、协调演讲动作、进入演讲角色,有的学生还请爸爸妈妈做评判。总之,学生在为想成为一个未来的演说家而努力着。
  (五)口试活动。多年来,为了真正使“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我在政治课教与考的问题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实验。主要措施是对期中期末两次传统考试掺入口试内容,口试和笔试各半记分。事先,把列入期考的试题送人“题库”或“题签”,临考时由学生自抽其中一题为该生的口试题,学生抽出题目后,略作三、五分钟的思考,再上台面向全班同学答题,口试者的答题时间不得超过三分钟,这是一个规定。在评分这一环上,为了避免老师打个人感情分,因此成立了一个评分小组(其成员同上),这样确定的分数更具有客观性,又便于操作,分数公开,如口试者认为给的分数不合理,可再共议商量,实行二次终身“裁决”制。这种做法,虽在时间上拉长了一点,但多年实验证明是受学生欢迎的。因为这确实既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又避免了“考试背条条”的“八股式”的阵式。这种做法,老师虽辛苦一点,但老师正是坚持了为学生服务的宗旨。因此,有的学生在周记中反映:“还是口试开心。”
  (六)辩论活动。辩论是一个更高层次的“说”训练形式,是在前几种“说”基础上的综合应用。因为在辩论前固然要有充分的准备,然而在辩论过程中,要边听对方的话,边归纳要点,然后运用自己的知识来确立自己的辩论内容。这一四都是在极短的时间内进行的,辩论时双方思维均处于最紧张、最活跃的状态。这样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注意力的集中定向、现场应变等多方面的能力都会得到锻炼和发展。实践证明,辩论活动是学生“说”训练的最高层次,也是一种极好的锻炼机会。
  据几年来的跟踪调查,经我们在政治课上“说”训练过的学生,他们的知识面宽、思维敏捷、能说会道、能言普辩。据测试表明,“说”在人的素质中占了很大的比重。所以,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说最为基本。”
其他文献
苏活姆林斯基认为:“爱孩子——这是作为影响他人的精神世界的教育者的灵魂。”热爱每个学生是教育者比部位的道德情感,而热爱学困生、关注学困生则是班主任高尚职业道德和崇高的责任感的突出表现。一热烈真诚的爱,无微不至的关怀。去温暖他们,感化他们,即使是顽石也一定能熔化。    一、坚定信心。树立自尊心。    一些人把学困生称为“笨蛋”、“傻瓜”、“朽木不可雕”、“顽石不成器”等等,这种做法严重伤害了他们
“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广泛而紧密联系的精彩阐述。《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目标,这里所说的“有价值的、必要的数学”就可以理解为对生活有用的数学,新教材突出了数学的生活化,也更加重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因此,我认为今天的数学课堂教学如何紧密地联
英语教学对我们做老师的来说如“水中花”“镜中月”,看似容易,实则不易。我认为英语课堂教学的关键是让课堂飞扬起来。要使之飞扬起来,关键是要创设一种和谐、轻松、愉快的互动教学课堂环境,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用,使学生活起来,课堂活起来。为此,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以下尝试。  一、师生“合作”飞扬课堂  角色扮演。如打电话、购物、问路、看病等。让师生通过这种合作活动,使学生在模拟情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掌握信息技术已成为在信息化社会中生存的基本技能。随着对素质教育的要求,信息技术学科教育已成为中学必不可少的科目。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在了解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加工、分析、处理的能力,并能够主动地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创造的能力等。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
教育信息资源作为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挖掘教育的发展潜力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合理运用教育现代化的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学信息资源库的建设势在必行。其中校园网资源库具有因特网上资源库无法替代的作用,建设适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需要的资源库是校园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大多数学校都有白建教育教学资源库的意识。然而,限于教师信息化水平的差异和技术力量的限制许多学校建立起来的校园网
我国的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博大精深。古诗词就像文化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夺目的光辉。古诗那琅琅上口的韵律,精练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节奏,让人百读不厌。尤其那“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让人回味无穷。古诗,它熏陶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成为我国民族精神和文化传承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古诗也自然成为少儿接受民族文化和道德启蒙教育的首选内容。  但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小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力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初中学生要能“诵读一定数量的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认为在诗歌教学中,除了通过讲清诗中的用典新意、词类活用、句子结构、修辞手法及其意义来再现诗歌意境,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之外,朗读训练也是极其重要的一环。因为朗读训练是中学生进入诗歌意境的最直接、最感性的途径。朗读训练不仅是培养学生识文断句,会读会背的能力,
义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紧迫任务是实施素质教育,完成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是当前教育工作的重点。但是,由于诸多原因(主要是因为升学压力),应试教育在中学数学教学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特别是中学三年级数学教育更是个盲区。回顾近几年我校初三数学总复习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大,目前仍存在以下问题。  1、从复习内容上看,由于受到中考的制约,出现考什么内容,就复习什么内容;
[摘要] 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之一,要学好这门学科要从教材的编排、教师的正确引导、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 教材;教学手段;实验;趣味性;兴趣    物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的基础科学,今日已经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中心学科之一。无论是工农业生产和国防现代化,还是信息技术与纳米技术等先进科学技术都离不开物理学的许多基础理论,每一个“四化”建设者也必须具备一定的
[摘要] 在新课标下如何把握教材成为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个话题  [关键词] 课程标准;课改理念;把握教材    时代在不断的飞速发展,我们的教育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顺应时代的发展的需要,新课标也应允而生。在新课标下如何把握教材成为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个话题。本人作为河南省第一届使用新课标教材的高中教师,经过几年的教学,现提出如下几点建议,希望和同仁们一起榷商,共同进步。    一、认真研读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