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赏细节 以情激情

来源 :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hom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情感教学”这些年来已经开始成为小学语文课堂当中比较常听到的词汇之一。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情感、表达情感,也开始逐渐成为当今时代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师通过开展教学活动,塑造一个良好的情境氛围来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不仅能够更加有效地促进学习效率,还能加强对于学生完美人格的塑造。本文主要針对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比较常见的情感教学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情感教育
  小学阶段语文的教学对于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念,加强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小学阶段,学生仍然处在一个情感发展的过程当中,很多能力尚不完善,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在进行情感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情况,利用情感来教导学生表达情感,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发展。
  一、情感教育的概念
  情感教育简单来说主要指的就是在课堂当中,师生之间产生的一种情感共鸣。通常情况下是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利用有关于心理学的方式对学生产生一种刺激,使他们在课堂学习的环节当中表现出更大的积极性,加强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完美人格的形成。就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来说,教师所关注的点无非就是字、词、句等基础知识的讲解,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依据就是学生的学习成绩,没有充分考虑到这一阶段对于开展学生情感教育的积极意义。在不断的课堂改革当中,越来越多的小学语文教师开始注意到情感教育对于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将其纳入日常的教学活动当中。
  二、情感教学在语文教学当中应用的方式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参与度
  语文这一科目的教学内容通常都是通过课文的形式展现出来的,而每一篇课文都有其自身的独特情感以及思想内涵。帮助学生更加充分地了解,认识到每一篇课文所体现出来的中心感情,对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处在一个身心发展不完整的阶段,他们对于情感的体会,往往需要借助特定的环境。所以在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要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体会到文章的中心色彩。
  如在学习课文《黄果树瀑布》这篇文章的过程当中,学生如果先前对于瀑布景观没有一个认识或者没有见过瀑布景观的真实情况,就很难通过作者寥寥数语就体会出来。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有关于黄果树瀑布的音频资料,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体会到瀑布的气势磅礴、声势浩荡,使学生产生对自然景观的敬畏之情。
  (二)拓展阅读范围,培养学生情感
  对于语文教学来说,阅读技能的培养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大量的阅读材料可以使学生更加懂得如何提取出文章当中的重点信息,加强学生对于文章中心情感内容的体会,培养他们的情感。
  在学习《背影》这一篇文章的过程当中,学生可以从文章内容当中体会出父亲对子女不善表达却深沉的爱意。教师就应当利用这次机会,开展主题活动探讨,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父母对自己表达爱意的方式和细节,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促使他们的情感进行升华,引导他们努力学习,回馈父母。
  再如进行《七律·长征》这篇文章的阅读过程当中,小学阶段对于诗句的理解能力还不太完善,学生无法体会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所以教师要先讲述文章创作的环境以及背景,让学生体会长征过程当中的艰辛,并且感受到在长征胜利之后红军表现出来的喜悦之情,引导学生产生民族自信心等等。
  (三)延伸阅读内容,促进情感升华
  近些年来,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语文课本的内容当中,教师也开始更加积极地引导学生阅读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读物来拓宽他们的知识范围,加强对他们情感的培养。
  例如在学习《七律·长征》这篇文章的过程当中,学生必将会对红军长征以及抗战时期的故事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此时教师应当再给学生推荐几本有关于抗战时期的文章,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当时背景下先辈人民在逆境中求解放、在困境中求生存的伟大精神,加深他们对于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之情。
  再如在学习《将相和》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根据课文当中提到的一个重要典故“完璧归赵”来提醒学生诚信这一观念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塑造正确的三观。同时还要根据文章当中体现出来的中心思想,引导学生以和为贵的重要意义,促使学生积极与周围同学相处,打破目前大多数小学生自我意识较重的情况,引导他们共同建立一个和谐的班集体。同时,在对这篇文章的学习告一段落之后,教师还应当根据文章内容的历史背景,向学生推荐一些相应时间背景的历史读物帮助他们拓展知识面,加强他们对于学习的兴趣。
  (四)思考现实问题,学会正确的情感表达
  小学生的情感处在一个正在发展的阶段,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对学生开展情感教学不能太过于着急,站在自己的角度开展,要结合实际情况当中真实发生的事例引导他们进行情感的升华。如在《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当中,所体现出来的中心思想是引导学生要虚心向他人请教问题,所以教师要充分结合现实情况,引导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如果遇到了什么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一定要保持一颗求知的心、谦虚的心向同学和教师请教。只有这样才能够使自己在不断的提问当中充实自己的能力,同时也能进一步拉近与同学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和谐班集体的建成。
  三、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在小学阶段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教师要利用多种方法和手段,丰富课堂教学模式,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使他们能够更加积极地与课文当中学到的内容产生共鸣。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融入情感,创造一个良好的情感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情感、表达情感。
  参考文献:
  [1]谭玉龙. 品赏细节以情激情——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C].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昆明会场)论文集(上).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
  [2]陈瑜姝.品赏细节
其他文献
高分素材,成就高分作文
摘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注重育人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是时代对初中政治课堂的新要求。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研读课程标准、研读部编教材、分析学生实情、完善课堂结构等教学策略,有利于提高育人质量。  关键词:立德树人;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课堂是我们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的重要活动。我们要打造立德树人的课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铸共产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创新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教学相融合,给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供创造性的手段和方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的帮助者和引导者,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力图寻求打开“在线语文”的新局面。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语文学习兴趣;教学实践;在线语文  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课程学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班上很多学生在学校吃午餐的时候,举止很不好。有的学生爱用筷子乱指别人或用勺子敲餐盘;有的学生咀嚼的声音很大,还爱吧唧嘴,吃面条和喝汤的时候都会发出很大的声音;有的学生边吃饭边和同学说话,嘴里的食物喷得到处都是,不仅容易呛着,而且很不雅观……  有一天,一位家长在家长群里吐槽孩子吃饭的坏习惯。不料一石激起千层浪,家长们纷纷说起自己孩子在家吃饭时的各种不好的习惯。  开始时,
长征是充满“理想”和献身“精神”、用意志和勇气谱写的人类史诗,它用“信仰之力”开创了一个政党和国家的美好未来。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期间的那场远征,中国工农红军纵横十余省,长驱二万五千里,成功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将革命力量转移到了安全地带。在迎来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日子里,人们抚今追昔,感慨万千。历史没有终结,读懂长征,不只是重温那段峥嵘岁月,更是为了看清我们脚下的道路,传承民族精
在一条遥远的小巷里,老房子依然升起了炊烟,流浪猫躺在一个小小的角落睡熟了,夕阳碎了一片。在小巷的尽头,一位老爷爷正在卖着热汤面。这一切都像是一张褪了色的照片,令我怀念。  炊烟是我小时候最为熟悉的一道风景,一缕缕袅袅的烟雾飘向了四面八方……  小时候,我总在街头玩耍,奶奶总会坐在用砖头和土堆起来的灶台前,忙碌着。一位老爷爷坐在小车旁,望向街的另一端,有時来玩的人多了,他便会站起来,左手拿着一个碗,
凡·高,一个倾尽半生只为了作画的“疯子”,一个终身不断被抛弃的“孤独者”,在他的时代,他只是一个被强迫关进精神病院的“神经病”,世人无法理解他的独特创作与暗沉笔触,哪怕他那幅火热而耀眼的“向日葵”也不被人们接受。但他不曾放弃那没有被赞赏过的创作,而是坚守自己内心的声音,直至以决绝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他看似不幸的一生和创作,却在我的心中埋下了一颗生命的种子。  与我之前看过的《莫奈之美》一书中的莫奈
所谓贩卖焦虑,核心是制造“欠缺感”,兜售需求。欠缺感,就是一种“别人有而自己没有”的感觉。通常育儿机构营造的意象就是你还缺乏足够的育儿常識,或者说和别人比较起来,你的知识还不够,而这一点可能导致“你的子女输在起跑线”,那么就把孩子交给“专业人员”,要不就买几本“育儿常识”学习学习。商业机构制造欠缺感的另一种方式则是,告诉你,“别人都在做,而你却不在做”。看到无孔不入的商业广告上,别人家的孩子都手拿
湖南一所高校“扫码洗澡”的新规定让不少学生觉得闹心,也让校园APP泛滥现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记者调查发现,从选修课程APP到交电费APP,再到洗衣服APP,部分校园APP顶着“智能”的头衔,犯着各种傻瓜的错误;打着“快捷便利”的幌子,却处处给同学“添麻烦”;软件频繁“罢工”、广告丛生,让使用者苦不堪言……   “上个大学,手机多出一个页面的APP”   去年12月2日,长沙理工大学公
摘要:《多面折射的文化光影——中国文艺批评家、作家访谈录》是安裴智长期以来先后对数十位文艺家进行访谈的结集。文化访谈,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兴起的一种批评形式,其兴起离不开媒体的推动,这种批评形式之所以受到欢迎,是因为它有效地将媒体优势与批评精神沟通了起来。媒体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当代文学批评自然也离不开现代媒体的支持。安裴智的批评实践和学术实践是很特别的,他以自己的努力融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