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和研究循证护理措施在骨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成立由护士长、责任组长以及责任护士所组成的护理小组,对于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每周进行汇总并进行讨论,将处理措施记录下来并在科室内进行公布,要求在以后的工作中认真做到,在专科护理方面要做到理论基础扎实,技术娴熟,更好的为患者服务。结果:患者的满意度较好,帮助患者加速了恢复,提高了治疗效果。结论:循证护理在骨科临床上的应用较好,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到了提高,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循证护理;骨科;住院患者
循证护理指的是以科学研究成果为主要依据,找出问题并寻求处理对策,有针对、有计划的对患者实施最佳护理方案的一种措施,为了提高我院骨科临床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提高治疗效果,近年来开展了循证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方法
1.1 成立护理小组 在科室内建立循证护理小组,小组主要组成为护士长、责任组长以及责任护士,要求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了解和掌握循证护理的基本内容,可以将工作中的问题进行汇总并记录。
1.2 提出问题 要求循证护理小组每周对病房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通过研究和分析来找出其中需要改进的工作方向,以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作为最终的研究目的。
1.3 找出对策 根据每周汇总的临床问题进行讨论,通过互联网在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文献中寻求解决方案,对文献中一些方法作为客观的评价,对于适合和符合我院现实情况的方法进行记录并对护理人员进行传达,吸取先进工作知识。
2 具体实施
2.1 褥疮
2.1.1 提出问题 由于病症特殊,骨科患者往往需要长期进行卧床治疗,而且术后患者往往会由于身体部位被固定而导致活动受限,而一些老年患者则是由于术后疼痛或身体虚弱而缺乏必要的活动和锻炼而导致褥疮的发生。典型案例:患者女,61岁,因左股骨颈骨折而行DHS内固定术,术后4d发现右臀部有3×2cm的红肿区域,潮湿、有触痛感,诊断为褥疮。
2.1.2 循证护理 首先对导致褥疮的原因进行分析,然后进行相关资料的查阅,文献中指出[ 1 ]当患者皮肤受压导致循环系统受到阻碍时,局部温度和湿度的升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会因为皮肤温度的升高而加快新陈代谢速度,对氧的需求量比正常情况下要高10%,此时持续受压会导致不可逆的细胞变性。
2.1.3 护理干预 可以制作冰垫来帮助患者进行局部冰敷,采用静脉输液袋作为材料,冰袋大小在10×10cm左右,将其放入冰箱内冷冻30min后取出,一般温度控制在20℃左右即可,当患者平卧时用气圈将患者的臀部撑起,将冰袋放在气圈中间接触到患者红肿部位的位置,5min后更换冰垫,当患者侧卧时可直接将冰垫贴服在皮肤上。
2.2 肿胀疼痛
2.2.1 提出问题 骨折患者在入院时会存在患肢肿胀明显,疼痛难耐的情况,在以往治疗时通常采用静脉滴注20%甘露醇的方式进行治疗,一般需要控制4~7d方可消肿,之后才能进行手术,不但影响了手术时机,同时延长了住院时间,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2.2.2 循证护理 冷疗[2]的方法能帮助创面快速降温和减少炎症的扩散,通过物理降温的方式抑制微血管的通透性,减轻水肿症状,不但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同时能够更好的为手术创造条件。
2.2.3 护理干预 对于急性创伤后24~48h内患部肿胀明显、疼痛剧烈且末梢循环良好的患者进行冷疗,同时将患部抬高15°左右,待消肿后解除冷疗并进行手术。
2.3 安全用药
2.3.1 提出问题 发热是临床上的常见症状,在骨科临床更是因为炎症等原因会导致患者出现发热现象,但是在如何安全有效的降温是需要注意的。典型案例:男性患者,59岁,有糖尿病、脑梗塞病史,左股骨粗隆骨折而行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术后常规给予抗感染治疗,同时为防止静脉血栓发生给予患者阿司匹林50mg/次?d口服,手术后3d患者发生上呼吸道感染,体温38.9℃,肌注安定进行治疗后患者出现汗出、心慌等症状,补液后症状缓解。
2.3.2 循证护理 阿司匹林属于水杨酸类解热镇痛药物,在临床上常用于防止血栓的形成[3]。水杨酸类药物与双香豆素类药物同用时会竞争性的与血浆蛋白相结合,使血浆中的药物浓度上升,不但药效增加,不良反应也同样会增加。安定属于复方制剂,能够增加水杨酸类药物的作用,在肌注安定后患者发生汗出导致血容量减少,血液粘稠度增加,循环速度缓慢,会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此外,老年患者的细胞内液会相对减少,细胞外液增加,在发生脱水时的危险更大,如果不能及时补液甚至会导致脑水肿而出现昏迷或危及生命。
2.3.3 护理干预 要求全科室护理人员熟练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对药理知识要有一定的了解,在用药安全性方面重视起来。在以后的工作中尽量选择物理降温的方式进行发热的处理,可采用温水擦拭皮肤来达到降温的目的,将室内温度调整在27℃左右,同时关闭门窗用50℃左右的温水进行皮肤擦拭,之后及时更换清洁衣物并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良好流通。
3 讨论
从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循证护理是一种有效的护理办法,能够从临床工作中发现问题,通过分析问题和寻找对策的方式来进行学习和补足自身的不足。比如本文中谈到的褥疮问题,虽然在临床工作中较为常见,但是就是因为常见才更容易被忽视,而导致在工作中处理的方法各不相同,效果也有优有劣,所以进行总结之后选择最优处理措施是十分必要的[4]。此外,在用药安全方面是护理人员应当注意的,不光在骨科,各个科室的安全降温都是需要重视的一个问题,对于老年患者的体质应当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时要明白药物的基本药理作用,根据患者的体质和临床症状来选择合理的降温措施,避免药物的毒副作用给患者造成更大的损害[5]。
急性创伤导致的肢体肿胀往往会影响到患者的末梢循环,此外也会导致患者出现剧痛等症状。在工作中我们可以采用冰敷的方式来处理肢体肿胀但末梢循环良好的患者,能够有效的加快肿胀消除,提高治疗效果[6]。而对于末梢循环障碍的患者可根据具体原因进行相关处理,不但提高了护理效果,同时也避免了盲目操作给患者造成的负担[7]。综上所述,采用循证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帮助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对问题进行总结,选择出最优解决途径来提高以后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魏宏文,黄驰燕.人性化护理在骨科中的应用[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8,12(4):11-12.
[2]陈翠红.温馨化护理在护理工作中的实施及效果[J].中外医疗,2009,10(1):447.
[3]秦桂荣.人性化护理在骨科病房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06,5(11):64.
[4]吴红艳,刘珊.欢笑是最好的治疗[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11,21(2):71.
[5]李金祥,蒋建军,邓春梅.姑息关怀是什么?为什么和为谁提供?[J].中国医刊,2011,40(4):21-25.
[6]张莉.疼痛评估及其处理[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11,17(6):257.
[7]张秀玲.行为干预在腹部手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前沿,2012,2(12):47-48.
【关键词】循证护理;骨科;住院患者
循证护理指的是以科学研究成果为主要依据,找出问题并寻求处理对策,有针对、有计划的对患者实施最佳护理方案的一种措施,为了提高我院骨科临床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提高治疗效果,近年来开展了循证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方法
1.1 成立护理小组 在科室内建立循证护理小组,小组主要组成为护士长、责任组长以及责任护士,要求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了解和掌握循证护理的基本内容,可以将工作中的问题进行汇总并记录。
1.2 提出问题 要求循证护理小组每周对病房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通过研究和分析来找出其中需要改进的工作方向,以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作为最终的研究目的。
1.3 找出对策 根据每周汇总的临床问题进行讨论,通过互联网在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文献中寻求解决方案,对文献中一些方法作为客观的评价,对于适合和符合我院现实情况的方法进行记录并对护理人员进行传达,吸取先进工作知识。
2 具体实施
2.1 褥疮
2.1.1 提出问题 由于病症特殊,骨科患者往往需要长期进行卧床治疗,而且术后患者往往会由于身体部位被固定而导致活动受限,而一些老年患者则是由于术后疼痛或身体虚弱而缺乏必要的活动和锻炼而导致褥疮的发生。典型案例:患者女,61岁,因左股骨颈骨折而行DHS内固定术,术后4d发现右臀部有3×2cm的红肿区域,潮湿、有触痛感,诊断为褥疮。
2.1.2 循证护理 首先对导致褥疮的原因进行分析,然后进行相关资料的查阅,文献中指出[ 1 ]当患者皮肤受压导致循环系统受到阻碍时,局部温度和湿度的升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会因为皮肤温度的升高而加快新陈代谢速度,对氧的需求量比正常情况下要高10%,此时持续受压会导致不可逆的细胞变性。
2.1.3 护理干预 可以制作冰垫来帮助患者进行局部冰敷,采用静脉输液袋作为材料,冰袋大小在10×10cm左右,将其放入冰箱内冷冻30min后取出,一般温度控制在20℃左右即可,当患者平卧时用气圈将患者的臀部撑起,将冰袋放在气圈中间接触到患者红肿部位的位置,5min后更换冰垫,当患者侧卧时可直接将冰垫贴服在皮肤上。
2.2 肿胀疼痛
2.2.1 提出问题 骨折患者在入院时会存在患肢肿胀明显,疼痛难耐的情况,在以往治疗时通常采用静脉滴注20%甘露醇的方式进行治疗,一般需要控制4~7d方可消肿,之后才能进行手术,不但影响了手术时机,同时延长了住院时间,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2.2.2 循证护理 冷疗[2]的方法能帮助创面快速降温和减少炎症的扩散,通过物理降温的方式抑制微血管的通透性,减轻水肿症状,不但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同时能够更好的为手术创造条件。
2.2.3 护理干预 对于急性创伤后24~48h内患部肿胀明显、疼痛剧烈且末梢循环良好的患者进行冷疗,同时将患部抬高15°左右,待消肿后解除冷疗并进行手术。
2.3 安全用药
2.3.1 提出问题 发热是临床上的常见症状,在骨科临床更是因为炎症等原因会导致患者出现发热现象,但是在如何安全有效的降温是需要注意的。典型案例:男性患者,59岁,有糖尿病、脑梗塞病史,左股骨粗隆骨折而行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术后常规给予抗感染治疗,同时为防止静脉血栓发生给予患者阿司匹林50mg/次?d口服,手术后3d患者发生上呼吸道感染,体温38.9℃,肌注安定进行治疗后患者出现汗出、心慌等症状,补液后症状缓解。
2.3.2 循证护理 阿司匹林属于水杨酸类解热镇痛药物,在临床上常用于防止血栓的形成[3]。水杨酸类药物与双香豆素类药物同用时会竞争性的与血浆蛋白相结合,使血浆中的药物浓度上升,不但药效增加,不良反应也同样会增加。安定属于复方制剂,能够增加水杨酸类药物的作用,在肌注安定后患者发生汗出导致血容量减少,血液粘稠度增加,循环速度缓慢,会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此外,老年患者的细胞内液会相对减少,细胞外液增加,在发生脱水时的危险更大,如果不能及时补液甚至会导致脑水肿而出现昏迷或危及生命。
2.3.3 护理干预 要求全科室护理人员熟练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对药理知识要有一定的了解,在用药安全性方面重视起来。在以后的工作中尽量选择物理降温的方式进行发热的处理,可采用温水擦拭皮肤来达到降温的目的,将室内温度调整在27℃左右,同时关闭门窗用50℃左右的温水进行皮肤擦拭,之后及时更换清洁衣物并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良好流通。
3 讨论
从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循证护理是一种有效的护理办法,能够从临床工作中发现问题,通过分析问题和寻找对策的方式来进行学习和补足自身的不足。比如本文中谈到的褥疮问题,虽然在临床工作中较为常见,但是就是因为常见才更容易被忽视,而导致在工作中处理的方法各不相同,效果也有优有劣,所以进行总结之后选择最优处理措施是十分必要的[4]。此外,在用药安全方面是护理人员应当注意的,不光在骨科,各个科室的安全降温都是需要重视的一个问题,对于老年患者的体质应当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时要明白药物的基本药理作用,根据患者的体质和临床症状来选择合理的降温措施,避免药物的毒副作用给患者造成更大的损害[5]。
急性创伤导致的肢体肿胀往往会影响到患者的末梢循环,此外也会导致患者出现剧痛等症状。在工作中我们可以采用冰敷的方式来处理肢体肿胀但末梢循环良好的患者,能够有效的加快肿胀消除,提高治疗效果[6]。而对于末梢循环障碍的患者可根据具体原因进行相关处理,不但提高了护理效果,同时也避免了盲目操作给患者造成的负担[7]。综上所述,采用循证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帮助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对问题进行总结,选择出最优解决途径来提高以后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魏宏文,黄驰燕.人性化护理在骨科中的应用[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8,12(4):11-12.
[2]陈翠红.温馨化护理在护理工作中的实施及效果[J].中外医疗,2009,10(1):447.
[3]秦桂荣.人性化护理在骨科病房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06,5(11):64.
[4]吴红艳,刘珊.欢笑是最好的治疗[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11,21(2):71.
[5]李金祥,蒋建军,邓春梅.姑息关怀是什么?为什么和为谁提供?[J].中国医刊,2011,40(4):21-25.
[6]张莉.疼痛评估及其处理[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11,17(6):257.
[7]张秀玲.行为干预在腹部手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前沿,2012,2(12):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