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胁迫引起的水稻和小麦幼苗DNA损伤

来源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 被引量 : 127次 | 上传用户:luckybx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供试浓度的重金属Cu2 + 、Cd2 + 和Hg2 + 能在不同程度上导致水稻和小麦DNA损伤。 (1)Hg2 + ≥ 0 .0 2 5mmol L、Cu2 + 和Cd2 + ≥ 0 .1mmol L处理使水稻幼苗期外DNA合成速率显著高于对照 ,且当Cu2 + 、Cd2 + 和Hg2 + 浓度进一步增高时 ,水稻幼苗期外DNA合成速率呈现先上升而后较最大值有所下降的规律。 (2 ) 0 .1~1.0mmol L的Cu2 + 及 0 .1mmol L的Cd2 + 、Hg2 + 能引起水稻、小麦叶内D
其他文献
研究了不同金粉用量对小麦幼胚瞬间及稳定转化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此实验系统的金粉用量以每枪500μg金粉为佳。对获得的T0及T1代植株的PCR及Southern分析证实了外源bar基因片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据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对陈家沟太极文化特色旅游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陈家沟在以太极文化为特色发展旅游的过程中存在产业实力较弱、宜居环境不协、传统
缺铁叶片的光合速率大幅度下降。这种降低可能不是色素含量降低的结果 ;而且缺铁对PSII复合物的活性影响很小 ;较高的PQ还原程度显示缺铁叶片PSII受体侧电子传递受阻 ,这可能是导致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因素。强光下缺铁叶片的天线转化效率比正常叶片低 ,用于光化学反应的激发能很少。缺铁导致大豆叶片激发能耗散增加。通过抑制剂处理和叶黄素组分的分析 ,可以认为在耗散过剩激发能的过程中 ,缺铁叶片充分启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