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薪才能维持中国高发展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yan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经济学人》最近指出:尽管许多国家都出现了工资在GDP中所占比例下降的现象,但没有任何一个地方的下降有中国这样急剧。低工资已经威胁到中国的经济发展。
  我不久前撰文,根据工人的生产力水平,计算出中国工人“应得的”月薪水平至少为三千元以上,进而推出了目前中国的劳动者实际收入过低的结论。我不是职业经济学家,此论为一些人所不以为然也不奇怪。不过,最近西方自由经济的舆论“旗舰”《经济学人》杂志,综合新近的数据和经济学分析,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并进一步指出中国劳动者收入过低已经威胁到中国的经济发展。
  该杂志指出,中国的消费占GDP的比例,从1990年代初期的47%降到2006年的36%。与此相对,美国的这一比值则高达70%!这是中国经济过度依赖出口、无法拉动内需的关键。过去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这一低消费的原因,是中国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系统(如医疗保险、退休金制度等等),人们缺乏安全感,只有过度储蓄以防不测。但这一解释经不起数据的考验。根据世界银行的研究,从 1990年代初期到2006年,中国家庭储蓄占GDP的比例,已从21%下降到了15% ——消费率不是随着储蓄率的下降而上升,而是在储蓄率下降的同时也跟着下降。
  显然,内需不足无法单用储蓄率来解释。真正的原因实际上非常直截了当:中国老百姓没有钱。
  根据世界银行的估算,从1998到2005年,中国工资收入在GDP中所占的比例从53%下降到了41%。相比之下,美国工资在GDP中的比例经过了长年的下降后,仍然维持在56%的水平。另外,近年来美国的工资水平虽然下降,但这种下降多少被投资收入的提高所补偿。在中国,虽然股市火热,但投资收入在2005年仅占GDP的 2%,美国则为15%左右。更不用说,虽然中国的国民经济维持着两位数左右的高增长,储蓄的利率则低得出奇。美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虽然不及中国的一半,银行的定期储蓄利率却接近甚至超过5% ,比目前GDP的增长率还高。这样的对比显示出:中国老百姓辛辛苦苦挣了那么一点钱,因为缺乏社会保障而不得不维持着高储蓄(美国人仅将其收入的1%存起来),但储蓄的回报却远在市场价值之下。
  造成这样的原因是什么?世界银行的一项研究指出,计划经济所遗留下来的财政金融系统是压低工资的根源。在中国,大型国营企业和有关系的大公司占据着各种垄断优势,可以从银行中得到低息贷款。这一点,在中国大型国企从事海外并购时就被媒体揭破:中国的大企业并购时从银行拿到了市场价值以下的利率,资本费用被人为地压低,自然出得起大价钱。难怪《华尔街日报》为一些中国企业在美国并购的失败而痛心疾首:中国以虚高的价钱购买美国资产,这是天下再合算不过的买卖。可恶的贸易保护主义砸了美国人的买卖!
  要不断给这样的国有大企业如此金融优惠,路径有两个:一是压低老百姓的储蓄利率,这样银行才能低息给大企业提供资金;一是切断民间企业或中小企业的财源,或者对之只以高息贷款。这样,最能创造就业机会的中小企业就很难发展。《经济学人》在另一报道中指出,在印度的制造业中,87%的雇员就职于十人以下的小企业;在中国则仅有5%。中国以资本密集型的模式刺激了制造业,却无意中抑制了劳动力密集型的服务业的发展。劳动力规模成长缓慢,自然压低了工资总额在GDP中的比例。
  这样的模式不改变,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后果严重。首先,缺乏内需,就只能过度依赖出口。一旦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济患了感冒(消费下降、市场萎缩),中国经济就跟着发烧(拿不到订单、产品积压、工人失业)。另外,这一模式不可避免地创造了巨额贸易顺差,触发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随着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和次级贷款危机的爆发,如今美国经济出现衰退的可能性越来越大,政治上也开始左转,这些都已经不是中国经济的远虑,而正在成为近忧。
  中国的经济要保持长盛不衰,就必须尽早摆脱低薪模式,建立以国民收入增长为核心的发展目标。看看日本战后经济起飞的经验就明白,日本在60年代初战后经济恢复才十几年的时候,就提出“国民所得倍增”的计划,并提前实现,走上高薪、高福利、高附加值的发展道路。中国的经济起飞已四分之一世纪,高薪的影子还没有,基本的社会保障系统也没有建立。
  低薪可以帮助我们脱贫,却不能使我们致富。脱贫之后,只有高薪才能维持长期的高发展。
其他文献
与第一次环保风暴的叫停项目和第二次环保风暴的“挂牌督办”等不同,这回的第三次环保风暴的“区域限批”,是一种制度制衡的设置    两年前,国家环保总局叫停包括三峡总公司在内的30个未做“环评”即违法开工的有政府背景的巨额投资工程项目,被传媒称之为“环保风暴”。与一片叫好声对应的,是质疑声:30个工程之外同样未做“环评”即行动工的工程是否也应叫停?今后同样情况是否均照此办理?叫停的30个项目补办“环评
对萨达姆认识的分歧,等同于对伊拉克过去数十年历史的巨大分歧。而如果不解决这一问题,则意味着伊拉克各派无法达成基本的共识    2006年12月30日伊拉克当地时间早上六点多,萨达姆被执行绞刑。随后,巴格达的电视台播放了这一消息,演奏伊拉克国歌并附上“萨达姆被处决标志伊拉克黑暗历史终结”的字幕。  但显然,历史并没有终结。在伊拉克逊尼派聚集的地区和萨达姆的故乡,许多民众走向街头悼念萨达姆。而在库尔德
一次次国外编舞老师与中国芭蕾舞团演员的授课“交融”过程,  也是中国芭蕾丈量自己与世界舞蹈趋势差距的机会。  接受挑战尝试某些改变,以使自己多样、丰饶,还是坚守模式依然惯性思维,这里无所谓对错,对于中芭却是个问题。  1661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下令在巴黎创办了世界第一所皇家舞蹈学校(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的前身),确立了芭蕾的五个基本脚位和十二个手位,从此使芭蕾动作有了一套完整体系。有这样一句话:如
坚持饮茶降低心脑血管病风险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顾东风院士团队在近期出版的《欧洲预防心脏病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研究论文显示,经常饮茶能够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及全因死亡发生风险,尤其对于长期坚持饮茶习惯的人群、男性饮茶者、饮用绿茶者,健康获益更为显著。  研究团队对研究对象的跟踪最长达17年,结果发现,与无饮茶习惯者相比,经常饮茶者心脑血管病发病和死亡、全因死亡风险分别下降约20%、22%及15%。
纪检委下发红头文件,要求党员带头配合拆迁;一声令下,各单位领导说服职工服从拆迁    刘天林(化名)这两天又一次病倒了。  2007年8月9日,在山西省侯马市文化局工作的他接到一个单位通知,已有35年工龄的他可能要被开除。  开除的理由是:“不配合拆迁工作。”  刘天林家住侯马市内燃机配件厂南面居民区,该居民区与西面的北堡村、西新城村和东面的晋都剧院一起,今年被列入旧城改造拆迁的范围,由于在拆迁补
酒瓶属于比较“年轻”的大众收藏品种,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酒瓶之所以成为收藏界的新宠,是因为这些曾经不起眼儿的简单盛酒容器,正在逐步升华为可体现历史、文化和艺术的载体。经保守地估算,中国现代特殊酒瓶的种类有10万种以上,全世界值得收藏的特殊酒瓶更是多达数十万种,其中不乏高雅脱俗、含义深刻的珍品。经过众多酒瓶收藏家多年的收藏、研究之后,越来越多的收藏界人士逐步形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收藏酒瓶应把重
形成完善的纠纷解决体系,需要打破对国家法院的迷信,给予民众建立自治性司法机构的权利    人与人之间总免不了发生纠纷,还有一些人总会因为贪婪、无知、愤怒或者残忍而侵害他人,因此,一个社会要正常运转,就得设立有效的纠纷解决机制。综合起来看,解决办法无非两类:要么,通过国家的司法程序解决,要么,通过社区自治性工具解决。  现在很多人奢谈古代中国人不爱打官司的神话。其实恐怕未必,很可能情形恰恰相反:正因
电子眼成功地减少交通违章和交通事故,但其设置和执法缺乏规范,在一些地方却沦为公路新乱    当蔡义开着自己的轿车、李国辉开着小客车、陈金明开着大客车行驶在广东省的道路上时,即便是交错而过,也互不相识。但是,他们却走到了一起——2006年下半年,他们各自因为被电子眼抓到超速行驶而被交警部门罚款,却不约而同地拒绝承认“错误”,而是选择通过投诉来质疑交警执法的合理性。    神出鬼没电子眼    质疑电
当愈来愈多的人只关心分配不关心创造时,当愈来愈多的人开始以嫉妒为正义时,这种心态就容易成为集权者成长的温室.而集权者群体能把富人推向地狱。最终也会将穷人推向地狱  最近,经济学家茅于轼的《富人得到保护,穷人才能变富》一文,给敏感的贫富问题争论之火浇上了一瓢油,引来“为富不仁”“为强盗辩护”的责骂,有网民呼吁“为民做主,锄强扶弱”。  茅于轼这篇文章之所以引发争论,主要不在文章的内容本身,而在文章的
和以往鼓励侨商回国投资不同,这一次的第四届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却呼吁侨商首先要考虑所在国利益。截然不同的政策导向背后是时代的变迁  6月20~21日,第四届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在北京召开,来自103个国家的450名侨领与会。  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贾庆林在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第四届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全体代表,胡锦涛作了重要讲话。    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长期以来,一代又一代华侨华人身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