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潜台词对塑造人物角色的重要作用

来源 :参花(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uism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潜台词作为人物语言智慧对暗示人物形象特征、感受人物内心世界、彰显剧本灵魂具有点睛之笔的作用。在戏剧表演中,潜台词可尖锐或含蓄地直击语言内涵,使人物形象立体化。演员通过揣摩潜台词的深刻含义可以有效抓住人物性格,更好地传递剧作的思想情感,以做到演员与观众之间的信息交互和情感共鸣。
  关键词:潜台词 人物 立体感 深刻度
  在优秀的文艺作品中,潜台词这种“话中之话”暗含人物与人物间的关系,是语言的加工式表达,对人物语言的复杂情感表达及戏剧的深度探索有直接作用。故而演员需研读潜台词,厘清人物关系,建立人物语言模式树,在与对手的搭戏中树立人物立体感。
  一、对潜台词的理解
  潜台词是指戏剧的台词中没有直接说出,但是观众通过思考就能领悟得出来的言语。演员对潜台词的理解需建立在正确把握时代背景,寻找话从何来的社会原因、直接和间接原因、主客观原因等之上,并在印象中构建人物语言行为模式树,从根本上理解人物潜台词的含义。
  二、潜台词对塑造人物的重要作用
  人物形象主要通过声、台、行、表展现出来,而潜台词作为台词的重要分支更是隐晦而深刻地反映人物思想感情。正是因为其并非直接意思的表达,需要观众一定的理解力,潜台词才得以发挥其独到、精辟又深入人心的作用。一个剧目下来,往往最深入人心的就是潜台词所在的片段。正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从人物的潜台词中,演员和观者都可以充分地发挥及锻炼自己的理解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感受人物的是非善恶,理解情节的曲平遐迩,沉浸于潜台词所带来的语言魅力中。
  三、对潜台词的演绎和把握
  (一)研读剧本,发现并重视潜台词
  潜台词因为其隐秘性和普遍性时常会被演员忽略,因而使演员失去利用其塑造人物的机会。潜台词有的如惊鸿一瞥、细小入微,有的看似默不出众。然而,正是这种生活化的自然的潜臺词,塑造了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物,赋予了他们独有的性格与生命。演员应逐字逐句琢磨台词,切忌走马观花、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对潜台词的忽视容易使人语言平乏无味,难以理解人物语言的真谛。这样就会使演员对人物的塑造流于表层,刻画人物不深。
  (二)在思考演练中精确理解、精准表达潜台词
  1.排练前研读台本
  在理解剧本的基础上,反复研读潜台词,包括自己和对手的潜台词,仔细揣摩,精准把握人物情感,通过声调、语调声情并茂地表达出来。要对角色感同身受,培养加强人物信念感。
  2.排练中理解潜台词,与对手达成共识
  真正排练过程中,演员可以在与对手的演练中验证自己对人物潜台词的理解是否正确,演绎是否自然。双方需要积极交流,分享对潜台词内涵的见解,反复磨合,产生默契。当双方在意见发生分歧时更需要对整体台本进行分析,找出支撑自己观点的蛛丝马迹,达到双方对潜台词的基本共识。千万不可在发生严重意见不同、双方均只处于自身世界及对对方有情绪时强行排练,这样会导致人物关系生硬,情节滞阻不通,对剧目的演绎百害而无一利。
  3.排练后回顾发挥,总结经验
  排练后双方或多方可对本次潜台词的理解及演绎过程进行归纳总结,以便为之后的剧本研读及表现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潜台词的理解会随着人生阅历的积累或是舞台经验的增加而加深,所以演员有意识地记录对潜台词的理解有利于提高理解能力,将不同阶段的理解相比较也是别样的体验。经过长时间的记录和累计,演员对人物的把握也就水到渠成了。
  四、潜台词与人物要合二为一
  要能够通过演员之间的排练和对词理解人物之间的潜台词,理解剧中的每一个不同人物的性格和形象,对其进行分析,能够更好地将剧目中的人物魅力展现给观众。在排练后积极沟通交流,发现漏洞,经过不同阶段的排练,能够更好地深入挖掘,从而发现表演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时地弥补漏洞。经过数次调整、研改,将人物与舞台真正的融合。
  五、结语
  潜台词要求演员具有发散性思维和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需要懂得一定的人情世故,有对话语基本信息的判断能力,以便理解潜台词中的真正含义。
  潜台词是人物对话中的灵魂,演员在研究潜台词的过程中得到的不仅是对一种人物或是一种语调的掌握,更是情境把握能力的提升。演员通过潜台词来构建一个人物,从一个个体影射到社会上的一类群体,锻炼的是演员对生活的理解,使信息和情感得到整合和提升。
  参考文献:
  [1]唐蓉青.话外之旨,以一当十——谈台词语言艺术中潜台词的运用[J].艺海,2012(03).
  [2]魏驿欢.运用潜台词的表现手段塑造人物形象——以莱维尼亚为例[J].大众文艺,2011(14).
  [3]付韵锡.话剧表演台词分析与处理方法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1(03).
  [4]王三阳.浅谈处理潜台词时的难点[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0(06).
  (作者简介:李念哲,女,吉林艺术学院戏剧影视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戏剧与影视学;赵利,男,吉林艺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表演教学理论)(责任编辑 刘冬杨)
其他文献
摘要:河北梆子是戏曲的一种,有着非常悠久的发展历史,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地创新和沉淀,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在演绎的过程中呈现了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魅力,更是古代曲艺人的智慧结晶。在新时代背景下,河北梆子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本文将先对河北梆子的艺术价值进行概述,然后对河北梆子的创新提出有效的策略,帮助河北梆子走出当前的艺术困境,让经典的戏曲形式在时代的舞台上绽放属于它的光彩。  关键词:河北梆子 戏曲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我国的民族声乐也在进行相应的变革和发展。新课标对于我们民族声乐的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规范和教学要求,要求我們注重坚持民族声乐的演唱原则,提高审美标准,这对民族声乐的发展进步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民族声乐 演唱原则 审美标准  声乐是音乐和语言的融合,不同时期都会流行不同的音乐作品来传达不同时代人的情感和心声。字正腔圆是我国民族演唱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标准,歌唱者只有在
摘要:铜版画作为版画的一种,具有独特的语言表达和艺术表现力。铜版画的诞生基于印刷和复制技术。随着印刷技术的进步以及新生物质媒介的改进,铜版画的语言表达更加丰富,艺术表现形式也不断进步。在不断强调铜版画艺术表现力的新形势下,解构铜版画的创作语言,分析铜版画创作语言所蕴含的独特魅力,对探讨铜版画艺术创作、研究铜版画语言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铜版画 创作语言 魅力  一、铜版画的创作语言  铜版画的
UI设计是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其目的是将网站和软件等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非物质产品以更为便捷和美观的形式展现出来。当前的大多数UI设计除了注重人机交互之外,对其美观程度也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使UI设计开始从纯文字转变为图像语言。因此,本文就UI设计中的图像语言发表看法,以供相关人士交流借鉴。目前,我国大多数进行UI设计的UI设计师不是美术学院毕业的人才,由此可以看出图像语言对UI设计的
摘要:文创设计是一种将文化、感想留在身边的感性设计。它的特色在于将记忆中最美好的景色永久地保留下来。本文将通过研究福建武夷山景观,将武夷山的景观融入文创产品设计,增加文创产品的文化意蕴和附加值。  关键词:武夷山景观 文创产品设计 倒流香 茶具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当代人很少仔细观赏大自然中的美景,旅游时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只是急匆匆地看一眼。随着经济的高速前进,设计产业开始崭露头角,各国都
摘要:敦煌壁画艺术源远流长,文化底蕴博大精深。正确认识敦煌壁画装饰元素在中国传统动画中的运用,对加快发展当代民族动画产业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敦煌壁画 回鹘公主 装饰元素 传统动画  一、回鹘公主画像的历史背景  五代时期,西北地区多个政权并存,盘踞各方。敦煌地区的归义军政权一直与中原政权保持正朔关系并依附于强大的辽朝,同时为获得相对稳定和强势的发展空间,非常注重与周边政权的联系和交往。
摘要:民间美术作为我国传统艺术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民间文化和民俗活动的体现。本文将通过对其创作环境和内容形式的分析,从民俗性、叙事性、自娛性三个方面阐述民间美术的精神特征,并以此说明民间美术的发展始终贯穿于民俗活动之中,是民俗文化的视觉形象载体。  关键词:民间美术 民俗活动 原发性  我们在认识民间美术时,通常首先会注意到它独特的色彩和造型特征,充满乡土气息和蓬勃生命力的视觉印象。民间美术
摘要:近现代的油画创作对色调的使用,不但是技巧方面的呈现,也是画家情感世界的再现与演绎,大众为色调赐予了感情化的符号意义。色调的情感化体现由于地区与文化的差别而不同,大众对色调的认识体现出趋同性与差别性。色调在油画艺术中的感情通常包含三大层面,即主观意象、象征意象、装点意象。  关键词:油画色调 近现代 艺术 应用  色调是画家体现艺术价值的一类绝妙的方法,从油画上提炼出的色调因素来源于生活,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