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与城镇教师发展现状浅分析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chaoe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是我国教育教学发展的关键,而教师的专业发展则成了影响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社会各界对教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文章就乡村教师与城镇教师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关键词:乡村教师;城镇教师;发展
  一、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现状
  1.教师专业发展不均衡。首先,目前,相较于乡村男教师,女教师的发展水平显然比较高,在专业能力和知识方面表现的尤为明显。其次,不同教龄的教师知识储备有明显差异,教龄越大专业水平越高。而两年以下教龄的年轻教师专业水平相對较低。再次,职称较高的乡村教师专业水平也比较高,不同职称的乡村教师在师德、专业理念、专业能力等方面都存在差异,职称越高,专业知识积累越丰富。此外,相较于农村学校的教师,城镇教师专业发展更好。同时,不同学科的乡村教师在专业发展方面也存在差异。
  2.总体发展水平较低。目前,我国许多乡村地区的教师在专业知识、专业能力、职业道德等方面都处于中等水平,且许多乡村教师整体水平较弱。调查显示,许多乡村教师认为自己在上述三方面仍存在提高空间,此外,在信息技术运用方面也需进一步发展。可见,若要提高乡村教育质量,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仍需要提升乡村教师的专业水平。
  3.充满内在发展动力。调查显示,59%的乡村教师认为自己热爱教育事业,且将教师视为一份光荣的职业,64%的乡村教师则认为自己的专业发展是为了学生。这表明乡村教师存在内在发展张力。但当前乡村教师工作环境较差、教育资源匮乏等问题都在消磨教师的内在张力。调查显示,许多乡村教师都认为工作环境,工作条件较差!可见,目前我国乡村教师发展的内在张力缺乏必要的外在支持,这导致内在张力得不到充分发挥。
  4.受外部因素制约。许多乡村教师反映,社会各界支持不够、工作压力较大、工作环境较差,这些因素都成为制约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问题。目前,我国的城镇化进程虽然不断深入,但不可否认,我国乡村教育资源仍然相对匮乏,例如,乡村学校未设立图书馆,限制了教师和学生的阅读量。此外,近年来我国农村人口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其子女多寄宿在学校,这在无形中增添了乡村教师的负担,延长了教师的工作时间,制约了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城镇教师专业发展现状
  1.城市小学教师自主学习方面计划不明确,缺乏持久性。大部分小学教师意识到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并能够做到阅读专业书籍,通过研读专业期刊论文,了解教学改革动态,学习相关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但是一些年轻教师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缺少具体、明确的计划,缺乏持久性,不能一直坚持下去。根据对一些教师的访谈调查了解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教学任务重,生活琐事较多,精神压力大,自身精力不够,没有充分的时间去学习。
  2.教师主动参加专业实践能有效促进专业发展。根据调查结果可以得知小学教师的专业实践处于较好的水平,大部分小学教师都认真参加集体备课活动、讲座、研讨活动,组织年轻教师观摩名师公开课,通过师徒结对的方式帮助提高教学能力,学习良好教学经验,完善自身教学活动。参与教学改革和教学开发活动加强实践和反思,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促进自己不断地进步。
  3.校外研修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不受重视。校外研修因其在校外活动的特点,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着局限性。目前小学的班级规模过大,学生人数往往会超出五十人,班主任不仅肩负着本班级和其他班级的课程教学,还需要对本班级进行班级管理,照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并与学生家长沟通,其工作量远远超出了在校应该完成的工作量。不仅是班主任,科任老师也存在着这样的情况,他们也负责多个班级的课程,在非上课时间需要进行课程设计、教案编写、批改学生作业等,没有过多剩余的时间再进行校外研修。
  三、农村与城市学校教师专业化过程实施的策略比较
  1.采用不同的职后培训推进教师专业化进程。为了促使教师不断进取,美国许多学校规定,教师每年必须利用一定时间外出学习、进修,并以此作为提升工资和晋升等级的重要条件,事实上,教师在专业知识的短板通过职后培训可以补充。因此城市学校完全可以效仿,鼓励教师定期进行在职培训,如将其列入教师考核制度、定期安排优秀讲师进行教学培训,通过合理的工作安排为教师在职培训创造便利条件,并根据学校的能力为部分有困难、具有学习意愿的青年教师或者老教师提供资金帮助。
  2.学校制定合适的教师专业化激励考核制度。传统教师评价主要是与奖惩挂钩的一种终结性评价,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某些学校过分强调“升学率”,或者缺少对教师正确的评价方法,不能全面地评价教师,也不能面向全体教师,造成部分教师觉得“专业化是优秀教师的事”,得过且过,提不起积极性,制约了教师的全面成长。学校建立物质与精神奖励的激励机制,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有如下原则:①要把教师的专业发展与职务评聘、评优、晋升、年度工作考核等联系起来;②消除年龄、身份界限,全体教师共同发展;③从教师教学成果(包括学生成绩、才能成长)、科研成果、论文著作、教育创新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
  3.校本培训模式的多样化的推进。由于农村各地区各学校发展水平的差异,农村学校需要因地制宜探索多样化的校本培训模式,农村教师要立足于学校和教学实践,在教、学、研一体化中主动参与,不断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从而历练自身,不断自主发展;在形势上要灵活多样,如在某些地区教师数量稀少,同行业教师不足的情况下实现区域合作,以小型学校依托中心校的大校本培训模式,或与城镇学校实现一对一的校校联合模式来推进校本培训的开展。在城镇学校,应对校本培训提出更高的要求,将课题研究、教育方法的创新实践与校本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全面加快教师行业专业化的脚步。
  四、结语
  总之、教师的专业发展不管是乡村教师还是城镇教师,都应该从职业道德,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品质等方面发展,让所有教师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发展过程。教师的专业发展固然与从教时间有关,却又不仅是时间的累积,更是教师专业素养的不断提高,专业理想的逐渐明晰、专业自我的逐步形成,直至成为教育世界的创造者。
  参考文献
  [1]李改凤等.合作视野下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途径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5).
  [2]佚名.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8.
其他文献
◆摘 要:每个学生最终都会进入社会,选择自己的职业。现在高中阶段的学习就是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基础。因此高中阶段的职业规划很重要,这个时期是职业规划的重要阶段,它对学生以后的就业和职业选择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尽早确定清晰明朗的择业目标,有的放矢地进行规划和学习,采用有效方式及时引导帮助学生尽早对自己的人生发展做好规划。培养学生树立终身教育,终身发展的思想意识,从而使学生顺利地直达成功
期刊
@@
◆摘 要:新形势下,开展高校教育教学应该注重做好教学改革和创新,以此更好的符合新时期素质教育理念和新课程教学改革需要。高校开展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应该要在把握学生学习情况基础上,做好针对性的教学引导,从而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提升;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实验体系改革  开展高校高分子材料和工程专业教学,应该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就要
目的评估经面罩内鼻导管给氧及经面罩给氧对吸入氧浓度的影响,寻找一种提高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PPV)时吸入氧浓度的给氧方法。方法采用人面部模型模拟人面部,双腔气管内导管模拟人双侧鼻腔及气管,连接模拟肺,建立模拟人无创通气模型,测定不同压力(潮气量恒定)及不同潮气量(压力恒定)条件下经面罩给氧及经面罩内鼻导管给氧时吸入氧浓度变化;观察同一给氧方式时不同压力(潮气量恒定)及不同潮气量(压力恒定)对吸入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