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教学策略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t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是重点,但大多学生害怕写作,甚至是“谈作文色变”,对材料无从下手,主題不明确,深度和广度不够,表达不清,作文自然难以得到高分。为此,本文就结合高中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实践作简要分析。
   一、构建骨架,条陈理由
   任务型作文并非无章可循,相反有一定的框架,也有必要构建,在写作中,唯有让学生掌握基本框架,逐条陈述理由,整个作文才会显得条理清晰。结合任务型作文实践看,一般应有标题,引述材料、自己的态度、所要表达的观点、论述理由及结尾几部分。在作文中引导学生先构建骨架,目的是要让学生在主题引导下构建作文的写作思路,按照框架去写作,保证作文的条理性。
   在写作中,一是要以响亮的标题而夺人眼球。作文题是整个材料的核心凝聚,要结合材料而选用关键词组合成精炼短语或句子来拟题。如2017年江苏高考的“车与人生”材料作文,有的学生就拟“父亲的‘永久’车”,以“车”来展现时代风貌。如2017年浙江高考作文的“人要读三本书”,有的学生拟定为“借有字之书品人生”、“善读心灵之书”。题目紧扣材料,先声夺人。拟定题目后,要采用“引述 表态 观点”的形式而呈现自己的观点,接着再分点分层阐述理由,这样的好处是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把观点往更深层次拓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后结合生活实际,以响亮的方式结尾,收拢全文。
   二、依事设问,逐层论述
   学生面对材料作文不知道如何从材料中提取素材,确定主题。其实,任务型作文所提供的材料大多是学生生活中较为熟悉的或常见的案例,写作要求一般也是要学生针对现象而提出观点或看法。那么,在学会应用框架的基础上,要根据材料而设问,根据问题来列出提纲,再分层论述。
   以“上海地铁事件”为例,该则材料涉及“吐痰男”、“黑衣男”和“乘客”三类角色,那么,针对这三类角色,可设问“他们做了什么事?我的态度和观点是什么?”如“吐痰男”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遭谴责后与乘客相互对骂,被踢一脚之后安静下来。我的态度是恶其陋性,路遇强人止。从该事件中得到的观点是文明拒绝粗俗和卑鄙,社会秩序需要人人遵守。根据对事件的梳理,设问并列出提纲,即“吐痰男”的行为的性质与危害性是什么?这种行为产生的根源在哪里?遇到这种行为我们该如何对对待?如何解决这种不文明的行为?列出提纲后,只需根据提纲逐一回答问题并论述即可。
   三、横向拓展,纵向挖掘
   任务型作文所要解决的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在写作中可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但纵观学生的作文,宽度和广度都不够,即很难做到深入阐述。一篇优秀的论文,不仅观点明确,结构清晰,论述有理有据,还要有思想深度,能引起人们的反思。如此,在引导学生写作时就要从横向上进行拓展,在纵向上挖掘。
   所谓横向拓展,就是针对材料的问题而向左右两方延长,由此而丰富材料的内容,让论点更有力。以2017年全国卷Ⅰ“中国关键词”为例,若选“长城”和“京剧”,那则要将重点落在古老文明的传统中国上,突出传统文化的主题。纵向拓展即要以“长城”和“京剧”为出发点,拓宽其内容,以此来凸显传统文化。而纵向挖掘则是在论述中采用递进的方式,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推进。以2017年全国卷Ⅱ“选择诗句谈感触”为例,无论选那句诗,首先得从诗的本意出发,由此而拓展到“小我”,由“小我”而拓展至国家、民族,如此,思想内涵就会更加深刻。
   四、精简驳论,突出论点
   驳论是议论文中较为常用的一种写作方法,但大多学生却不会应用该方法。驳论其实就是批驳或反驳,即站在相反的立场来提出观点。议论文讲究破中有立,边破边立,应用驳论的方法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批驳错误的观点,可以让论点更加突出,彰显主题。
   高中阶段的学生对驳论还不够熟练,为此,在任务型作文教学中,一是要引导学生掌握驳论的步骤,即结合自己的论点,设想他人可能提出的与自己相反的看法,常用的句型可为“有人会认为……”,接着做出让步,肯定错误观点中表面的合理之处,常用的句型可为“诚然、的确、固然……”针对表面合理之处而深挖对方观点中的错误点,找准原因,揭示错误本质,句型可为“根据……就认为……却不知道”,通过举例或道理论证批驳对方观点后得出结论。二是要教会学生用简易驳论,即先选择对方错误观点中的部分看法,以让步方式陈述可取之处后专责,最后用自己的观点来反驳。
   由此,我们知道,任务驱动型作文也是材料作文,有更明确的指向性任务,目的性更强,也能更好地体现学生对事物或社会现象的态度和看法。
  
   杨武军,江苏江阴市要塞中学教师。
其他文献
介绍了中豫青竹复叶槭的特征特性,从苗木繁育、平茬催干、栽植、肥水管理、修枝、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阐述了其栽培技术,以期为中豫青竹复叶槭的规范化栽培提供依据。
逻辑思维非但不会破坏审美,反而可以规范审美。语文中有些问题是可以辨清是非真伪的,引导学生用演绎法去思辨,也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良好契机。一、什么是演绎法演绎法
早在上个世纪,核就成为世界范围内的重要问题。不仅是核物理界、军事领域就核问题争议不断,政客、文人也密切关注由此引发的关于生存的危机。大江健三郎就是其中一个。说到大
摘要发展非公有制林业,是实现新形势下我国林业又快又好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分析目前互助县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现状,指出非公有制林业在互助县林业发展中的作用,总结其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以为互助县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非公有制;林业;发展;青海互助  中图分类号F326.27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12-0219-02    非公有制林业是
就散文而言,情感与审美是其主旋律。散文教学中,教师对于散文情感的把握和引领是比较重视的,也相对深入一些,而对于散文"审美"这一特质,在方法引领上却略显不足的。本文将以
【作文话题】接触,在字典中有两种解释:①挨上;碰着。②(人跟人)接近并发生交往或冲突。无论人或事,总是先有了接触,然后才会有所了解,最后获得深刻的认知。请以“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