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胃痛失眠或因离退休综合征

来源 :保健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lll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4岁的于女士一年前开始出现胃部不适,常感到胃胀,有灼热感,用她的话说:“胃里火烧火燎的,像装了台烤箱。”同时出现的还有夜间难以入眠,睡眠时间极短。后来,情况越发严重,她出现了口苦口干、大便干结,而且容易受到惊吓,甚至手机铃声乍一响起,她都会吓得哆嗦。她曾辗转好几家医院,检查也从头到脚做了一遍,但治疗效果均不理想。这让她身心备受煎熬,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于女士这种状况是“离退休综合征”的典型表现。老人离退休后,由于工作和生活环境的突然变化,不能适应新的社会角色、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而引起心理和生理上的不适应。部分离退休老人会出现焦虑、抑郁、悲哀、恐惧、易怒、多疑等不良情绪,部分人还会出现失眠、多梦、心悸,且有阵发性全身燥热感等不适表现或产生偏离常态的行为。
  离退休综合征是老年群体中常见的亚健康状态。社会角色的转变和心理状态的适应不良导致了身心的一系列表现,虽求助于医院,但往往由于没有达到疾病的诊断标准而无法给出诊断结果,也无法给出明确的治疗方案。面对离退休综合征,需要多种调理方法相结合,以心理调适为主进行身心调治。
  日常生活要有所调整
  1.生活要有规律,尽量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自己变得充实起来。
  2.增加体能锻炼和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从中寻找各种生活乐趣。
  3.合理膳食,饮食宜清淡而富有营养。
  4.戒烟限酒,消除各种不良生活习惯;避免劳累,保证充足睡眠,保持大便通畅。
  5.和家人相处和睦,尽享天伦之乐。
  注意心理调摄
  1.调整心态,顺应规律。老人需要认识到衰老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转移的客观规律,离退休是不可避免的,必须在心理上认识和接受这个事实,将离退休生活视为另一种绚丽人生的开始。
  2.培养爱好,寄托精神。退休后可利用闲暇时间充分培养各种兴趣和爱好,丰富和充实自我生活。写字作画、种花养鸟,既陶冶情操,也锻炼身体。另外,跳舞、打球、下棋、垂钓等活动都有助于益智怡情,增进身心健康。
  3.扩大社交,排解寂寞。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开拓生活领域,增添生活情趣。离退休后,适当走亲访友,多参加社交活动和文体活动,可使生活丰富充实。
  坚持必要的药物和心理治疗
  当出现身体严重不适、心情不佳、情绪低落时,应主动寻求帮助,切忌讳疾忌医。对于出现严重的焦躁不安和失眠的离退休综合征者,必要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服用药物以及接受心理治疗。
其他文献
日本朝日大学中村广隆带领研究团队收集了日本全国40个市镇、约20万老年人的幸福指数数据。研究人员以2652名老年市民为对象,调查他们参与町内“护理学习活动”“老人俱乐部”“体育会”“志愿者活动”“有薪工作”“技能分享互动”等社会活动与幸福感的相关度。结果显示,在考虑了家庭构成、收入、疾病等条件后,65岁~74歲参试者中,从事“技能分享互动”者的幸福指数是平均水平的1.19倍;75岁以上人群中,该指
天文学家在近期美国《科学进展》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在太阳系内发现了一个轨道与彗星类似但却没有彗尾的天体,其独特性质可能会为揭开太阳系形成和进化的奥秘提供线索。这一消息确有新颖性,值得人们关注。那么这个神奇的家伙到底是什么呢?  可能携带生命种子  以前人们看到的彗星,都拖着一条光亮的尾巴,因而民间将其称为“扫帚星”,并认为是不祥之兆。后来的天文观测表明,彗星也是太阳系家族的一类成员,同样绕日运转,只
一直以来,备孕期的夫妇就被告知应避免饮酒,因为可能会对胎儿造成影响,但具体有什么危害并没有太系统的研究证明。近日,中南大学湘雅公共卫生学院研究人员发现,不论父母,怀孕前后三个月饮酒均会增加胎儿得先天性心脏病的风险,尤其是父亲。  团队分析了1991—2019年的55项研究,其中包括41747例先心病患儿和297587例健康婴儿。结果發现,相较不喝酒的母亲,有饮酒经历甚至酗酒习惯的母亲,其后代患冠心
运动疗法作为治疗糖尿病的“五驾马车”之一,在糖尿病治疗中占重要位置。但是患者在运动前应该注意做好准备,才能保证运动过程中的安全和有效。下面从8个方面进行介绍。  1.先确定运动方案  醫生会根据心肺功能、关节肌肉情况、糖尿病并发症方面的相关检查确定运动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运动方式。新发糖尿病的青年患者,如果肥胖超重应该选择减重,如果体重过低应该选择一些增加肌肉的无氧运动。老年、糖尿病病程长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严重的牙龈疾病可能会加快糖尿病患者病情的发展。已有研究表明,感染和炎症会加重心、肾血管的损害。尽管牙龈病可能在中年以后才被诊断,但细菌感染早就开始了,加上多年忽视口腔卫生,感染可以引起牙龈炎。如能仔细地清洁和冲洗,就可能恢复;但如不管不顾,牙齿周围的牙龈组织和骨骼可被严重损害,造成牙齿松动或脱落。  研究人员对549名45岁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研究。在纠正了其他因素如年龄、
65岁的老张患糖尿病近10年了,最近突然出现眼睑下垂、眼皮抬不起来的症状,家人还以为是中风了,连忙将其送到医院。经检查,他被确诊为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  近年来糖尿病引起的动眼神经损害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慢性高血糖就是其“隐秘杀手”,虽不能致命,但也十分烦人,因此患者要重视起来。  糖尿病性動眼神经麻痹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一种,也是最常见的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患者在长期血糖高的情况下,供应动
王大爷年近七旬,10年前检查身体意外发现血压高达180/90毫米汞柱,此后他定期口服降压药,日常监测血压稳定在140/80毫米汞柱。本以为自己的血压控制较好,但4个月前,王大爷感觉间歇性头晕心慌,一测血压,竟高达190/100毫米汞柱!這可吓坏了王大爷。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王大爷的血压居高不下呢?经血管超声检查后发现, 王大爷的左肾动脉狭窄达到了80%。   在血管外科,王大爷做了左肾动脉支架植入
由于平时没症状, 77岁的王先生在植入心脏起搏器后,已经三四年没有到医院复查了。几天前,他终于来门诊复诊,医生通过程控功能检查后发现,这个理论上可以用15年的心脏起搏器,刚用了6年,寿命就只剩不到2年了。进一步分析发现,起搏器将正常应该低于2.5伏的起搏电压自动升高到了5伏,并提高了脉宽。   原来,王先生患有房颤伴快速心室率。起搏器测不到患者的阈值,为保证安全,就自动升高到最高电压和较宽的脉宽
她站在2018年雅加达亚残会的领奖台上,忍不住哭了。她不是冠军,获得的也只是一枚羽毛球女子SU5级单打循环赛的铜牌。然而,习惯记住冠军的人们却记住了她的名字:林芷煖。人们为她喝彩,为她鼓掌,称她写下了中国香港运动员成绩的新一页。谁也无法想象,这个赛场上一脸灿烂的女孩,曾因患骨癌,经历28次化疗,差点儿与羽毛球擦肩而过。是永不放弃的体育精神,激勵她用“金属臂”推开了梦的窗。  林芷煖出生在香港的羽毛
近日,徐阿姨出现颈部强直疼痛、头部不能转动,睡觉时只能侧卧,起床时也需要家人帮助托起头颈部才能起身。怀疑自己得了颈椎病的徐阿姨到医院做了颈部CT检查,结果未发现明显异常,医生建议她去找中医看看。于是,徐阿姨来到河南省中医院骨病一科门诊就诊,经史栋梁主任诊断,徐阿姨患了颈椎小关节紊乱综合征。  据史栋梁主任介绍,颈椎小关节指的是关节突关节,颈椎小关节紊乱综合征(中医称之为“骨错缝”),就是颈椎轻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