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令我们振奋。站在经济发展的新台阶上,如果没有强大的文化体系、没有坚定的精神支柱,我们便无法真正谈得上进步。当目标明确后,更需要看清位置,更需要知道该坚守什么,该批评什么——
第7是一半儿
2008年,英国广播公司公布了年度全球民意调查,其中,对中国的好感主要来自中东和非洲,而负面评价大多来自欧美,分界明显。中科院发布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9》中,中国的文化影响力指数在全球排名第7,数值只相当于第一位美国的一半。
是什么造成了排名相对靠后?是什么造成了发达国家对我们的误读?我们是价值输出国还是输入国?我们距离文化强国还有多远?
世界第一与15比1
中国老百姓消费最广泛的文化产品,应该算电视剧了。2010年国内电视剧产量达1.4万集,居世界第一。产量虽然多,可电视台似乎无剧可播,经常四五个频道播出同一部电视剧,还有大量的老剧在重播。内容不是谍战就是穿越,跟风严重。在这个粗放的市场里,2010年总投资约60多亿元,直接利润不足17亿元。
同时,作为最大电视剧生产国,我国电视剧进出口的比例为15︰1,呈现“绝对逆差”。
我国2009年电视剧出口额为2000万美元,仅相当于5年前韩剧年出口额的1/5。对此,美联社有评价:“一个只能出口电视机,却出口不了优秀电视节目和文化产品的国家,不可能成为大国。”
1部等于全部
再说电影。我国在2010年拍出了526部电影,1天出产1部还多,产业规模达到164 亿元。可是,面对如此大的蛋糕,华谊公司的老总却说:“2009年456部国产电影里绝对不会超过20部是盈利的。”对比2010年最火的美国大片《阿凡达》,全球票房竟达到惊人的27亿美元,基本等于中国电影产业总和。
从内容上说,国产电影虽然数量众多,但有内容、耐人寻味的作品却乏善可陈,用恶搞的态度吸引眼球,让孔子谈恋爱、让赵云大战曹操女儿……反观阿凡达,除了先进的技术,它还向全世界展现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和正确的环保理念。
600万与1亿
看过在上世纪90年代动画的孩子是幸福的,日本动画里的正义与爱,美国动画里的科幻与梦想,充实、丰盈着每个孩子的幼小心灵。现在呢?
总投资超过2000万元的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是现在最火的动画形象。制作成本仅为600万元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的动画影片,不到1个月便创下突破亿元的票房纪录。但一贯谨慎的《人民日报》却指出,此片是“低成本、简单创意、并不十分精致的制作,其成功只是一个偶然。”偶然的说法实在牵强,真正的原因是,几年前我国全面禁止了国外动画片的进口。孩子们除了羊与狼,基本没有其他动画形象可选了。
7年50倍
2010年中国共完成电视动画片385部、动画影片16部。7年间产量跃升了50倍,成为世界第一动漫生产大国。但是,相比美国动漫2000多亿美元的产值、日本动漫占据世界市场65%的份额,中国动漫产业总值仅为470.84亿元人民币。
中国的动画片对世界有没有影响力?迪士尼公司制作总监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水墨动画作品《神笔马良》、《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宫》等一度惊艳世界。”由此可见,动画像影视作品一样,一定是先有立意、文化内涵,才能有传播力、影响力。
31亿、70亿、438亿
电影电视是给成年人看的,动画是给孩子看的,图书是给所有人看的。
《中国出版蓝皮书》披露,到2009年底,新闻出版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其中,出版图书70亿册,连续5年位居世界前列;报纸438亿份,日报出版量连续9年居世界首位;期刊31亿册……但在这些庞大数字的背后,有什么让我们记住的名字和作品?
如今中国最赚钱的作家叫郭敬明,相比其文学作品,他被人关注更多的是身高和抄袭旧账。同样是畅销书,《哈利波特》创造了图书出版行业的世界神话,2009年仅在中国市场上就收获9000多万元版税。今年,《史蒂夫·乔布斯传》——这个改变了全世界人民生活娱乐方式的人物传记非常畅销,权威机构预测该书中文版单本销售将达到500万册,按照每本定价68元计算,总值3.4亿元。这些书为什么能畅销?对比我们的畅销书,一看便知。
4领域逆差
在各类文化市场上,中国的作品产量都居于世界前列。但与此相悖的是,中国却长期处于文化逆差:图书方面,多年来进出口贸易大约是10︰1的逆差。演出方面,从1999年到2002年,仅俄罗斯有285个文艺团体到中国演出,同期中国到俄罗斯演出的只有30个。电影方面,多数进口影片在中国都获得巨大收益,但中国电影在国外却很难得到有效传播。语言文化方面,美国3000多所大学只有近800所开设汉语课程,而中国几乎所有学校都教英语。英语教学作为英国的一项出口,其产业价值达到100多亿英镑,约占GDP的1%。
10%与2.75%
在美国,电影、音乐和电脑软件等版权收入在2010年高达9318亿美元,约占GDP的6.4%,超出飞机、汽车和农业等代表性产业的收入。你可以不认可美国文化,但不可不承认它巨大的影响力。从产业结构而言,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普遍高于10%,美国达到25%,而中国2010年的数据仅为2.75%。
6天1所
近年来,作为对外文化传播交流的桥头堡,孔子学院开办5年,在88个国家和地区迅速开办了282所。几乎每6天就会诞生一所,有人称之为孔子学院的“大跃进”。相比之下,德国歌德学院平均每年办3所,西班牙塞万提斯学院平均每年仅2所。对比或许有些简单,但在数字繁荣的背后,的确应探究孔子学院对中国文化的传播到底有何影响。
知名学者汤一介先生曾直言:“现在的孔子学院有一个问题,就是主要是教语言,教文化的比较少。”一方面中国投入大笔资金,用于孔子学院在海外教授汉语,而国内体制内的教育却愈加西化,所谓国学热更是一种假象,大多数国人对于传统文化日渐陌生。W
责编 / 杨宇
[email protected]
第7是一半儿
2008年,英国广播公司公布了年度全球民意调查,其中,对中国的好感主要来自中东和非洲,而负面评价大多来自欧美,分界明显。中科院发布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9》中,中国的文化影响力指数在全球排名第7,数值只相当于第一位美国的一半。
是什么造成了排名相对靠后?是什么造成了发达国家对我们的误读?我们是价值输出国还是输入国?我们距离文化强国还有多远?
世界第一与15比1
中国老百姓消费最广泛的文化产品,应该算电视剧了。2010年国内电视剧产量达1.4万集,居世界第一。产量虽然多,可电视台似乎无剧可播,经常四五个频道播出同一部电视剧,还有大量的老剧在重播。内容不是谍战就是穿越,跟风严重。在这个粗放的市场里,2010年总投资约60多亿元,直接利润不足17亿元。
同时,作为最大电视剧生产国,我国电视剧进出口的比例为15︰1,呈现“绝对逆差”。
我国2009年电视剧出口额为2000万美元,仅相当于5年前韩剧年出口额的1/5。对此,美联社有评价:“一个只能出口电视机,却出口不了优秀电视节目和文化产品的国家,不可能成为大国。”
1部等于全部
再说电影。我国在2010年拍出了526部电影,1天出产1部还多,产业规模达到164 亿元。可是,面对如此大的蛋糕,华谊公司的老总却说:“2009年456部国产电影里绝对不会超过20部是盈利的。”对比2010年最火的美国大片《阿凡达》,全球票房竟达到惊人的27亿美元,基本等于中国电影产业总和。
从内容上说,国产电影虽然数量众多,但有内容、耐人寻味的作品却乏善可陈,用恶搞的态度吸引眼球,让孔子谈恋爱、让赵云大战曹操女儿……反观阿凡达,除了先进的技术,它还向全世界展现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和正确的环保理念。
600万与1亿
看过在上世纪90年代动画的孩子是幸福的,日本动画里的正义与爱,美国动画里的科幻与梦想,充实、丰盈着每个孩子的幼小心灵。现在呢?
总投资超过2000万元的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是现在最火的动画形象。制作成本仅为600万元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的动画影片,不到1个月便创下突破亿元的票房纪录。但一贯谨慎的《人民日报》却指出,此片是“低成本、简单创意、并不十分精致的制作,其成功只是一个偶然。”偶然的说法实在牵强,真正的原因是,几年前我国全面禁止了国外动画片的进口。孩子们除了羊与狼,基本没有其他动画形象可选了。
7年50倍
2010年中国共完成电视动画片385部、动画影片16部。7年间产量跃升了50倍,成为世界第一动漫生产大国。但是,相比美国动漫2000多亿美元的产值、日本动漫占据世界市场65%的份额,中国动漫产业总值仅为470.84亿元人民币。
中国的动画片对世界有没有影响力?迪士尼公司制作总监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水墨动画作品《神笔马良》、《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宫》等一度惊艳世界。”由此可见,动画像影视作品一样,一定是先有立意、文化内涵,才能有传播力、影响力。
31亿、70亿、438亿
电影电视是给成年人看的,动画是给孩子看的,图书是给所有人看的。
《中国出版蓝皮书》披露,到2009年底,新闻出版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其中,出版图书70亿册,连续5年位居世界前列;报纸438亿份,日报出版量连续9年居世界首位;期刊31亿册……但在这些庞大数字的背后,有什么让我们记住的名字和作品?
如今中国最赚钱的作家叫郭敬明,相比其文学作品,他被人关注更多的是身高和抄袭旧账。同样是畅销书,《哈利波特》创造了图书出版行业的世界神话,2009年仅在中国市场上就收获9000多万元版税。今年,《史蒂夫·乔布斯传》——这个改变了全世界人民生活娱乐方式的人物传记非常畅销,权威机构预测该书中文版单本销售将达到500万册,按照每本定价68元计算,总值3.4亿元。这些书为什么能畅销?对比我们的畅销书,一看便知。
4领域逆差
在各类文化市场上,中国的作品产量都居于世界前列。但与此相悖的是,中国却长期处于文化逆差:图书方面,多年来进出口贸易大约是10︰1的逆差。演出方面,从1999年到2002年,仅俄罗斯有285个文艺团体到中国演出,同期中国到俄罗斯演出的只有30个。电影方面,多数进口影片在中国都获得巨大收益,但中国电影在国外却很难得到有效传播。语言文化方面,美国3000多所大学只有近800所开设汉语课程,而中国几乎所有学校都教英语。英语教学作为英国的一项出口,其产业价值达到100多亿英镑,约占GDP的1%。
10%与2.75%
在美国,电影、音乐和电脑软件等版权收入在2010年高达9318亿美元,约占GDP的6.4%,超出飞机、汽车和农业等代表性产业的收入。你可以不认可美国文化,但不可不承认它巨大的影响力。从产业结构而言,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普遍高于10%,美国达到25%,而中国2010年的数据仅为2.75%。
6天1所
近年来,作为对外文化传播交流的桥头堡,孔子学院开办5年,在88个国家和地区迅速开办了282所。几乎每6天就会诞生一所,有人称之为孔子学院的“大跃进”。相比之下,德国歌德学院平均每年办3所,西班牙塞万提斯学院平均每年仅2所。对比或许有些简单,但在数字繁荣的背后,的确应探究孔子学院对中国文化的传播到底有何影响。
知名学者汤一介先生曾直言:“现在的孔子学院有一个问题,就是主要是教语言,教文化的比较少。”一方面中国投入大笔资金,用于孔子学院在海外教授汉语,而国内体制内的教育却愈加西化,所谓国学热更是一种假象,大多数国人对于传统文化日渐陌生。W
责编 / 杨宇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