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土地利用碳排放强度时空演变研究

来源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ho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土地利用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是土地低碳利用的重要指标,对其时空调控是协同促进城市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达峰的重要路径。[方法]文章研究基于乌鲁木齐市2005年和2012年1km高空间分辨率排放网格数据(CHRED)和土地利用矢量数据,采用GIS空间分析法,探讨乌鲁木齐市7个城区土地利用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1)从时间上看,乌鲁木齐市7个城区的土地利用变化整体表现为"5增2减"的现象;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从3 431.49万t上升到5 147.96万t,其中以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二氧化碳排放增长最大,由2005年的2 885.15万t增加到2012年的4 139.15万t。(2)从空间上来看,城市向北部和东南部扩展明显,未利用地和耕地迅速减少,城市扩展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有明显增加;中心城区和城市扩展区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上升最快。(3)从土地利用转移上看,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明显,整体呈现草地、耕地和未利用地向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园林地和水域等类型转移。草地、耕地和未利用地向城镇村及工矿用地转移导致的碳排放强度增长最显著,均超过700万t/万hm~2。[结论]绿洲城市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时空差异较为显著,其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扩张是导致二氧化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合理控制绿洲城市扩张规模,优化城市用地布局,建立土地利用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核算体系与综合调控政策,将是促进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路径。
其他文献
本论文针对当前比较普遍的校企联合办学模式下,学校送低年级中职生到工厂顶岗实习,学生在厂里养成种种不良习气。当他们回校学习、生活时,针对其不符合学校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
作为人类文明特有的文化象征,服装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延续,而装饰艺术的演变和发展也能够在服装文化的发展中反映出来。由于在现代服装设计中装饰艺术本身具
家国情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维度和基本内涵。在中国,绵长久远的家国情怀浸润在卷帙浩繁的诗词歌赋里,氤氲在字里行间中。无论世道嬗变白云苍狗,不管社会演进沧海桑田;无论都邑草根乡野农夫,不管达官显宦富商巨贾,人人皆恪守“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的规则,人人都遵循“敬天法祖重社稷”的古训。国与家紧密联系、休戚与共  在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国与家紧密联系、休戚与共,家是缩小的国,国是放大的家,个人命运与民
文章立足于行政法基本理论,结合修改的海关法"执法监督"章的设立,分析了海关执法监督的途径和方法,具有方法论上的指导意义。
服装是人们日常生活过程中的一个必备元素,最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升,人们对于服装的要求也变得愈加强烈,从而使得服装设计从种类到质量再到设计手法都得到一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