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小班水墨,叩启创作之门

来源 :动漫界·幼教365(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bolz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墨画用笔简练、概括,讲究神似,它的构图不受时空限制和焦点透视束缚,与幼儿的作画特点非常相似,其水与墨、颜料之间的随意渗透、自由变化的游戏性,与幼儿自由自在的天性十分符合。对于刚入园的小班幼儿来说,水墨画是一个陌生而充满神奇感的新鲜事物。笔者通过长期的小班幼儿水墨画教学实践发现,自由的水墨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幼儿在游戏中尽情玩水弄墨,开心地赋予每一根线条、每一个色块以生命的色彩。或许,对于小班幼儿的水墨创作来说,享受艺术创作的快乐过程就是他们能长久徜徉水墨长河的持久动力,若要用一个字来概括,那便是“玩”。接下来,笔者将从“玩什么”及“怎么玩”两大方面来作详细阐述。
  一、玩什么
  水墨画同其他绘画形式一样,具有色彩、线条、形状、构图等诸多美术要素,而小班幼儿的早期涂鸦又是一种自发的艺术创作,教师要放手让幼儿自己去画。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线条、色彩、形状等让幼儿感受水墨作画的快乐,帮助幼儿培养初步的艺术审美能力。
  (一)玩色彩
  水墨画中的水与墨、颜料相互渗透,所产生的色彩千变万化。对于每一个色彩,幼儿都有无尽的想象,如看到红色的圆,会说是太阳、小兔子的眼睛;看到红黄过渡色,会说是秋天香樟树的叶子、火苗;等等。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多种趣味游戏,和幼儿一起认识颜色,观察颜料在宣纸上逐渐渗透的过程,从而引发幼儿对水墨色彩的兴趣。例如,在《花手绢》教学中,我和幼儿一起将宣纸进行多次对折,然后将角、边分别放到不同的颜料盆里“喝水”,打开宣纸后,每个幼儿的手绢花纹都是不一样的。又如,在《彩色雨》教学中,我和幼儿一起玩起了下彩色雨的游戏,用手舀起颜料,让颜料自由地从手指缝里流出,然后滴撒到宣纸上。幼儿充分感受颜料滴落瞬间在宣纸上的四溅痕迹,那一片蓝、一片红、一片黄,让孩子们异常兴奋。下彩色雨啦,树叶变黄了,汽车变红了,小鸟变蓝了……这一刻,色彩是富有生命的。
  (二)玩線条
  幼儿画线虽无技巧,却出于自然,所以线条游行自在,绝无拘谨呆板之感,其全力以赴的画线态度、稚拙的表现方式,使得线条自由可爱,颇得艺术大师的称赞。在幼儿水墨画教学中,教师必须借助特定的感受来帮助幼儿谈笔墨、谈粗线细线、谈浓墨淡墨,进行笔锋练习。水墨游戏使水墨语言具有表达功能,如通过笔触游戏向孩子展现毛笔笔触的丰富性和趣味性,表现幼儿看到的客观世界和我们的内心世界。如把细线想象成头发、丝线,把粗线想象成粗壮的树干、柱子、高山,把侧锋笔痕想象成叶子、翅膀,把淡墨痕迹想象成云朵、水……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用故事增加水墨游戏的情节和情境,在游戏的过程中发挥创意想象,用水墨语言来表达内心想法。如小班上学期的《星球大战》教学活动,我为幼儿准备了海洋球作为画线工具,蘸上墨汁的海洋球经过多名幼儿的相互传递,在宣纸上留下了淡淡的痕迹。这些淡淡的痕迹又触动了幼儿的无限遐想,有的幼儿说那是飞机在天空飞过留下的“路”,有的幼儿说那是自行车在雨后的马路上骑过所留下的车胎痕迹。孩子们自然地将自然环境中美的事物与自己的水墨作品相联系,创作出许多水墨状态良好的抽象、半抽象作品,这就是艺术作品的最初形态。
  (三)玩形状
  形状是线条、图形以及色块的组合。因此,在幼儿玩过线条、色彩后,我尝试带领幼儿将它们进行巧妙组合,形成一幅完整的水墨作品。如《走迷宫》教学中,幼儿将线条画好后,我通过询问启发幼儿思考:谁来走迷宫啊?幼儿们欢呼起来:“我来走!”于是,一个个红色、蓝色的小脚丫就悄然印在了宣纸上,而整幅画面也因有了这些可爱的小脚丫而变得灵动起来。另外,我还开展了“即兴添加”的“创意联想”游戏,鼓励幼儿在偶然性的笔墨痕迹上进行有意识的添加,从而展示水墨画偶然性与必然性相结合时所展现的特殊审美愉悦。如《可爱小鸡》《星球大战》教学中的动物、人物造型,都是纸球随意甩扔到宣纸上所留下的印迹添画而成的。这种活泼的作画过程和即兴随机的效果,可以让孩子在潜意识中感受到任何痕迹都有可能包含的造型、质感、力度和形式感,无形中传递给了幼儿某种难以言传的信息。让孩子觉得画水墨画不但不可怕,反而非常有趣。
  二、怎么玩
  在水墨活动中,如何让幼儿饶有兴趣地玩起来,然后有意识地去发挥想象和创造呢?对此,本文主要从玩的材料、玩的素材、玩的组织方式与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思考与实践。
  (一)拓宽玩的材料
  1.给幼儿准备大尺寸宣纸或涂鸦墙
  玩水墨的过程少不了情感的交流和游戏时的互动,因此,小班幼儿玩水墨更应两人或多人合作玩(虽然这种合作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这就需要老师提供给幼儿更大尺寸的宣纸或涂鸦墙,满足幼儿尽情玩耍的需要。例如,在《星球大战》教学中,我提供给幼儿2m×1.5m的宣纸,两名幼儿组成一组,互相抛接海洋球,幼儿在抛接的过程中开心地玩起了“打仗”游戏,同时也避免了小幅宣纸让幼儿不敢施展身手的弊端。又如,在《放烟花》教学中,我将画面定格为略高于幼儿身高的涂鸦墙,我和幼儿一起用报纸蘸上颜料,往涂鸦墙上扔,让幼儿感受颜料在墙上四散喷溅与缓缓滴落的自然美。
  2.给幼儿准备大自然中的材料作为作画工具
  低龄幼儿还欠缺对工具材料的驾驭能力,图式比较简单粗糙,使用工具的能力虽低,但要表达的内容也较为简单,所以表达能力已经够用了。我尝试让小班幼儿利用多种作画工具开展水墨活动。如在《小免的花园》教学中,我选择富有弹性的柳枝,让幼儿通过不断拍打柳枝,在宣纸上留下粗细不同、深浅不一的花茎,动感十足。另外,蔬果也成为幼儿喜欢的作画工具,青菜茎、胡萝卜、青椒、西红柿、杨桃等的横切面形状各异,往往能引起幼儿极大的作画兴趣。
  (二)趣化玩的素材
  传统的幼儿水墨更关注技能的练习,花鸟鱼虫成为幼儿作画的主要内容,枯燥且千篇—律的技能练习成为桎梏幼儿玩水墨的思维枷锁。结合小班幼儿的思维特性,我将绘本、故事和音乐作为幼儿玩水墨的素材,使幼儿的水墨活动更加好玩、有趣。   1.利用绘本作为创作素材
  小班绘本的画面大多由简单的线条和色彩绚丽的色块组成,因为这些画面往往能引发幼儿无限的想象。因此,我尝试引导幼儿将水墨涂鸦与绘本联系起来,让他们发现那些凌乱的线条原来会“变魔术”、会讲故事,从而让幼儿的水墨涂鸦从无意识向有意识过渡。如在《小黄和小兰》教学中,我引导幼儿根据画面想象黄色块与蓝色块分别指谁,然后让幼儿发现除了这两个色块之外的线条,让幼儿想象每一幅画面中的线条是什么。幼儿很惊奇地发现,原来线条可以变楼梯,可以变高山,可以变墙壁,可以变成很多新奇的东西。于是,在幼儿的水墨游戏创作中,幼儿让小黄和小兰到大海中游泳,到水龙头下洗澡,到幼儿园玩滑梯、荡秋千……一幅幅充满童趣的水墨作品赫然出现在我的面前。
  2.利用音乐作为创作素材
  音乐与美术同属于艺术,一个是有声无形,一个是有形无声。音乐的旋律本身就是以時间为画笔而勾勒出来的线条。在小班水墨教学中,我遵循手脑潜能开发理论,以音乐导入,将眼、耳、口、手、脑并用,尝试让幼儿边听音乐边绘画,将“坐”画变成“动”画,让幼儿用画笔来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如结合韵律《开火车》和《大雨小雨》开展墨线想象画。
  3.利用故事作为创作素材
  《小兔的花园》《星球大战》等水墨教学活动都是以水墨故事为载体,用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来吸引幼儿主动、快乐地参与到水墨游戏中来,以更好地引导幼儿对水墨画的兴趣,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让幼儿画出更有内涵的水墨画作品。另外,我还利用生活中的“形”作为素材,上文提及的“即兴添加”的“创意联想”游戏都将“形”作为创作的原型。在幼儿具备一定的创作基础后,教师可有意识地在一日活动中引导幼儿观察物体的形状和色彩,然后尝试用水墨画表现出来,帮助幼儿逐渐学会将点、线变成各种象征性的形状。
  (三)选择玩的方式
  虞永平认为,幼儿园的课程应该游戏化,充满游戏精神。在幼儿水墨画教学中,我们将游戏精神渗透到水墨课程的实施中,将游戏作为幼儿玩墨的方式,让幼儿在水墨活动中主动参与、自主创作,享受艺术的快乐,以更好地去诠释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游戏精神。例如,在学习调色时,我和幼儿玩“变魔术”,我向幼儿提出不同的问题:将两种颜色挤在一起,会变成什么颜色?宣纸弄湿了再涂上颜色会有什么变化?蘸了水的毛笔再蘸一点点墨汁,在宣纸上躺一躺,宣纸上会留下什么呢?这些问题常常会引发幼儿探索的欲望,幼儿们会争先恐后地玩水墨,找寻问题的答案。正是在这样的游戏中,幼儿慢慢了解了宣纸的特性,掌握了墨破水等水墨技能。
  总之,小班幼儿学水墨画,教师应立足于幼儿水墨兴趣的培养,结合其年龄特点,采取游戏的方法进行教学,重视对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利用多种绘画工具与材料不断创新水墨画教学,从而使幼儿能够愉快、主动地接受水墨画。
其他文献
对话爷爷冬天到了,临睡前用热水泡脚,可以让脚暖和起来,既解乏又利于睡眠.今天,爷爷就和宝宝一起来泡泡脚吧,不仅可以让宝宝觉得舒服、暖和,还能通过有趣的儿歌让宝宝认识一
外出接受培训在当今幼儿园已是常见现象,但被安排接受培训的教师往往表现得“不太情愿”,身为一园之长,该如何应对这类状况?当发现园务制度存在问题时,园长又该如何优化管理,切实实现每一位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呢?  在幼儿园,以前培训少,老师参训的热情高;而现在培训多了,老师参训的热情反而降低了。作为园长,当你安排某老师参加培训,结果却被拒绝,你会做出什么反应?当你安排好参加教研活动的老师名单,而某老师要求
对话爸爸气球因颜色艳丽、形状各异而受到很多孩子的喜爱.通过有趣的气球游戏,变换不同的形式,可以激发宝宝的兴趣,锻炼宝宝的身体协调能力以及灵活性.爸爸不妨利用空闲时间
对话爸爸  大自然的风是看不见、摸不到的。孩子们对风很好奇,也有疑问。爸爸不妨带着宝宝去户外亲近大自然,寻找风,和风做游戏,探索并发现风也有大小和方向。  任务卡  准 备  塑料袋2个,布,外套。  A.自由奔跑  爸爸和宝宝顺风和逆风自由奔跑,感受风的力量。  B.披风飞起来  宝宝披上披风,没有披风的可将一条围巾或爸爸的外套披在肩上,然后逆风奔跑。  C.扬起“风帆”  爸爸和宝宝各拿一个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