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文献
病毒性肝炎后发生肝硬化是比较常见的现象,但对于转变为肝硬化的机理及过程却甚少报道。临床上常讨论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鉴别诊断,而这些肝硬化一般指典型的即晚期肝硬化,多已成为不易逆转的病理改变,这种鉴别从治疗角度看已无实际意义。例如国际上通常使用的(由肝硬化分类及命名委员会制定)标准论,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才认为是肝硬化:(1)虽非每个肝小叶都被侵及,但纤维化是普遍性的;(2)至少在某一时期曾有过肝细胞坏
患者男,16岁,中学生,西宁市人。因反复发作心悸、气短、腹胀、下肢水肿3年,于1986年6月28日住院。患者于1983年初,因“感冒”后发病,能平卧,曾多次以“急性心包炎”或“风心病”住外院。1986年1月21日又因发热引起上述症状达7个月,病情加重20天,在我所心内科诊为“缩窄性心包炎”。经利尿、抗痨等治疗共18天,症状缓解后出院。同年4月3日又因“感冒”引起前述症状住本所心外科。5月6日行心包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具有慢性、周期性反复发作的特点,近年国外已有较多采用呋喃硝胺(ranitidine)维持量预防DU复发的报道。我们在证实国产呋喃硝胺对DU有显著近期疗效的基础上,于1985年3月至1987年1月采用该药与安慰剂进行为期一年的临床对照研究,探讨国产呋喃硝胺维持治疗、预防DU复发的效果。
报道了胃复安所致的神经系统副作用。本组60例分五个临床类型:急性肌紧张异常(40例)、迟发性运动障碍(7例)、帕金森氏征(2例)、静坐不能与运动不安(6例)及困倦与乏力(5例)。重点描述临床特征、处理和应注意的问题。讨论了胃复安引起神经症状的机理,认为神经系统副作用与胃复安阻断纹状体内多巴胺D2受体有关。
采用自身双盲、随机交叉试验,对12例正常人和15例慢阻肺患者单剂量口服硫氮卓酮后通气功能的变化进行了观察。慢阻肺患者服用硫氮卓酮后30分钟,第1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0)、用力呼气中期流量(FEF25~75%)及最大呼气流量(PEF)等指标开始上升,60或90分钟达峰值,分别增加0.26±0.11L、0.16±0.08L/S及0.86±0.22L/S,自身前后或与同期安慰剂对照均有显著性差异(
军团菌病是由一种革兰氏阴性嗜肺军团杆菌所致的传染病。好发于夏秋季,造成局部暴发流行,也有散发病例。我们收治的1例病程长达一年以上,伴有弥漫性肺纤维化及肝、肾功能损害,并造成院内感染两例,现报道如下。
报告4例预激综合症患者在冠状静脉窦内进行左侧房室旁道电击切断术之结果。用去颤器发电作R波同步直流电击。每例电击2~5次,能量自50~100焦耳。电击时用第八因子静脉点滴防止出血。随访三月。二例未再出现心速,一例发作减轻,可用心得安预防。一例术后第11天起又复发室上速。四例均无并发症出现。作者认为本法的优点是不需开胸,不需装永久性起搏器,可考虑用于反复发作的室上速而药物无效之旁道患者。电击时静脉点滴
对86例慢性胃炎患者的胃体、胃窦和十二指肠球部粘膜活检组织进行了幽门弯曲菌(CP)培养和病理检查。发现病理显示活动性慢性炎症的粘膜中,CP检出率为85.2%,非活动性者为25.2%,正常粘膜则均为阴性。活动性慢性炎症程度越显著,CP检出率越高。CP在上胃肠道分布有明显的定位倾向,以胃窦部的检出率最高,胃体次之,十二指肠球部最低。CP阳性的慢性胃炎患者经三钾二枸橼酸铋盐治疗4周后,其临床症状、病理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