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多年高考,横览各地考题,世界地理知识在高考中的基础地位一直没有动摇,如:07年重庆文综以七大洲、四大洋的面积与平均海拔示意图作基础设置一系列题目;08年全国1卷以土尔扈特回归路线示意图为基础,设置相关的气候、农业生产、水资源及沿途的自然灾害等问题;09年上海卷以阅读日本河流的图文资料,设置航运、水能、河流补给、水资源开发方面的知识;10年福建文综卷,以西非地区的地理环境粮食生产情况,设置相关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原因、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11年江苏卷以北非简图和图上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统计图,通过读图回答一系列问题,问题涉及到气候、气压带移动、农业、城市、交通多方面。如果抛开图与材料,考题中看似只考了自然、人文两大方面的知识,似乎也能给出答案,但是你的答案应该是空中楼阁。所以世界地理知识基础地位是坚实的,不可动摇。
一、因人而异,衔接复习举足轻重
《世界地理》这部分的学习是安排在初中阶段。初中离高考还有大段距离,任课教师和学生都会忽略其重要性。到了高中,尤其是要参加高考的文科学生,拿到涉及经纬网图、某大洲的某区域图等高考题立马就“晕”。这个时候老师们不得不帮学生来复习世界地理知识,学生也愿意积极配合。可是毕竟是高中学生,回头学习初一的地理知识,一方面从心理上小觑它;另一方面高中课程极其紧张,不愿意拿过多的时间来死记哪些简单的地理事物名称和位置。甚至有人说,我们是高中的学生,学习要灵活,不能死记硬背。于是在老师带领大家复习世界地理知识时,认为简单、认为违背活学活用,放弃又一次学习的机会。等到再次做高考题时仍然大脑一片空白,似乎是世界地理“惹的祸”——太难了,这时有的同学甚至见到世界地图就放弃做题。
作为地理老师,这时候,我们一定要利用好这段复习时间,要针对不同的学生,找好适宜的教学方法。对于优等生,他们头脑中世界地理基础知识可能已经系统化,我们只需要列出几条纲要、给出几点学习方法就轻松过关。对于相对落后,特别像前边提到的简单的不想学、难的学不会的同学,就要为其量身定做学习方法,带着他们学好这一过程。
二、因材施教,精选学具事关全局
目前,市场上各式各样的教辅书琳琅满目,销售火爆,帮学生选好教辅是老师的职责。地理教学一定离不开地理图册,高三复习阶段,把初一到高二的那么多地图册全带在身边,一不现实,二知识也零散。这种情况下,作为任课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挑选一本最适宜、最经济的地图册,供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方便使用。一本好的地图册,对初高中的地理知识进行了系统的整合,利用起来可以说对谁都能起到得心应手的作用。尤其是世界地理部分,色彩和谐,图文并茂,知识梳理非常清晰。世界地理概况按照高考大纲分为(1)世界的陆地和海洋世界海陆分布;海底地形;陆地地形。(2)世界的居民和国家世界主要人种的分布;世界的国家和地区。在这部分师生都能获得到基本而又全面的最新的世界自然和人文概况。在世界地理分区部分能够将考纲要求的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欧洲西部,欧洲东部和北亚,北美,拉丁美洲、大洋洲,南极洲;各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主要城市;主要区域特征一一详细列举总结。并且把各区涉及到的几个世界主要国家如:日本,印度,埃及,德国,俄罗斯,美国,巴西,澳大利亚等的地理特征,也进行适时的总结,甚至还有配备典型的自我检测题。拥有这样的一本突出主题,全面而又具体地图册学生学起来当然会轻轻松松,收获很多。
学习工具拥有不代表工具书中的知识就拥有。关键是如何去运用它。一本好的地图册要想在复习课堂中得到很好的利用,必须做到:
1.人手一本,做到学有所依
教材一定是人手一本,才能保证课堂秩序井然。因此,统一由学校购买一本价格实惠,内容丰满,符合考试纲要的综合性学习地图册是必然的。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到的每个知识点,学生在相应的位置都能落实,及时做下补充笔记,化解掉PPT一张一张过,学生应接不暇,课后再拷贝,回家再总结的现象。
2.每节必用,提高利用几率
美玉佩戴才有价值。“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当选中的地图册被反复使用其价值才能被实现,否则也只是一堆废纸。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地图册进行备课,遇到不清楚的地方要及时翻阅。对相应的知识重点、难点要在课堂上帮助学生在图册里做下记录,以便再巩固。最好是每节课都能使用并以其为上课必用教材,以免学生嫌其太重放家里。
方法总比困难多。相信同仁们在复习世界地理部分时都有自己独特、有效的法宝,各有千秋。我想对大家说一说,通过地图册的有效运用,学生获得的成绩:我的学生整体来看属于学习能力较落后的学生,会考多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过关,甚至还有几个跌跌撞撞都没过。但是进入高三复习阶段后,他们的学习镜头有了很多亮点,有好多同学说:“老师地图册太好了,这样的学习我们喜欢。”学习积极性增加是学好习的良好开端,成绩自然可观,课堂上跟着老师一起努力的越来越多。因为他们发现能跟得上,而且知识点有具体位置可查。做练习不再是大面积留空,不会做也学着从地图册里找答案。至少他们都动起来,没有把时间白白浪费掉。阶段复习的检测成绩出来了,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班里只有一个被称为4D(第一次会考四门全D)的同学没达标。
所以学习地理离不开地图,复习世界地理更少不了有效地利用综合性地图册。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励耕实验学校)
一、因人而异,衔接复习举足轻重
《世界地理》这部分的学习是安排在初中阶段。初中离高考还有大段距离,任课教师和学生都会忽略其重要性。到了高中,尤其是要参加高考的文科学生,拿到涉及经纬网图、某大洲的某区域图等高考题立马就“晕”。这个时候老师们不得不帮学生来复习世界地理知识,学生也愿意积极配合。可是毕竟是高中学生,回头学习初一的地理知识,一方面从心理上小觑它;另一方面高中课程极其紧张,不愿意拿过多的时间来死记哪些简单的地理事物名称和位置。甚至有人说,我们是高中的学生,学习要灵活,不能死记硬背。于是在老师带领大家复习世界地理知识时,认为简单、认为违背活学活用,放弃又一次学习的机会。等到再次做高考题时仍然大脑一片空白,似乎是世界地理“惹的祸”——太难了,这时有的同学甚至见到世界地图就放弃做题。
作为地理老师,这时候,我们一定要利用好这段复习时间,要针对不同的学生,找好适宜的教学方法。对于优等生,他们头脑中世界地理基础知识可能已经系统化,我们只需要列出几条纲要、给出几点学习方法就轻松过关。对于相对落后,特别像前边提到的简单的不想学、难的学不会的同学,就要为其量身定做学习方法,带着他们学好这一过程。
二、因材施教,精选学具事关全局
目前,市场上各式各样的教辅书琳琅满目,销售火爆,帮学生选好教辅是老师的职责。地理教学一定离不开地理图册,高三复习阶段,把初一到高二的那么多地图册全带在身边,一不现实,二知识也零散。这种情况下,作为任课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挑选一本最适宜、最经济的地图册,供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方便使用。一本好的地图册,对初高中的地理知识进行了系统的整合,利用起来可以说对谁都能起到得心应手的作用。尤其是世界地理部分,色彩和谐,图文并茂,知识梳理非常清晰。世界地理概况按照高考大纲分为(1)世界的陆地和海洋世界海陆分布;海底地形;陆地地形。(2)世界的居民和国家世界主要人种的分布;世界的国家和地区。在这部分师生都能获得到基本而又全面的最新的世界自然和人文概况。在世界地理分区部分能够将考纲要求的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欧洲西部,欧洲东部和北亚,北美,拉丁美洲、大洋洲,南极洲;各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主要城市;主要区域特征一一详细列举总结。并且把各区涉及到的几个世界主要国家如:日本,印度,埃及,德国,俄罗斯,美国,巴西,澳大利亚等的地理特征,也进行适时的总结,甚至还有配备典型的自我检测题。拥有这样的一本突出主题,全面而又具体地图册学生学起来当然会轻轻松松,收获很多。
学习工具拥有不代表工具书中的知识就拥有。关键是如何去运用它。一本好的地图册要想在复习课堂中得到很好的利用,必须做到:
1.人手一本,做到学有所依
教材一定是人手一本,才能保证课堂秩序井然。因此,统一由学校购买一本价格实惠,内容丰满,符合考试纲要的综合性学习地图册是必然的。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到的每个知识点,学生在相应的位置都能落实,及时做下补充笔记,化解掉PPT一张一张过,学生应接不暇,课后再拷贝,回家再总结的现象。
2.每节必用,提高利用几率
美玉佩戴才有价值。“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当选中的地图册被反复使用其价值才能被实现,否则也只是一堆废纸。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地图册进行备课,遇到不清楚的地方要及时翻阅。对相应的知识重点、难点要在课堂上帮助学生在图册里做下记录,以便再巩固。最好是每节课都能使用并以其为上课必用教材,以免学生嫌其太重放家里。
方法总比困难多。相信同仁们在复习世界地理部分时都有自己独特、有效的法宝,各有千秋。我想对大家说一说,通过地图册的有效运用,学生获得的成绩:我的学生整体来看属于学习能力较落后的学生,会考多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过关,甚至还有几个跌跌撞撞都没过。但是进入高三复习阶段后,他们的学习镜头有了很多亮点,有好多同学说:“老师地图册太好了,这样的学习我们喜欢。”学习积极性增加是学好习的良好开端,成绩自然可观,课堂上跟着老师一起努力的越来越多。因为他们发现能跟得上,而且知识点有具体位置可查。做练习不再是大面积留空,不会做也学着从地图册里找答案。至少他们都动起来,没有把时间白白浪费掉。阶段复习的检测成绩出来了,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班里只有一个被称为4D(第一次会考四门全D)的同学没达标。
所以学习地理离不开地图,复习世界地理更少不了有效地利用综合性地图册。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励耕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