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尖瓣成形术围术期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qqz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回顾性分析二尖瓣成形术后围术期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 1985年3月至2006年6月542例病人行二尖瓣成形手术,按手术死亡与否分成两组,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全组死亡20例(3.7%),单因素显著性分析发现年龄、心衰史、左室收缩末内径、术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功能Ⅲ~Ⅳ级、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和成形术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与二尖瓣成形术围术期死亡有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衰史、术前左室射血分数和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心衰史、术前左室射血分数和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二尖瓣成形术围术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 结合新近发现的冠心病危险因素,总结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探讨早发AMI的可能机制.方法 回顾性对照分析青年组(≤40岁,37例)和中老年组(≥50岁,105例)两组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房性心律失常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美国约有220万成年患者〔1〕,英国每年新增病例超过24000人〔2〕。国内学者对我国14个省和直辖市29079人进行抽
目的 评价颈部淋巴结MR扩散加权成像(DWI)的可行性,及其在鉴别正常淋巴结和转移性淋巴结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34例鼻咽癌患者和14名健康志愿者进行颈部常规MR和DWI,比较两
单元测试是提高软件质量的重要手段,而数据库应用程序的测试是单元测试中的难点之一.阐述了单元测试和测试框架在软件开发中的作用,展示了在PowerBuilder开发环境中使用单元
采用稀释平板法及划线分离法从自然环境中筛选获得120株形态特征不尽相同的酵母菌,然后通过发酵木糖、葡萄糖试验获得6株能利用木糖为唯一碳源生长的酵母菌株,其中有1株分解
目的 探讨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在左主干病变病人中应用的可行性和特点.方法 2002年5月至2006年5月,97例伴有左主干病变的冠心病病人施行了OPCAB,同期为86例伴有
目的 了解含有EB病毒潜伏膜蛋白2的非复制型重组腺病毒(Ad5F35-LMP2),免疫恒河猴的特异性细胞和体液免疫的效果.方法 分别使用高剂量(1.5×1010 TCID50/只)、中剂量(1.5×109
目的 探讨双向线性能量和负压控制及不旋转核技术在晶状体悬韧带脆弱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20例(233只眼)悬韧带脆弱的白内障患者,应用双向线性能量
目的 探讨椎间盘源性腰痛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10月至2004年5月27例经椎间盘造影检查诊断为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男14例,女13例;年龄23~68岁,平
目的 探讨内镜下经鼻蝶治疗颅底脊索瘤的技术、方法和手术指征.方法 自2000年6月至2006年6月,应用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颅底脊索瘤30例.29例应用30°,70°硬性神经内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