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幼儿教育的“静与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009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3-0280-02
  在我提笔写下这篇论文之前,我观察了也思考了很长时间,总觉得有些不好写,可能是题目起的过于广泛,但还是决定写一写。写一些关于培养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以及良好素质养成的一些东西!我个人认为这很重要,因为我是一名幼儿教师,要知道关于此类的知识,并能充分用到我的工作中!所以,我以微力提笔开始写……
  人们都说“万事开头难”,对于幼儿期的孩子,亦是如此。对于幼儿来说,好的学习成长环境尤为重要!当然,我在这里所说的“环境”就是幼儿园,也就是我的工作地点。在这里孩子们学习如何简单的想象、与人接触、动手做一些东西。但怎么能让孩子们更好的做到这些呢!开好人生学习路程的头呢!说来也简单,我索性把这个过程分为“动”、“静”两部分!
  动:古语云:“动,意为行也!”这里的“行”就是做!把想法付之于行动中!现在孩子们,在家受宠过多,从出生就生活在蜜罐里,父母把能做的事都做好了。这样一来,孩子们就失去了许多可以自己动脑、动手的机会!但在幼儿园我们可以给他们弥补这样的机会!
  很多家长跟我说:“孩子太淘,有时搞不清楚他是怎么想的!”当然,这是很多家长的弊病,整天忙于工作,没有时间了解孩子们在想什么。其实,孩子们多动、淘气,这些就代表了孩子想自己做些什么,确切的说是,孩子想发挥自己的想象做些他认为有趣的事!那么就让我们给他们机会,但前提是我们得了解孩子们的性格和想法!这就要求我们“动”起来,把“死搬课本”、“只认教材”放到一边,多和孩子们交流,从交流中让他们自己说出想法,说出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这样一来,我们既了解了孩子们的想法,也锻炼了他们与人交流的能力。接下来,我们就要在学习和活动中多给他们发挥自己想象的空间和机会,多让他们自己动手尝试。这样,他们的思维多角度变换能力和逆向思维就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让他们学会考虑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提高举一反三的能力,并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得以应用。
  在我的平时观察中我发现,幼儿充满了好奇心和想象创造力。在平常的一日生活中,他们经常表现出积极探究和认识周围世界的强烈动机。例如:我有一次教孩子们如何做蛋壳娃娃,其中就有一个平时很淘气的男孩提出了让蛋壳娃娃说话的想法,我很高兴的告诉他那是可以做到的,他听后便认真的动手做了起来。虽然,他最后没有做到让蛋壳娃娃说话,但他认真去想了去做了,我们就算达到目的了!因为,幼儿期的孩子们有自发探索的欲望是很珍贵的,作为老师我们要珍惜、鼓励、支持、引导他们多动手操作、实验,并让他们学会在失败和成功中总结经验,从而,学到新知识。同时体验自己动脑、动手成功后的乐趣,以便他们增强自信心。要让孩子们“动”起来,首先就要培养他们“动”的兴趣!游戏,最好的选择,因为,在游戏中可以很好的培养孩子的兴趣和自主意识。
  静:说到了“静”,也就是幼儿内心思想及性格,我把它引申為幼儿的素质修养!这很符合当前我国的教育思想——素质教育!也就是让孩子们先学会做人再学会做事。我们都知道,一个人良好品德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曲折的发展过程。幼儿期是人一生中的敏感期,是学习做人的奠基期。所以,幼儿期是人一生发展的关键期。人的素质如何,特别是智力素质如何,能达到多高水平,主要取决于幼儿期。
  心理学研究早已表明,超常儿童不只是天生的。遗传素质的优异只为超常儿童发展提供可能性,如果没有适合的环境和教育,即使遗传素质好,也不可能成长为超常儿童。近年来有研究指出,中等以上的智力,在良好的教育条件下,如果注意充分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和积极的个性特征,就有可能把他们培养成超常儿童。同时,超常儿童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如果教育不当或缺乏进一步的开发与培养,早期发展超常的儿童也会丧失其优势,成为平平庸庸的人。我们所知道的“伤仲勇”就是典型的例子!所以,适合的教育对超常儿童的出现和进一步发展都是极端重要的。故,我提出以下两点薄论,以便更好的实施“静”式素质教育!
  (1)教育模式: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我国实施的是全面发展教育,90年代中期之后提出素质教育,目前又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实行新课程改革。其目的只有一个,即造就适应现时和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一代新人。我们看看这三个阶段的教育,会得出同一个结论——“分数决定论”。不论实施什么教育,最终都要用考试来裁判,这就是我国教育改来改去却跨不过“分数”这道门槛的症结。而幼儿教育没有考试、没有分数,没有直接的应试体系,在课程设置及教育方式等方面具有较大的自由度,应该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环境。但是人们的眼光看得远了,特别是幼儿家长。他们在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已经在思考上学的事,眼前的事实使他们不得不思考自己的孩子将来能不能考上高中、能不能考上大学。最终造成的结果是幼儿教育提前知识化,本末倒置,贻误幼儿的健康和谐发展。
  所以,提倡什么教育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改革教育制度。我国教育不改革其制度,永远走不出“分数”的圈套。中小学教育如此,幼儿教育亦是如此。
  (2)幼儿园、家庭、社会的配合环境:家庭,是孩子受教育的第一环境,因而作父母的除了给孩子吃好穿好以外,必需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氛围。这是我在前文也提到的!任何人从为人父母的那一刻起就自然而然的成了孩子的教育者。所以,家长应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孩子怎样对待朋友、价值观、审美情趣、行为准则、娱乐方式等等……无时无刻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是他们步入社会的第一站。我们作为老师就应根椐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接受水平,创造每一个儿童适应环境,多和家长取得联系,共同指导孩子们在与周围的人、事、物的交互作用中进行身心活动和素质的培养,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都能得到发展。使他们既有初浅的文化知识,又有健康的体魄、高尚的品德、美好的情趣,有爱心、能关心人、意志坚強、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静”式教育方法突出了,以“静制动”的理念,把我们看不着摸不到的素质教育具体化,让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转变观念,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真正做到素质教育面向未来。
  看看在自己不算长的幼儿教育工作时间里,看到了很多幼儿教育的不足与缺点。幼儿教育,不存在意义上的规范和标准,只要是能让孩子们在体、智、德、美几方面全面发展,就是最好的方法!
  所以,我以一句诗文作为我论文的结束语,希望你我共勉!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其他文献
分式在中考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它通常以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和解答题的形式出现,主要考查分式的概念与分式的基本性质的运用,分式的运算,分式的化简求值及利用分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等. 针对中考命题趋势,在学习中应夯实基础知识,注重对概念的理解,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问题的探索能力.  一、 分式有意义、无意义或值为0的条件  例1 (2014·浙江温州)要使分式有意义,则x的取值应满足( ).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一个小男孩注视着正在写信的奶奶,问道:“奶奶,你在写什么?”奶奶停下手中的笔,对孙子说:“我在写你的事情,但事实上,比我所写的东西重要的是我正在使用的这支铅笔.希望你长
当前,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压力逯年提高。文章从高职生就业意识调查报告出发,分析高职生就业意识问题形成的内在原因,探讨就业指导的新思路,以期对
【摘要】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內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现在大部分幼儿都是独生子女,在集体生活中会缺少与他人交往的技能,他们往往不能很快适应幼儿园生活。在生活中,对幼儿诚实守信的行为要及时肯定。允许幼儿犯错误以免因害怕惩罚而撒谎。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共同努力,为幼儿创设了温暖、关爱、平等的家庭和集体生活环境。  【关键词】人际交往 ; 社会适应 ; 共同努力 ; 同伴关系  
做我的父母,一定要心脏坚强血量足.rn光是记得起的,我就让我的父母狠狠地吐血三次.rn第一次,我妈不知道从哪里学来的亲子关系知识,想要循循善诱地同我做朋友.我几乎想都没想
期刊
针对一类高阶非线性系统提出了一种稳定的自适应模糊变结构控制方案 ,它既可以利用模糊描述信息 ,又可以利用变结构控制 .并提出了参数适应律 ,保证有关参数的有界性 ,并用李
【摘要】目前社会上充斥着各种特色兴趣班,让我们的家长和孩子眼花缭乱,兴趣班对我们幼儿的成长到底有多少作用,家长应该如何为幼儿选择适合的兴趣班,未来兴趣班应该何去何从,如何来对兴趣班进行监督和管理,本文将就以上内容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兴趣班 ; 幼儿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3-0279-02  一、目前各大城市3-6岁幼
《生死场》写出了三个家庭生死悲欢的故事,家庭描写是整部作品的重点,作者着重描写了女性形象在家庭中的表现,刻画了家庭中夫妻关系的异化现象,将女性在家庭中所经历的生活展
1. 下列式子是分式的是( ).  A. B. C. y D.  2. 要使分式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  A. x≠1 B. x>1 C. x<1 D. x≠-1  3. 下列各式与相等的是( ).  A. B. C. (x≠y) D.  4. 化简-的结果是( ).  A. -x-y B. y-x C. x-y D. x y  5. 化简  1-(m 1)的结果是_______.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