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我们教学工作中的一个棘手问题,找到孩子落后的原因对症下药,才是最好的策略。简单的基础知识,像计算类的问题,对学生而言没太大难度,关键是让学生掌握好计算方法,所以要求人人必须过关;对于抽象的知识进行形象的教学,降低学习难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后进生更主要的是鼓励教学,树立学生自信,但转化的工作也并非三五日就能有成效,它贵在坚持。
【关键词】转化后进生 形象教学 鼓励教学
你相信一个上课连话都说不全,课下连做题的基本格式都写不好的学生,每次考试最多也只得三四十分,而两年后竟成了班里能考到九十多分的优等生吗?这是真实发生在笔者任教的班级里的事,这名学生叫王军。
为了缩小城乡之间的教学差异,减轻市直小学的教学负担(市直小学一般每班都达70多人),2007年8月,市教育局组织了教师支教轮岗大型教研活动,我们这群年轻人纷纷报名,参加了这项活动,笔者荣幸地成为明光市新生小学的一名支教教师。
刚接到这个班,就听到许多老师说这个班是个差班,班里有个智障儿,上课不停地捣乱,还有几个老大难,王军就是其中的一名。当时笔者的心里就凉了半截,但转念一想,这不正好是考验我的时机来了吗?能把这么差的学生教好,那才叫有能耐。
开学一周后,笔者就和语文教师组织召开了一个家长会,希望能激起家长的斗志和老师一块把孩子的成绩搞上去,隔三差五就喊几个家长来见面,共同商讨怎样改掉孩子身上的坏毛病,可是来的家长大部分都是些爷爷奶奶,都说自己不识字,孩子的父母在外打工,一年难得回来几次,还有一部分家长更是不重视教育,觉得孩子只要识几个字就行,大了以后就可以跟父母去打工了。学校原有的教师就说,这边的孩子家庭就这样,家长没文化,不重视教育,课堂上老师讲得再好,可是回家后,没几个学生能自觉学习的。一二年级的孩子,自觉性有限,家长又不问事,尤其是那些差生,更是让人头疼,本身理解能力就差,往往为了一个简单的问题,要讲解好几遍,也不见得能全部理解,好不容易弄懂的两题,回家不巩固就又忘了。笔者满腔的热情就这样被渐渐磨灭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个家长跟笔者说:“张老师,你以后上课时对我们家的孩子再严点,他上你的课时,不爱听。”这句话多多少少刺痛了笔者的心。工作这么多年来,虽然谈不上是名师,但是一直也是兢兢业业的工作,受到许多家长的好评,笔者决定,不能就这么轻易地认输,要跟学生们来一次长久的“较量”。
一、基础知识,人人过关
最基础的知识,每人必须掌握,笔者接的这个班级,学生是由一年级升向二年级,一年级课程已经结束了,竟然班里有十几个学生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需要掰手指头,大部分孩子的口算错误率太高,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它是整个数学知识体系中的一个最基础的部分,因此必须提高每位学生的计算能力。
每节数学课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选择适当的时间,安排3至5分钟的口算练习,长期进行,从不间断,课下除了每天布置5题必须完成的口算题外,还以竞赛的形式,鼓励学生结成学习对子,互相出题或自己给自己出题,一周做题最多,准确率最高的奖励五角星,对于有进步的后进生发进步奖,每周必抽出一节课,对学生进行口算的强化训练。如2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笔者会用一至二节课,先强化9加一位数的口算训练,先列出9 0,9 1,9 2……9 9的所有9加一位数的算式,讲清算理:看大数,分小数,凑成10,再加几。再通过各种游戏手段,如小组竞赛,男女生比赛,视算训练,听算训练,抢答口算……强化记忆,争取做到看到算式就能准确报出答案。然后再逐步进行8,7,6,5……等数加一位数的口算训练。对于后进生,更是给予他们更多的计算机会,一有进步就表扬,提高他们学习的动力与兴趣。
二、形象教学,降低学习难度
数学知识是一个很抽象的内容,尤其是对那些后进生来说,所以在教学中,笔者尽量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如在教学钟表的有关知识时,为了让学生能学起来容易些,笔者特意亲手做了个能手动的钟表模型(农村小学学具不多),让学生不仅能看到,还能亲自动手操作,为了每位学生都能认识基本的钟表时间,笔者组织学生们开火车,分小组竞赛,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说一说钟面上的时间,并能亲手拨一拨相应的时间。
除了亲手制作教学具,笔者还尽可能地丰富教学内容。如在教学有关1和0的乘除法时,在讲清算理后,还形象的为孩子们总结了这样的规律:在乘除法里1就像一面镜子,什么数乘1或除以1,就像在照镜子一样,得数都是自己;0在乘除法里就像是个有魔法的泡泡,什么数和它相乘除都会变没,得数都为0……孩子们有了这些形象又有趣的记忆,学得轻松记得牢。
三、鼓励教学,树立学生自信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有这样的经历,一些后进生上黑板板演,老师只要在他身后多站一会,他会吓得把所写的内容全擦掉,或者是他们把题做完了,站在题前久久不肯下去,是真的做错题了吗?是真的不会吗?不一定!他们缺得不仅是知识,缺得更多的是自信,此时,笔者总会半开玩笑地说:“怎么,想赖着老师请吃饭呀!做完检查一遍,相信自己,觉得没错就下去吧!”这时,他们才会长舒一口气,吐吐舌头,做个鬼脸回到座位。对于这些孩子,笔者总是戴着放大镜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如爱劳动,乐助人,甚至考试成绩有一分的进步,都会表扬他们。王军就是其中的一个,就连他能把作业一题写完整了,笔者都会表扬一番,渐渐的,这些孩子们有了自信心,似乎变得也越来越“聪明”了。
经过两年的努力,学生们的数学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大多数孩子也越来越爱数学这门学科了,尤其是那些后进生,进步更大。其实,老师的心血不会白付,汗水不会白流,真诚的付出,就会得到最感动的回报。
(作者单位:安徽省明光市逸夫小学)
责编:周蕾
【关键词】转化后进生 形象教学 鼓励教学
你相信一个上课连话都说不全,课下连做题的基本格式都写不好的学生,每次考试最多也只得三四十分,而两年后竟成了班里能考到九十多分的优等生吗?这是真实发生在笔者任教的班级里的事,这名学生叫王军。
为了缩小城乡之间的教学差异,减轻市直小学的教学负担(市直小学一般每班都达70多人),2007年8月,市教育局组织了教师支教轮岗大型教研活动,我们这群年轻人纷纷报名,参加了这项活动,笔者荣幸地成为明光市新生小学的一名支教教师。
刚接到这个班,就听到许多老师说这个班是个差班,班里有个智障儿,上课不停地捣乱,还有几个老大难,王军就是其中的一名。当时笔者的心里就凉了半截,但转念一想,这不正好是考验我的时机来了吗?能把这么差的学生教好,那才叫有能耐。
开学一周后,笔者就和语文教师组织召开了一个家长会,希望能激起家长的斗志和老师一块把孩子的成绩搞上去,隔三差五就喊几个家长来见面,共同商讨怎样改掉孩子身上的坏毛病,可是来的家长大部分都是些爷爷奶奶,都说自己不识字,孩子的父母在外打工,一年难得回来几次,还有一部分家长更是不重视教育,觉得孩子只要识几个字就行,大了以后就可以跟父母去打工了。学校原有的教师就说,这边的孩子家庭就这样,家长没文化,不重视教育,课堂上老师讲得再好,可是回家后,没几个学生能自觉学习的。一二年级的孩子,自觉性有限,家长又不问事,尤其是那些差生,更是让人头疼,本身理解能力就差,往往为了一个简单的问题,要讲解好几遍,也不见得能全部理解,好不容易弄懂的两题,回家不巩固就又忘了。笔者满腔的热情就这样被渐渐磨灭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个家长跟笔者说:“张老师,你以后上课时对我们家的孩子再严点,他上你的课时,不爱听。”这句话多多少少刺痛了笔者的心。工作这么多年来,虽然谈不上是名师,但是一直也是兢兢业业的工作,受到许多家长的好评,笔者决定,不能就这么轻易地认输,要跟学生们来一次长久的“较量”。
一、基础知识,人人过关
最基础的知识,每人必须掌握,笔者接的这个班级,学生是由一年级升向二年级,一年级课程已经结束了,竟然班里有十几个学生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需要掰手指头,大部分孩子的口算错误率太高,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它是整个数学知识体系中的一个最基础的部分,因此必须提高每位学生的计算能力。
每节数学课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选择适当的时间,安排3至5分钟的口算练习,长期进行,从不间断,课下除了每天布置5题必须完成的口算题外,还以竞赛的形式,鼓励学生结成学习对子,互相出题或自己给自己出题,一周做题最多,准确率最高的奖励五角星,对于有进步的后进生发进步奖,每周必抽出一节课,对学生进行口算的强化训练。如2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笔者会用一至二节课,先强化9加一位数的口算训练,先列出9 0,9 1,9 2……9 9的所有9加一位数的算式,讲清算理:看大数,分小数,凑成10,再加几。再通过各种游戏手段,如小组竞赛,男女生比赛,视算训练,听算训练,抢答口算……强化记忆,争取做到看到算式就能准确报出答案。然后再逐步进行8,7,6,5……等数加一位数的口算训练。对于后进生,更是给予他们更多的计算机会,一有进步就表扬,提高他们学习的动力与兴趣。
二、形象教学,降低学习难度
数学知识是一个很抽象的内容,尤其是对那些后进生来说,所以在教学中,笔者尽量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如在教学钟表的有关知识时,为了让学生能学起来容易些,笔者特意亲手做了个能手动的钟表模型(农村小学学具不多),让学生不仅能看到,还能亲自动手操作,为了每位学生都能认识基本的钟表时间,笔者组织学生们开火车,分小组竞赛,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说一说钟面上的时间,并能亲手拨一拨相应的时间。
除了亲手制作教学具,笔者还尽可能地丰富教学内容。如在教学有关1和0的乘除法时,在讲清算理后,还形象的为孩子们总结了这样的规律:在乘除法里1就像一面镜子,什么数乘1或除以1,就像在照镜子一样,得数都是自己;0在乘除法里就像是个有魔法的泡泡,什么数和它相乘除都会变没,得数都为0……孩子们有了这些形象又有趣的记忆,学得轻松记得牢。
三、鼓励教学,树立学生自信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有这样的经历,一些后进生上黑板板演,老师只要在他身后多站一会,他会吓得把所写的内容全擦掉,或者是他们把题做完了,站在题前久久不肯下去,是真的做错题了吗?是真的不会吗?不一定!他们缺得不仅是知识,缺得更多的是自信,此时,笔者总会半开玩笑地说:“怎么,想赖着老师请吃饭呀!做完检查一遍,相信自己,觉得没错就下去吧!”这时,他们才会长舒一口气,吐吐舌头,做个鬼脸回到座位。对于这些孩子,笔者总是戴着放大镜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如爱劳动,乐助人,甚至考试成绩有一分的进步,都会表扬他们。王军就是其中的一个,就连他能把作业一题写完整了,笔者都会表扬一番,渐渐的,这些孩子们有了自信心,似乎变得也越来越“聪明”了。
经过两年的努力,学生们的数学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大多数孩子也越来越爱数学这门学科了,尤其是那些后进生,进步更大。其实,老师的心血不会白付,汗水不会白流,真诚的付出,就会得到最感动的回报。
(作者单位:安徽省明光市逸夫小学)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