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信息化时代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jianfa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很多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但是,如何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是现在小学语文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广大一线教师应该注重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资源,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目的。
  关键词:信息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信息化时代,教师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越来越多地使用电脑与网络技术等手段,多媒体教学在整合课程资源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课堂教学改革中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融合起来,不仅能够提高语文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同时还能够激发小学生创造性地学习语文课程的热情,有助于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遵循语文教学基本规律前提下,如何让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语文教学已成为当前的课改重要课题。在现代课程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语文教师应该改革现有的教学方法,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进行巧妙地结合,以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 信息时代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 多媒体课件代替了课本,课本价值无法充分体现
  随着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普遍应用,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把多媒体课件作为授课主要工具,教师把很多精力投入在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和制作上,而减少了分析课本教材内容的时间。计算机和网络代替了传统教学环节,例如,教学过程中朗读、分享环节明显减少,教师主动使用教材日趋递减,这些都直接导致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不平衡,导致课本的价值无法实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课本中的内容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多媒体课件成了课堂教学的中心。
  (二) 片面追求教學形式的“外在美”,忽视提炼教学内容的“内在美”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老师过多使用电脑和网络技术,过多地通过多媒体呈现课程内容,将语文课程朝着艺术化、美术化、音乐化的方向引导,使得语文课程的文学性和思想性进一步淡化,同时,也不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语文课程作为一门语言艺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到语言教学情景的想象之中,将抽象化的语言文字与符号转化成丰富优美的生活画面。
  (三) 教师过多依赖多媒体,课堂教学的感染力不足
  在课堂教学上,学生是主体,教师是指引者。教师通过与学生交流互动、小组合作以及学生亲身体验等方式完成课堂教学内容,达到已经明确的教学目标。可是,有些教师在课堂上过多地利用信息技术,讲授课程内容时过多地依赖媒体技术,在唱独角戏,而对课本内容简单解读,教师不能在课堂中正常引导学生学习,这将严重影响到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质量和效率。另外,教师过度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学生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信息技术影像中,师生互动、合作学习等活动就会变得越来越少,导致课堂教学的感染力不足。
  (四) 过度依赖网络资源,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创造力
  信息化时代,网络资源丰富,信息量大,信息化学习环境能够为师生提供极大的便利,但是处理不好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教学资源结合的关系,这也会助长校园中学生过度依赖网络,使学生产生投机取巧、凡事依赖网络的思想。现在,很多老师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忽略了教学内容的原创性,教学课件来源于网络,直接截取他人的成果,而不去对语文教材内容进行仔细分析、深入研究。教师的创造性活动不严谨,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影响深远,学生回答问题和课后作业也通常未经思考就想到上网搜寻资料,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动机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二、 信息化时代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策略
  (一) 改变单一的传统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借助粉笔和黑板进行教学设计,对于语文课本中的有些难以理解的内容,即使是学生理解不了,教师也只能依靠口头讲授,结果是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差,教学效率低下。而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教师通过多媒体将教学内容直观生动地展现出来,既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也可以让课堂教学丰富多样,进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 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
  现代教学理念强调在课堂教学中要“以生为本”,学生应该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音频与视频功能去达到这些目标,通过创设情景与渲染氛围,调动起学生的情绪,使其较快地投入到课堂的学习活动之中。而且,多媒体网络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更多的资源,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适当拓展教学内容,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这样有助于拓展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拓宽学生的视野。例如,在学习《长城》这篇课文时,假设教师只是让学生通过课本上的图片与文字来学习,学生就不能体会到长城的雄伟壮观。如果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动态的图片或视频影像,学生就会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进而就会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而且,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进行教学内容的拓展,介绍播放与长城有关的历史故事片等,以进一步丰富长城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加深学生对长城的理解,培养学生的人文知识素养。
  (三) 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上播放与教学内容和环境相关的音乐,既可以做到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增加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产生学习语文的乐趣。当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播放对应的音乐时,学生就会受到音乐的启发,被带入到所学内容的情境之中,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例如,在上《蜜蜂》这篇课文时,教师先播放多媒体《小蜜蜂》歌曲,轻快的旋律、简单的节奏会让学生内心充满惊奇与欢乐,随着音乐的播放,学生会不由自主地跟随着哼唱,从而可以有效地活跃课堂的气氛。在学生的精神被完全调动起来之后,我们开始引入本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去探究蜜蜂的各方面技能。通过多媒体的音频播放,使学生对所学的课程内容产生兴趣,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机,不仅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也有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四)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交流互动、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教学环境,同时,调动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白杨》这篇课文时,为了让学生能够领悟到白杨顽强的生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把白杨那种大无畏的精神想象出来,然后利用多媒体视频,展示白杨在恶劣的大自然环境中冒着酷暑严寒、风沙和雨雪的动画视频。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进一步地理解了白杨坚忍不拔的品质,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
  (五) 小学语文知识点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结合过程中,必须明确和找准课程两者的交汇点,多媒体课件也必须符合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能够充分地展现出小学语文的文学性特征,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的合理性,发挥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如,在学习《观潮》一课时,教师播放多媒体视频,展现钱塘江大潮的壮观,这样可以把课本中描写钱塘江大潮的文字与视频影像更好地融合起来,指导学生欣赏与阅读,体会钱塘江壮观的大潮景观和优美的语言文字,感受我国语言文学的巨大魅力。
  参考文献:
  [1] 王宗.小学语文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课程资源的实践与问题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6(6):7-8.
  [2] 杨凤琴.论多媒体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J].新课程(上),2017(8):117.
  [3] 于喜玲.浅谈小学语文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整合[J].信息教研周刊,2011(3):85.
  [4] 朱雅琴.关于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思考[J].新课程学习,2013(9):95.
  [5] 杨凤龙.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实践和反思[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87.
  作者简介:
  李祖琼,安徽省六安市,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曹庙镇曹庙中心校。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了我国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促進了我国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不断地改革和创新,因此,在网络环境下,通过合理、科学地实施慕课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促进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本文就网络环境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慕课教学模式展开探讨和
摘 要:对学生进行的教育,并不仅限于传授知识,更需要关注学生的成长环境和心理健康发展。虽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依然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方面。区域发展不平衡,舆论宣传多而实际行动少,提倡性的多而强制性的少,理论研究多而具体方法少。这是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心理健康教育过程是一个教育者与受教
目的:观察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患者执行功能亚域损害的特点,及持续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治疗后执
摘 要:精细化模式管理相对于普通高校教学管理而言,是一种创新的管理体制,精細化模式管理是以普通高效管理模式为基本,进一步使高校教学管理服务质量实现精细化。它不仅是传统高校管理体制的一种创新,也有利于降低高校管理成本,减少高校管理使用资源的浪费。精细化管理需要管理概念和管理过程中技术应用综合同步,同时也应该重视高校教学方法的规范与科学性,在精细合理的管理过程中促进高校教学管理可持续发展。本文将就此讨
摘 要:《鸿门宴》中有一处项羽设宴款待刘邦时的人物座次描写牵涉到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座次礼仪。中国历史悠久,5000年来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并且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和完整的礼仪规范。这些“礼”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思想。古人要求人们很早就要“懂礼、习礼、守礼、重礼”,尊卑有序,长幼有别。场合不同,会面的对象不同,行的礼节,坐的座次也不相同。  关键词:传统;礼仪;文化;鸿门宴;座次  《鸿门宴》
摘 要:小学生大多生活阅历尚浅,而且观察力较弱,不会集材和措词,所以他们写起作文来,觉得无事可写,没有灵感而干着急,到最后往往是抄袭作文选而了事。所以,教师必须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引导,帮助他们养成从观察、发现、感悟生活细节以及从阅读文学作品中积累素材的习惯,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使他们有话可说、有物可写、有情可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生活;阅读;想象;素材  我曾听过这
摘 要: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但是学生能力的提升很大程度上是需要他们自己的努力的,也就是说需要学生有积极性、主动性,才能实现。通过语文教学的实施过程可以看到,教师设计好合适的、有诱导性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而且可以帮助突破重點、难点,提高学习效果。所以课堂提问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作为教师一定要好好利用。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  课堂提问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