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从图书管理员的职业生涯这个概念出发,分析了当今高校图书管理员在职业生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而提出的一些探讨。
关键词 图书管理员 职业生涯 探讨
一、职业生涯和职业发展的概念
职业生涯又称职业发展,是指一个人从确定职业目标开始,通过职业学习,从事各种职业,直到职业劳动结束的所有职业工作历程。职业开发,是指组织为提高效益和员工对职业的满意程度,而采用的教育培训、设置职业通道等措施,挖掘并提升员工职业工作能力,协助员工进行适当的职业选择,促进其职业生涯发展,将目标和任务与员工个人需要和职业抱负融为一体的过程或者活动。
职业生涯的开发与管理要通过个人和组织两方面同时进行,对于个人来说,指的是个人为了达到职业目标,实现自我价值,对自己一生职业发展道路的设想和规划。对组织来说,指的是以员工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和组织需要,由管理人员与员工共同设计出员工的职业生涯通道,为员工提供既适合个人发展,又能反映组织目标和文化的工作岗位。
二、高校图书馆职业中存在的问题
1、人才流失问题
图书馆是人才流失率较高的部门,图书管理员跳槽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寻求更好的发展空间。二是寻求较高的经济收入。三是寻求较好的工作氛围。由于图书馆的组织结构是金字塔型的层级结构,很少有空缺的机会,所以馆员升迁的机会较少。另外市场经济对图书管理员的观念也产生了较大影响,这些原因都导致了图书管理员的人才流失。
2、单一的职业发展模式
传统的图书管理员的职业发展模式属于一种垂直运动,在这种模式中,能否在组织中职务、职称阶梯上提升,就是评判成功与否的标准。但是管理层人数有限,依靠职务晋升的馆员普遍感到上升空间狭小,压力大,使他们对职业的不满度增加。从职称方面来说,目前我国图书馆共设有四级职称,从高到低为:研究馆员、副研究馆员、馆员、助理馆员这四种。其中初级和中级比较容易达到,而高级职称则在学历、研究成果方面要求有一定的数量和质量,难度很大。
3、工作、生活质量问题
工作、生活质量主要表现在管理中要注重人的因素。图书管理员在工作、生活中都会有一种获得他人尊重,社会归属感和自我实现等较高层次的需求。当这些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其工作效率就会下降,生活质量也会随之降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个人职业升迁需求或成就感不能满足。二是工作上缺乏自主权。三是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四是工作单调、枯燥。五是科技的发展和读者需求的多样化,给图书管理员造成了技能更新方面的压力。六是时间的弹性需求,解决家庭困难。人们的需求大致可分五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人们在满足了生理和安全需求后肯定要追求更高层次的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所以,图书管理中更要注意员工在工作、生活中的其他问题,尽量满足员工的高层次需要,从而有效地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三、图书馆进行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信息化、网络化的迅速发展,对从事图书管理工作的人员来说,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尤其重要。但目前现状是高水平的图书专业人才明显不足。现行图书馆需要大量高素质、高学历的人才,他们能整体了解图书馆运作,熟练掌握和操作计算机知识,来适应现代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需要。图书馆属于服务型机构,它的经济效益不高,带给人们的社会声望也不大,这就造成了人才的流失,制约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要想改变这种状况,管理者就应该在从业人员的专业、学历、技能等方面,为个人设计合理的发展道路,提供相应的学习、培训机会,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机会和条件,尽可能发挥从业人员的潜能,实现一定的满足与补偿,使他们能安心本职工作,从而才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打造一个稳定,充满活力的人才队伍。
四、图书馆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的途径
建立有效的职业生涯管理体系,就是要让员工明确工作意愿,能力倾向。组织应了解员工业绩水平、发展潜力,双方在此基础上不断沟通,制定出符合双方利益的职工职业生涯发展计划,为员工实施职业生涯发展提供机会。设置多种职业发展路径。目前图书馆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有一部分人员缺乏学历,这就会阻碍个人发展空间。有一部分人员虽然参加学习,但并没有考虑专业需求,这也会对其职称的评定有所影响。为了给馆内工作人员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管理者就要对目前的人力资源状况进行改革,为图书管理员设计多重职业发展道路。一是业务发展道路。创造机会让员工参加专业知识方面的培训,学习,让他们能在岗位上发挥的更好。二是管理职业道路。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让员工积极参与进来,鼓励员工主动提出改正意见,锻炼不同技能,发展兴趣。让他们参与更多的工作任务,承担更大的工作责任,充分发挥管理员的技能和才智。工作轮岗制。用工作轮岗的方式让员工处于经常性的挑战中,避免长时间从事同一岗位带来的厌倦感和发展停滞,增加其成就感。岗位轮换能增加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有利于不同工作环节间的互相沟通与合作。创新过程是职业生涯发展的最好途径之一。通过创新,人才的潜能得到了发挥,自我实现得到了满足,也使图书馆业务得到了发展。
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是一种动态管理,它具有灵活性,还需要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所以,在实施的过程中,要由专人负责,建立长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机制,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工作。实施图书馆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就是要制定图书馆员工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依据图书馆组织的发展战略,把个人发展的需要与组织发展的规划紧密结合起来,才能确定符合实际的图书馆员工个人职业生涯目标。实施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必须满足组织和个人的双重需要。对组织来说,是为了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确保在需要时可以随时得到所需的工作人才。对于员工来说,是为了使自身在职业生涯中能力获得不断提高,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实现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军峰.职业生涯设计及其新发展[J].科学管理研究,2000(2).
[2]贺子岳.论图书馆的职业开发[J].图书情报知识,2004(2).
[3]吕晓辉.做好员工职业生涯设计,激活国有企业人力资源[J]. 经济师,2004(5).
(作者单位:湖北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关键词 图书管理员 职业生涯 探讨
一、职业生涯和职业发展的概念
职业生涯又称职业发展,是指一个人从确定职业目标开始,通过职业学习,从事各种职业,直到职业劳动结束的所有职业工作历程。职业开发,是指组织为提高效益和员工对职业的满意程度,而采用的教育培训、设置职业通道等措施,挖掘并提升员工职业工作能力,协助员工进行适当的职业选择,促进其职业生涯发展,将目标和任务与员工个人需要和职业抱负融为一体的过程或者活动。
职业生涯的开发与管理要通过个人和组织两方面同时进行,对于个人来说,指的是个人为了达到职业目标,实现自我价值,对自己一生职业发展道路的设想和规划。对组织来说,指的是以员工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和组织需要,由管理人员与员工共同设计出员工的职业生涯通道,为员工提供既适合个人发展,又能反映组织目标和文化的工作岗位。
二、高校图书馆职业中存在的问题
1、人才流失问题
图书馆是人才流失率较高的部门,图书管理员跳槽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寻求更好的发展空间。二是寻求较高的经济收入。三是寻求较好的工作氛围。由于图书馆的组织结构是金字塔型的层级结构,很少有空缺的机会,所以馆员升迁的机会较少。另外市场经济对图书管理员的观念也产生了较大影响,这些原因都导致了图书管理员的人才流失。
2、单一的职业发展模式
传统的图书管理员的职业发展模式属于一种垂直运动,在这种模式中,能否在组织中职务、职称阶梯上提升,就是评判成功与否的标准。但是管理层人数有限,依靠职务晋升的馆员普遍感到上升空间狭小,压力大,使他们对职业的不满度增加。从职称方面来说,目前我国图书馆共设有四级职称,从高到低为:研究馆员、副研究馆员、馆员、助理馆员这四种。其中初级和中级比较容易达到,而高级职称则在学历、研究成果方面要求有一定的数量和质量,难度很大。
3、工作、生活质量问题
工作、生活质量主要表现在管理中要注重人的因素。图书管理员在工作、生活中都会有一种获得他人尊重,社会归属感和自我实现等较高层次的需求。当这些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其工作效率就会下降,生活质量也会随之降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个人职业升迁需求或成就感不能满足。二是工作上缺乏自主权。三是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四是工作单调、枯燥。五是科技的发展和读者需求的多样化,给图书管理员造成了技能更新方面的压力。六是时间的弹性需求,解决家庭困难。人们的需求大致可分五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人们在满足了生理和安全需求后肯定要追求更高层次的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所以,图书管理中更要注意员工在工作、生活中的其他问题,尽量满足员工的高层次需要,从而有效地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三、图书馆进行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信息化、网络化的迅速发展,对从事图书管理工作的人员来说,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尤其重要。但目前现状是高水平的图书专业人才明显不足。现行图书馆需要大量高素质、高学历的人才,他们能整体了解图书馆运作,熟练掌握和操作计算机知识,来适应现代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需要。图书馆属于服务型机构,它的经济效益不高,带给人们的社会声望也不大,这就造成了人才的流失,制约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要想改变这种状况,管理者就应该在从业人员的专业、学历、技能等方面,为个人设计合理的发展道路,提供相应的学习、培训机会,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机会和条件,尽可能发挥从业人员的潜能,实现一定的满足与补偿,使他们能安心本职工作,从而才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打造一个稳定,充满活力的人才队伍。
四、图书馆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的途径
建立有效的职业生涯管理体系,就是要让员工明确工作意愿,能力倾向。组织应了解员工业绩水平、发展潜力,双方在此基础上不断沟通,制定出符合双方利益的职工职业生涯发展计划,为员工实施职业生涯发展提供机会。设置多种职业发展路径。目前图书馆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有一部分人员缺乏学历,这就会阻碍个人发展空间。有一部分人员虽然参加学习,但并没有考虑专业需求,这也会对其职称的评定有所影响。为了给馆内工作人员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管理者就要对目前的人力资源状况进行改革,为图书管理员设计多重职业发展道路。一是业务发展道路。创造机会让员工参加专业知识方面的培训,学习,让他们能在岗位上发挥的更好。二是管理职业道路。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让员工积极参与进来,鼓励员工主动提出改正意见,锻炼不同技能,发展兴趣。让他们参与更多的工作任务,承担更大的工作责任,充分发挥管理员的技能和才智。工作轮岗制。用工作轮岗的方式让员工处于经常性的挑战中,避免长时间从事同一岗位带来的厌倦感和发展停滞,增加其成就感。岗位轮换能增加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有利于不同工作环节间的互相沟通与合作。创新过程是职业生涯发展的最好途径之一。通过创新,人才的潜能得到了发挥,自我实现得到了满足,也使图书馆业务得到了发展。
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是一种动态管理,它具有灵活性,还需要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所以,在实施的过程中,要由专人负责,建立长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机制,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工作。实施图书馆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就是要制定图书馆员工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依据图书馆组织的发展战略,把个人发展的需要与组织发展的规划紧密结合起来,才能确定符合实际的图书馆员工个人职业生涯目标。实施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必须满足组织和个人的双重需要。对组织来说,是为了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确保在需要时可以随时得到所需的工作人才。对于员工来说,是为了使自身在职业生涯中能力获得不断提高,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实现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军峰.职业生涯设计及其新发展[J].科学管理研究,2000(2).
[2]贺子岳.论图书馆的职业开发[J].图书情报知识,2004(2).
[3]吕晓辉.做好员工职业生涯设计,激活国有企业人力资源[J]. 经济师,2004(5).
(作者单位:湖北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