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通过对人胰岛分离技术的改进以获得大量高活力胰岛并检测其功能,为利用同种异体胰岛移植治疗1型和部分2型糖尿病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基础.方法采用改良的自动分离技术连续分离28例人胰岛,然后用连续性密度样度离心法纯化胰岛.胰岛收获量以国际标准的胰岛当量(islet equivalent,IEQ)表示.胰岛功能的测定分别为体外测定胰岛的胰岛素/DNA比率;静止葡萄糖刺激试验(SGS)及将胰岛移植至糖尿
【机 构】
:
710032,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肝胆外科,710032,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感染管理科,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通外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对人胰岛分离技术的改进以获得大量高活力胰岛并检测其功能,为利用同种异体胰岛移植治疗1型和部分2型糖尿病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基础.方法采用改良的自动分离技术连续分离28例人胰岛,然后用连续性密度样度离心法纯化胰岛.胰岛收获量以国际标准的胰岛当量(islet equivalent,IEQ)表示.胰岛功能的测定分别为体外测定胰岛的胰岛素/DNA比率;静止葡萄糖刺激试验(SGS)及将胰岛移植至糖尿病裸小鼠的体内胰岛功能鉴定并随后进行腹腔糖耐量试验,连续测定移植鼠血糖水平及其体内C肽浓度.结果28例成人胰腺分离的胰岛收获量为5 000~1 030 000 IEQ/胰腺,平均为291 635 IEQ/胰腺,前13例平均每个胰腺收获49 123 IEQ,平均每克组织收获846 IEQ,平均纯度为87%,随着技术的改进后15例的分离结果则分别为:平均每个胰腺501813 IEQ,平均每克组织7 003 IEQ,平均纯度89%.体外胰岛素刺激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纯化后的人胰岛有正常功能,将12次分离得到的胰岛分别移植至34只糖尿病裸鼠肾包膜下,其中29只糖尿病裸鼠于12 h内血糖恢复正常且糖耐量试验接近正常鼠,血中C肽水平亦接近正常鼠.结论采用改进的人胰岛分离方法,可以获得大量高活力的具有正常功能的胰岛,为同种异体胰岛移植用于临床奠定了必要的实验基础。
其他文献
患者女,17岁.因左上腹胀痛1个月就诊.查体发现:左上腹较对侧明显膨隆,肋下6 cm可扪及类球形肿物,随呼吸上下移动,轻度压痛.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均正常.B超检查提示:脾脏低回声占位病变,约12 cm×12 cm,圆形,考虑为脾囊肿.CT检查提示:脾大,脾囊肿,约12 cm×10cm.入院后进一步检查发现血清CA19-9》500 ku/L.手术中发现脾脏中下极一类圆形囊性肿物,约12 cm×1
"虚拟人"是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模拟真实的人体结构而合成的三维人体模型.这种模型不仅具有人体的形态结构,而且具备生理机能[1].研制"虚拟人"需要经历"可视虚拟人"、"虚拟物理人"、"虚拟生理人"和"虚拟智能人"4个发展阶段.目前的研究成就多为第一阶段.现就"可视虚拟人"的研究发展状况概述如下。
我们通过动态监测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浆多形核粒细胞-弹性蛋白酶(PMN-E)、磷脂酶A2催化活性(CA-PLA2)、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变化,对采用上述指标预测AP严重度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
我们通过高特异性和敏感性的NP-PCR,采用细菌16SrRNA基因的通用引物,对胆囊结石病患者的胆囊结石核心、胆汁及胆囊黏膜标本进行细菌DNA检测,以期提供更多的分子生物学证据,进一步证实细菌与胆固醇结石的关系。
含表皮细胞层的复合皮的体外构建与移植是皮肤组织工程研究中的热点.在复合皮移植的实验研究中,通常以裸鼠为移植受体,敷料难以固定,在移植及术后敷料交换中极易因机械损伤而导致复合皮移植失败,而且由于创面周边的上皮爬行,影响移植效果的观察.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进行了建立动物移植架的实验研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患者男性,63岁,阵发性腹痛伴停止排气、排便4 d于2004年3月23日入院.患者有右侧腹股沟疝手术史.查体:体温36.8℃,腹膨隆,脐周可见肠形及蠕动波;下腹部压痛,以左下腹为甚,无反跳痛及肌紧张,未扪及包块;肠鸣音亢进,可闻及气过水声.腹部平片提示:小肠梗阻。
我科1990年1月至2002年6月收治了15例张力性气颅患者,现结合文献报告并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男9例,女6例;年龄16~68岁,平均36岁;病程4 h~15 d.原发病:颅底骨折伴脑脊液漏3例,前颅窝底肿瘤术后5例,慢性硬膜下血肿引流术后4例,重度脑积水分流术后2例,脑脊液漏修补术后1例。
患者女性,21岁.因体检发现心脏杂音2周,于2003年8月5日入院.入院查体:生长发育尚可,一般情况尚好;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连续性机械样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音不亢进。
肺是继肝脏之后最易发生癌转移的器官,约20%~54%的癌症患者在自然病程中会发生肺转移癌(PM),其中近25%为播散性疾病的肺部表现.无论原发肿瘤为何种病理类型只要无胸腔外转移,患者能耐受手术切除,单一手术或联合化疗均可提高PM患者的远期生存率,甚至可使一些患者得到治愈.孤立性PM是PM的独特生物亚群,切除后生存好于多发PM,5年生存率可达20%~40%.决定生存的因素包括:是否可完全切除,无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