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kingzx61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创设情境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但当前小学教学情境创设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创设的教学情境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疏离,与生活实际脱离,或者设计的情境没有内涵,只是课堂的装饰或摆设,或者情境太累赘。作为设计者,教师要提高素质,增强情境创设的艺术性,转变教学理念,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设计多样化的情境,改变单一的学习方式。同时也要加强校本研究能力,促进合作交流。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启发式教学 情境创设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是孔子论述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名言,对后世影响非常深远。那么怎样才能将学生引入“愤、悱”的状态中呢?这就离不开教师教学情境的创设。创设生动积极的教学情境,对提高课堂效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根据教材重、难点来设计情境。
  小学生天性好玩、好动,注意力很容易分散,自制力也不够强,对新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要想使学生保持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学就不能只以单一形式进行,不然就会把学生刚刚点燃的兴趣火花浇灭。引导学生变换学习形式,不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措施。如果教师能在教学中抓住儿童的这种心理特点,变换情境激趣方式,营造一种轻松愉快、和谐风趣的课堂气氛,就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逐步激起并维持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1.设疑情境
  课堂设疑是开启学生心智,激发学习动机,推动学生到达知识彼岸的一种有效方法。“疑”设得好、设得精、设得巧、设到点子上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一些平时不善发言的学生不是不会发言,而是老师未能拨动他们的心弦。只要“疑”设到学生的“动情点”、“兴奋点”上,他们便会不由而发,不能不发,发而后快。在这一思维过程中,求异、创新的思维火花也会随之迸发。
  2.游戏情境
  游戏是孩子乐意为之的活动。在课堂中,教师要找准游戏与教学内容的结合点,有效开展。游戏学习能让学生忘记自己在学习,而恰恰在这种无意识或潜意识的忘我投入状态中,学生记忆、领会或创造了大量的知识。如教学《手指》这课时,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把学生带进童话故事中,从而调动学生情感参与认知活动,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做到在玩中学习,玩中思考,玩中创新,教学效果也就不言而喻。此外,还可开展其他多种形式的活动:可以说与课文的作者或人物有关的小故事;可以辩论课堂上有争议的问题;可以唱一些与文学作品有关的经典歌曲;更可以让学生编演课本剧,共同探讨戏剧表演,感受故事情节,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情境设计要多样化,改变单一的学习方式。
  1.创设生动有趣的故事化情境
  没有一个孩子不喜欢听故事的。小学低年级到中年级的学生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因此,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及学习活动的安排都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和趣味性,使他们感觉到学习语文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从而愿意接近语文。而创设故事化情境就是一种非常适合低年级孩子的形式。把教材中的一幅幅画面所反映的问题情境编成简短的小故事,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2.创设激发思考的探究式情境
  如教《音乐之都维也纳》一文,教师没有按常规逐段讲读,而是根据教材的重点,为学生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自主探究。教师巧妙引导:“同学们在读了课文后,请你来当一回小老师,围绕课文的重点内容精心设计几个问题,看谁最会动脑筋?待会儿来考考大家。”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维也纳为什么被称为“音乐之都”?为什么说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为什么说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学生在质疑、探究、品读、理解课文的过程中,真正地感受到维也纳这座城市浓厚的音乐氛围,领略了其作为“音乐之都”的独特艺术魅力。
  3.创设开发创新能力的开放式情境
  开放式情境是指突破教材、教案,充分考虑学生学习活动过程的多样性和多变性,通过教学时空的拓展或变换,教学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师生之间的多向交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不断激起学生的探索、发现、想象和表现的愿望,让学生的思维、心态处于开放状态的情境。
  情境教学是以“情”为“点”,将传统教学所淡化的情感、意志、品质、兴趣、价值观等人的因素的重要方面重新确定为语文教学的有机构成;以景为“线”,编织教学中的景和物,使之得到有机融合;以“境”为“面”,通过创设各种生动、具体、形象的语言情境,拉近学生语言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为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情境教学的目的是给学生创设一个立体的教与学的情境,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得到知识素养和生活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锁占.教学情境设计的艺术[J].衡水师专学报,2002(9).
  [2]朱洪.走向有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的创设[J].绍兴教研院,2006(11).
  [3]李吉林.情境教学怎样设计情境[J].人民教育,1999(2).
其他文献
传统的语文教学,侧重于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掌握。很少考虑到学生的感受和反应,对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是否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考虑得少,关注得少,反思得少。  “教学教学”,“教”是为了“学”,“教”应服务于“学”。美国教育革命的倡导者杜威说过:现在我们的教育中将引起的转变是重心的转移,这是一种变革,一种革命,是哥白尼在天文学中从地球中心转移到太阳中心一类的革命。在这里,学
有效课堂离不开教学反思,对于当前新课程改革,更应重视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老师专业成长中必不可少的一环,通过回顾,达到管中窥豹、一叶知秋的效果。同时又能反馈于课堂,知道
目的:针对致As的强危险因素ox-LDL对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的影响,我们设计了该次实验,采用血清药的方法,观察沥水调脂胶囊在信号转导方面的影响,探讨健脾祛痰化瘀法在As
2018年以来,我们见证了网红经济的迅猛发展,以薇娅、李佳琦、李子柒等为代表的各类网红层出不穷,产业链商业模式日渐清晰,直播电商等新业态高速崛起,“内容即营销,流量即渠道”的逻辑更是重塑了传统商业。  得益于较强的展示功能、及时的互动属性,以及对流量和“人货场”供应链效率的重构,直播电商自2016年兴起后高速成长,目前已发展成为重要的消费场景,对传统电商既有一定的分流,又通过下沉市场与电商渗透率提
期刊
摘要: 近年来,生命化教育逐渐成为教育界人士所倡导的主流教育模式。在如今“以人为本”的思想大潮流下,生命化教育所提倡的“遵循生命特征,创造成长条件,促进生命完善,提升生命价值”的教育理念也越来越受到追捧。本文将从生命化教育入手,就生命化教育视角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进行论述。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生命化教育 教学形式 教学氛围  在我国,传统教育的关注点并不是人,而是知识
摘要: 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围绕着教材所进行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在这个活动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造成学生被动学习,这是学生感觉负担重、学习苦的重要原因,而且教学效果也不佳。作者结合自身多年语文教学实践,总结出几种培养学生兴趣的方法。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学习兴趣 培养方法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使学生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学习呢?我认为只要使学生觉得学习有趣味,
目的:采用大黄(Rhubarb)干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 ALI)实验大鼠,通过观察肺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 endothelial g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