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练习延伸

来源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llet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课堂练习中,教师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带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能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一题多变。一题多变的练习,可以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巩固知识,拓宽解题思路。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百分数的实际应用”有这样一道题:果园里有苹果树200棵,梨树是苹果树的20%,梨树有多少棵?笔者将此题中的条件“梨树是苹果树的20%”做了以下变式。
  变式1:果园里有苹果树200棵,是梨树的20%,梨树有多少棵?
  變式后的单位“1”由苹果树的棵数(已知)变成了梨树的棵数(未知),数量关系为:梨树的棵数×20%=苹果树的棵数,梨树的棵数为200÷20%=1000(棵)。
  变式2:果园里有苹果树200棵,梨树比苹果树多20%,梨树有多少棵?
  单位“1”还是苹果树的棵数(已知),数量关系为:苹果树的棵数×(1 20%)=梨树的棵数,梨树的棵数是200×(1 20%)=240(棵)。
  变式3:果园里有苹果树200棵,比梨树少20%,梨树有多少棵?
  单位“1”又变成梨树的棵数(未知),数量关系为:梨树的棵数×(1-20%)=苹果树的棵数,则梨树有200÷(1-20%)=250(棵)。
  一题多变的练习,明晰数量关系对于锻炼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敏捷性、灵活性大有裨益。三种变式,让学生经历了在不同的条件下求梨树棵数的过程,发现“不变”与“变”之间的关联。
  一题多解。教师引导学生用多种思路解题,既能使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又能通过比较选择最合理、简捷的解题办法。
  教学中,笔者让学生尽可能用多种方法计算下面组合图形的面积。学生共找出以下四种方法。
  方法一:挖
其他文献
为了让劳动教育回归育人属性,笔者所在学校着重构建了“5H”劳动课程体系,即核心课程(Hub)、头脑课程(Head)、心灵课程(Heart)、双手课程(Hand)、健康课程(Health)。其中,头脑课程、心灵课程是激发学生劳动内驱力的原点;双手课程、健康课程是建构劳动经验和技能的支点;核心课程是所有课程的文化立根点。  自觉式内驱让课程变得有意思。一是“故事知道答案”劳动思考力课程。该课程以绘本故
统编教材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教材内容既注重不同学段知识的梯度联系,又注重各单元内部的整体联系。因此,教学中采取单元整合教学,对科学合理地使用统编语文教材具有重要意义。  一、单元整合教学的意蕴  单元整合教学,是对教材单元内所有文章进行系统化分析、整合式教学的模式,每节课围绕一个核心目标展开精准教学,注重学生的深度学习。教学内容不限于单篇课文,力求课内单篇与课外组文及整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