钒液流电池复合电极腐蚀的研究

来源 :电源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mmyu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等手段对失效钒电池的复合电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正极一侧导电塑料集流板存在有氧腐蚀,造成其中的碳流失,电阻增大;正极一侧的石墨毡也存在氧化侵蚀,石墨毡中的碳纤维坑蚀现象明显;钒电池负极在充电过程中存在析氢过程。在石墨毡上生成-CH2-功能团。通过比较石墨毡经由浓硫酸处理和升温氧化过程的腐蚀情况。表明钒电池充电过程中正极析出的氧原子与碳的反应活性相似于500℃以上空气中氧的反应活性。
其他文献
LSCF(La1-xSrxCo1-yFeyO3-δ)作为一种离子-电子混合导体,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较低的极化阻力和低廉的材料成本,这使其成为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IT-SOFC)中比较常用的阴极材料,其
分别在不同温度、不同燃料浓度、不同燃料进料速度下测试了单体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极化曲线、功率密度曲线以及阴、阳极的极化曲线。结果表明:随着电池操作温度升高电池性能逐
采用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标准加入法对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LixNi1/3Co1/3Mn1/3O2中主体及杂质进行测定。对样品测定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考虑,解决了基体干扰、
师德建设是高等学校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从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高校工作不够完善、教师个体道德修养缺失等方面分析了当前高校师德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阐述了新时期高校加
维护和确保鄱阳湖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对江西全省乃至长江流域农业及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均具有现实
从1954年第一只光电转换效率达到实际应用水平的硅太阳电池在美国贝尔实验室诞生起,光伏技术已有了5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上个世纪70年代引发的能源危机刺激下,在空间飞行器能源
近年来国内电池产业飞速发展,产量与出口额逐年增加。简要分析了近两年来国内各类电池的出口及增长情况,并对目前电池厂家所面临的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政策取
为了提高锂离子电池的抗过充性能,研究了二苯醚做为锂离子电池过充短路添加剂的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在锂离子电池有机电解液中,当电极电位高于4.5V(vs.Li/Li^+)时二苯醚在铂盘电
乡村旅游是近年旅游市场中出现的一项新产品,2006年是乡村旅游年,给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机遇,目前,乡村旅游热席卷全国,乡村旅游在现阶段意义重大,备受关注.在对乡村旅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