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图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c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通过对插图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的研究,阐述了语文教科书中插图的概念,对插图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意义做了进一步的探讨,深入研究了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插图作用。
  关键词: 插图;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应用
  一、 引言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好的插图是语文教科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能增强课文的感染力,加深读者对内容的印象,使读者认识得更清楚更深刻,它绝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通过插图来加强学生对语文阅读的理解程度,提升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进一步掌握语文阅读的学习方法和做题技巧。通过将插图融入到語文阅读教学中,使学生能够对教材中的知识内容进行熟练掌握,调动起学生学习语文阅读的积极性,不断提升其语文阅读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学生对插图有一定的兴趣,因此会使学生产生阅读文章的强烈欲望,有效提升了初中语文教学质量以及效率,达到了教学的预期目的。
  二、 语文教科书中插图的概念
  插图指的是处于扉页当中而独立于本文以外及穿插在教科书中,对文本内容起到解释说明补充作用的图片、照片、简笔画等资料成为插图。插图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加深延长学生记忆,促进学生观察、想象、分析和审美等能力的发展,从而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
  三、 插图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意义
  (一) 视觉角度
  文字与插图作为两种具有不同形成特点的视觉符号呈现在语文教材中,文字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而插图具有比较直观的特点,学生可以通过文字直接获取信息,与此同时,插图也能够给学生直观的视觉影响。由于插图的这一属性,往往学生对插图的兴趣度要高于文字,在许多时候,插图能够更好地将文字内涵表现出来,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变得更加迅速。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学生对插图的第一印象要比文字更加深刻,插图的作用是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表达,因此,插图所表现出来的内容也比较丰富,对学生在视觉上产生一定程度的刺激,激发了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
  (二) 汉字角度
  我国自古就有“书画同源”说法,最早产生的汉字是由简单的图画演变形成的,被称为象形文字,通过简单的图画表达出主观意愿,逐渐变形最终形成了我们如今的平面型方块体文字。文字具有一定的图画特点,将文字与图画紧密结合在一起时,图画能够将文字的真实含义贴切地表达出来。将插图应用于语文阅读中的作用仍然如此,通过插图能够将阅读中的内涵表达出来,帮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一步理解,不断提升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三) 社会发展角度
  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迎来了“读图时代”。“读图”的阅读方式逐渐融入到初中语文教学中,通过相关研究显示,人脑对文字和图片的反应速度不尽相同,人脑对图片的反应速度要快于对文字的反应速度,因此,在语文阅读中,同大篇幅的文字相比较,学生对图片的接受能力会更快。虽然“读图”阅读方式的发展速度逐渐增快,但其余“读文”阅读方式是一种共存的方式呈现在人们眼前,并共存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当中。通过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入插图,能够更好地跟随社会发展趋势,能够更好地对学生的阅读心理进行把握,更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课文的积极性,实现了初中语文教学的既定目标。
  四、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插图作用
  插图同文字相比具有自身独特的魅力,超越了文字具有的抽象感,能够将事物更加直观地表达出来,能够在情感上与人们迅速产生共鸣,得到思想上的享受,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对插图的应用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也直接影响着阅读教学的效果。
  (一) 运用插图,增强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们对某种事物在心理方面的倾向往往表现于对事物具有一定程度的内在倾向性与选择性。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是在阅读过程中最真切,也是最活跃的心理表现,若学生能够对语文阅读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则能够更好地达到语文教学目的,使学生能够爱上阅读,钻研语文课文中的真实情感表达,提升个人的阅读理解能力。
  在日常教学中不难发现,当学生拿到新的语文教材时,往往会先关注课文中的插图,这也表明,插图成为了学生阅读的兴趣起点。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下《丑小鸭》一文中,引入了三幅图片,即便学生没有对这篇文章进行过阅读,通过文中的三幅插图也能够对文章内容有一定程度上的了解,三幅插图表现的故事情节不尽相同,将三幅插图有机联系起来,就形成了整篇故事内容。插图的融入提升了学生对文章的阅读兴趣,更加深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使文章的寓意更加深刻地融入到学生头脑中。
  (二) 运用插图,帮助学生把握课文主旨
  通过对上一内容的阐述可得出,学生在对课文主旨进行把握时,需要对大量的直观理解进行积累,将插图应用于语文阅读中,给学生直观上的刺激,然后语文教师从不同角度对课文进行分析,最终使学生对课文主旨能够充分把握,对表达主旨的章句能够进一步地理解,体味课文所要表达出的思想感情。
  (三) 运用插图,拓宽学生知识面
  将插图应用于初中语文教学中,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能够对以往不懂的知识得到最直观的了解。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的《看云识天气》一文中,在课文中引用四幅不同类型云彩插图,使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掌握不同气候的特征,能够迅速分辨出不同类型的云彩及其特征,填补了学生的知识空白,达到了教学目的。
  五、 结束语
  在初中语文阅读实际教学中,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不浓厚,一直困扰着初中语文教师,如何更好地提升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学习兴趣,是初中语文教师一直关注的问题。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融入插画,提升了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通过插画对文章主旨做到准确地把握,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语文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元佳.课本插图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工作者),1996,(01).
  [2]周瑞贞.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插图的运用研究.广州大学,2016.
  [3]梁冰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插图的运用研究[J].学术研讨,2016,(04):199.
  [4]王真真.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插图应用研究[J].曲阜师范大学,2016.
  作者简介:
  陈鹏程,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苏坑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果断的带领全党全国人民破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国社会实现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之间的协同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农村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 改革开放;农村地区;社会现代化  一、 农村社会现代化的含义  农村社会现代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就是要破除长期以
【摘要】目前的CAN现场总线教学,由于条件限制,只有理论讲授而缺少实践的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主要原因是对某些概念理解不太透彻,也不熟悉独立CAN控制器的使用。针对上述问题,在使用CAN现场总线试验板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经实践验证,我们所提出的方法能提高学生学习CAN现场总线的兴趣,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效果良好。  【关键词】CAN现场总线 学习积极性 独立C
摘 要: 针对机械CAD三维造型中大部分学生自主学习动力的不足,针对学生的构成特点和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实例,以目标驱动的方式,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得到了提升。  关键词: UG软件;三维造型;兴趣激发  一、 引言  三维造型是机械类本科生必备的基础技能之一,它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着后续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是CAD/CAM技术的基础。为了响应国家
摘 要: “精讲”教学模式的探究主要是以自主学习的方法和方式倡导参与式、启发式的教学模式,讨论如何寻求新的韩国语教学模式以求更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精讲;教学模式;教学改革;自主学习  一、 “精讲”的意义  “精讲”是指系统的,针对教学内容某个细节的深入讲解,主要是教材和教学大纲对各章节课文的具体内容和题例进行详细的讲解,同时每课都安排有对应的课后作业供学生进行练习,以达到全面掌握、
摘 要: 如何让正确的阅读方法从课内迁移到课外阅读,让散文阅读成为学生自觉自愿的“呼吸”?窃以为,要注意散文的形神结合、表现手法、语言品味的迁移阅读,以此让孩子们在课外阅读中丰富自己的言语生命和精神生命。  关键词: 整体把握;自主自悟;探究延伸  语文阅读常常由课内到课外,所谓“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教师要引领学生读得更多,走得更远,收获得更多。由学到用,初中散文阅读亦然。真正的散文阅读应该
摘 要: 新时代下,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各个行业都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社会要想发展,就一定会有与之对应的育人目标,针对我国高中阶段语文教学,谈任务驱动式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中的应用,怎样将驱动式教学模式的优势完美体现在高中语文作文环节尤为重要,因此要紧抓目前我国高中语文作为课堂教学的宝贵时间,将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的目标明确之后,从而实现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任务的达成。  关键词: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