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采取导学互动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可以在互动探究中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把握,能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提升.因此,在实践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发展需求,灵活应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下面对此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导学互动;应用
  前 言
  随着教学改革的全面推进,越来越多的新型教学手段被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导学互动教学模式是当前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教学模式,将其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还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学习等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意义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主要是将教、导、学等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可以更加积极地融入数学课堂,能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提升.具体来说,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意义在于:
  (1)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采取的大多是灌输式教学手段,学生在课堂上只能被动地按照教师提出的要求进行学习,记忆各种知识点,然后进行大量的习题训练,以此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这种教学灌输式教学体系下,学生的主动性很差,学习热情不高,导致课堂教学效果比较差.而导学互动教学模式提倡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鼓励学生对于知识点、问题进行深层次的互动、讨论,学生需要将注意力放在问题思考上,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在课堂上学到知识.同时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实施,会让学生思考如何在实践中应用知识,有助于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随着新一轮教学改革的推进,在教育领域中越来越看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将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能为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打下良好基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互动,构建健康的课堂氛围,教师还可以在与学生互动中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或者是根據学生的互动情况,确定学生学习效果,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讲解,实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中,师生有足够的空间和充足的时间进行知识探究,学生能在与教师、同学的互动中提升自身对数学知识的把握,有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的提高.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实施
  1.自学导纲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大多是照本宣科的讲解知识,为学生讲解、梳理概念,然后让学生进行习题训练,这种教学模式很难促进学生各项能力的发展.而新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第一步在于导学,也就是新课导入,教师可以借助好的课堂导入,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欲望,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课堂中.
  小学数学教师可以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导入方式,如问题导入、故事导入等.课堂导入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相应的导纲展现出来.同时教师要处理好导纲出示的时机,一般情况下,教师可以在复习课、习题课上集中出示导纲,在实践课、探究课上通过课上展开的方式出示导纲,结合导纲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如果学生对导纲中的内容存在疑惑,还可以将其标注出来.
  2.合作交流,互动提升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学生经过之前的导纲自学,对于知识已经有了初步了解,同时学生在自学过程中还会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让各组学生对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互动交流,尝试利用小组的力量来解决问题.如果存在小组合作也无法解决的问题,各组组长要将这些问题记下来,反馈给教师,便于教师进行针对性讲解.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是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同时促进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提升,有助于学生综合发展.
  另外,在导学活动教学模式中,还需要注重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地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把握学生讨论情况,并给予适当点拨,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更加有效地进行合作互动.最后教师要在课堂上为学生集中讲解重难点知识,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没有理解的知识,或者是解决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训练等方式,实现师生互动,为学生的综合发展打好基础.
  3.导学归纳,总结精华
  经过自学、合作互动等环节的学习,学生对知识已经有了清晰的认知,为了让学生可以将学到的新知识更好地融入自身的知识体系,教师还需要指引学生进行自我归纳总结.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知识体系,利用精练的语言、绚丽的图片为学生构建相应的知识框架结构,或者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将关键点罗列出来,让学生对思维导图进行完善,便于学生梳理知识.导学归纳过程中,如果缺乏教师的良好引导,学生很难清晰、有条理地将知识罗列出来,这样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把握.同时,在学生自主归纳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注重对学生的表述内容进行补充、修正,并对学生的相应表现进行科学的评价,促使学生正确对知识进行归纳.导学归纳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关键环节,小学数学教师切忌不可包办,要鼓励引导学生自主总结,这样学生才会对知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才能真正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4.反馈训练,巩固强化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该结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选择有针对性的训练习题,借助导纲将其呈现出来,让学生自主练习巩固.教师在选择训练题时,要注意题目的最优化,训练题的数量和时间需要对应,题型也应该具备针对性,难易程度要适中.教师还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要让学生独立完成训练,这样既可以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也能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完成习题训练以后,教师可以随机选出几个代表给出答案或者在黑板上演示计算过程,如果有学生对问题存在不同意见,可以先在组内相互讨论,初步确定解决方式.最后教师要给出学生相应的参考答案、解题思路,便于学生以后的发展.在习题训练阶段,教师要注意不能一味否定学生的想法、观点,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认知水平形成契合自身实际的解题方式,使学生可以感受到学习的喜悦,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为学生后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三、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课堂导入环节应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时,需要教师做到以学生为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深层次地探索知识.课堂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好的课堂导入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践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借助导学互动教学模式进行课堂导入,促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兴趣.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指引学生由浅至深进行互动,避免学生因为新知识难度比较大,而降低学习信心.如在“多边形的面积”一课中,教师事先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微视频形式的导学案,然后在课堂上播放,让学生观看其内容.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尝试动手制作各种多边形,并让学生思考如何准确计算各种多边形面积,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便于课堂教学.
  2.课堂教学中应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
  (1)构建互动情景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发展情况入手,创设相应的互动情境,使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互动,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教师在为学生构建互动情境时,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将相应的视频、音频、动画等内容引入课堂,教师还可以将学生了解的生活场景引入课堂,以此增强学生的互动效果.例如,在讲解“圆”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学生日常生活中与圆相关的物体展现出来,如圆形生日蛋糕、摩天轮等,让学生根据这些具体事物总结圆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利用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归纳圆的概念,总结圆的特征,或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思考圆的性质.在学生互动交流过程中,教师也需要主动参与进来,这样能够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引导.
  (2)组织实施互动游戏
  对小学生来说,他们特别喜欢游戏,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为小学生设计一些具有趣味性的活动,并將其灵活地引入课堂,使小学生在游戏互动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如在讲解“比例”的相关内容时,教师事先将学生分成三个小组,然后让各组学生根据教师喊出的口号进行排队,如一个小组中共有12人,教师让学生按照3∶1的比例站队,在游戏中用时最短、站队正确的小组获胜.在这样的互动游戏中,学生会更加积极地思考比例的知识,显著提高了学习效果,教师也可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在学生学习结束后,教师还可以布置一些具有趣味性的习题,让学生借助习题训练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3)问题讨论互动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关键是在教师提供的导学案中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活动,以此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了解.小学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借助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针对学生学习中遇到的疑惑、问题进行深入探究,这样一方面能够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了解,另一方面也能活跃课堂氛围,促进学生良好发展.如在“负数”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导学案中设置这样的生活化问题:在天气预报中经常会出现-5 ℃,-2 ℃,这里的“-”号代表什么?教师让学生自主查阅资料进行分析、讨论,将得出的答案告知教师,教师在汇总各组学生的答案的同时,让学生根据导学案自主预习本节课知识,在学生预习完以后,让学生再次回顾导学案中的这一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说出自主学习中存在的疑惑,并与其他同学讨论解决,教师最后对涉及的知识点进行系统归纳,加深学生认知.
  3.课后复习中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
  小学数学教师在讲完知识内容以后,还可以将制作的导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课下根据导学案以及自身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复习,以此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意识到复习的价值,尤其是年级越高越需要复习,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把握,还能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同时学生可以在复习中发现自身不足,加以弥补,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师还可以利用微信与学生进行沟通,帮助学生解决复习中的问题,指导学生灵活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总 结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取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显著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因此,在今后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制订导学案,并引导学生在导学互动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把握,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亚珍.小学数学教学中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8(1):169.
  [2]马会娟.小学数学教学中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探究[J].学周刊,2018(26):33-34.
  [3]梁生达.探讨小学数学高年级课堂中的导学互动教学模式[J].中外交流,2017(42):192-193.
  [4]卞正军.“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5(5):76.
  [5]金慧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导学互动教学模式探讨[J].新课程(上旬),2018(12):204.
  [6]敖俊.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运用[J].新课程导学,2017(5):54.
  [7]李小红,文均.小学数学教学中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8(08):168-169.
  [8]黄顺军.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高年级课堂中的应用浅析[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9(5):11.
  [9]郭彩芳.探讨小学数学高年级课堂中的导学互动教学模式[J].教育研究,2019(11):7.
其他文献
报道1例颈部斑块型汗孔角化症(PK)伴细胞异型。患者男,59岁,颈部红斑,丘疹10年。皮肤科检查:左侧颈部单发5 cm×8 cm的不规则红色斑块,境界清楚,边缘呈轻度堤状隆起,皮沟
为准确掌握全县苹果产业发展情况,完善服务体系,提升产业档次,打造特色品牌,促进苹果产业转型升级,笔者2021年1月针对苹果产销重点乡镇和部分农业园区、种植大户,围绕库存量
莱州市位于山东半岛胶东丘陵区西部边缘,地理坐标为北纬36°59′~37°28′,东经119°33′~120°18′,总面积1816千米2,耕地面积114万亩,海岸线长度108千米。四季分明,平均无霜期209天,光照充足,雨热同步,8—9月份昼夜差18.15 ℃,10月份昼夜温差18.8 ℃,是苹果的最适栽培区。全市苹果栽培面积15万亩,主要以烟富系列苹果为主,所产苹果以色泽鲜艳、清脆香甜而闻名。 
患者男,21岁。臀部红斑、结节伴瘙痒15 d。皮肤科情况:臀部可见弥漫分布的红斑,其上散在黄豆大小的红色结节,阴囊未见明显结节。手指缝散在针尖大小红色丘疹。疥虫镜检:阴性
摘 要:通过对河南省果树产业优势、劣势、机遇、挑战四个方面进行SWOT分析,揭示河南省果树产业的过去和现状。在深入研究和全面系统分析后,探索河南省果树产业未来发展的战略和方向。  关键词:SWOT分析;果树产业;发展对策;河南  河南省属暖温带地区,生态条件适于各种北方果树的发育生长,具有丰富的果树品种资源。我国原产的梨、桃、杏、樱桃、柿、山楂、板栗等多种落叶果树都出自本地区。河南省现代果树产业经
智慧图书馆发展给图书馆资源、设备、人员等带来诸多改变。论文主要解决智慧图书馆人员绩效管理困局,在总结分析当前图书馆人员绩效管理问题基础上,思考智慧图书馆环境下人员
患者女,70岁,左手拇指甲侧缘皮肤增生物1年余,于2018年10月14日就诊于我科。1年前,患者发现左手拇指甲侧缘近甲根处出现1个肤色结节,缓慢增长,无明显疼痛。患者体健,否认新生
2020年8月13日,革命老区河南省舞钢市铁山街道韩庄村火龙果采摘园迎来大批市民竞相品尝采摘。郑州市的李先生一次预定了500箱金都红心火龙果,他一边品尝着果实一边赞不绝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