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r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2-0027-01
  语文教学过程,既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认知过程,又是一个“陶冶学生情操,引导学生走向正途”的情感过程。情感在语文教学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情感对人们的行为的养成是起着巨大的作用的。一名学生如果自身修养差、不热爱祖国、不关心他人,即使他的学习成绩很好,当他步入社会之后,其发展也是非常令人担忧,甚至是可怕至极的。所以,语文教学要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就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情感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同时它更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证明: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可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感情素质,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人际交往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实现知、情、意、行高度统一的目的。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怎样根据教学内容激发学生情感,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呢?
  一、情景创设法
  好的情景创设有助于学生情感态度的形成,学新课前,应运用情境引入法,情景引入法是一堂课精彩的开始,好的情景引入能让学生兴趣高亢,有助于学生更有利的学习新知。在学新知时,我们更要注重创设情景,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快乐的情境产生快乐感,反之产生悲哀感。这一特点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通过氛围的渲染,情境的体验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同时亦把学生引导到对课文思想教育意义的深层理解,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同时在授课时,还应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翻开语文教材,我们就可以感受到,那些文质兼优的名家名篇中充溢着对祖国、对人民、对大自然、对同志亲友的深挚情意,字里行间洋溢着或优美典雅,或清丽委婉,或崇高悲壮的美感,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可能仅仅传授语文知识,而必须同时进行情感传递和情感教育。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可以这样说,情感信息的传递,在语文教学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即使在让学生感知、理解、记忆和运用基础知识的过程中,也应伴随着种种情感活动,感之愈深,知之愈多。
  二、读中感悟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阅读是一种从文字语言中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即读者的心理体验过程。通过阅读、鉴赏课文,能使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增长知识,领悟语言规律,进而理解语言的意义,从语文科的性质来看,它具有与其他学科不同的特点,“它反映着政治倾向与感情色彩,当学生接触课文时,接受的不仅仅是文章的形式,同时也接受它的内容——观点和情感”。而选入语文课本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优的佳作,不仅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而且有较高的思想境界。可以说:语文教材提供的是丰富饱满,异彩纷呈的情感海洋,为语文教师实施情感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就要努力运用语文佳作中所包含的真挚情感,扣击学生的心弦,激起他们感情的波澜,培养学生优良的性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自身的情感因素,寻找学生情感的突破口,以情感去感化学生,使课文更具有吸引力和说服力。那么,什么是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呢?首先,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是语文情感教育的前提。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语文教师热情生动的讲解,使学生对语文教学内容本身产生浓烈的兴趣,进而迸发学习语文的热情。其次,理智感、审美情感和道德情操是语文情感教育的三大支柱。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文质兼美”,形神俱佳,贮藏着大量的情感因素,这为语文教师进行情感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所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通过生动而形象的讲解,把文章中这些优美的感情移植到学生的心灵中去,使之产生共鸣,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从而使道德情操变得高尚,审美趣味得到提高。
  三、在写作中培养情感
  作文教学也是培养学生情感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该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从不同方位、多种渠道培养、表达自己的情感,丰富他们健康的思想感情。写作实践既是阅读教学的延伸,又是独立的语言训练必由之路。我们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延伸训练,培养学生的情感。教学中,如果能以教材为本,读写结合,延伸课文内容,让教材激情传神,有效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学生的作文必能真情感人,这无疑将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焕发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也会使我们的学生更具人文精神。学生的随笔本也是教师培养学生健康完善的人格情感的重要途径,它可以及时准确地把学生生活中的各种感受,包括喜怒哀乐、酸甜苦辣记录下来,长此以往,学生就会逐渐具备较为丰富的情感,把自己的思想自觉地用文字表达出来。
  语文教学会给学生情感美的滋养,也会给学生艺术美的熏陶,它完全应该是开放的、互动的、诗意的。在语文课程改革试验中,去关注语文教学中点点滴滴的思索与感动,时刻的进行情感教育,才会让我们的语文课堂越来越精彩。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2-0026-02  什么是赏识教育?实施赏识教育有何意义?针对少年儿童的成长如何实施赏识教育?下面笔者就以上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什么是赏识教育  “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孩子的师长!”庄稼长势不好时,农民从未埋怨和指责庄稼;而孩子成长有缺陷时,父母或教师却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