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康德的两种法则谈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真正含义

来源 :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07467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方哲学经历了本体论的“痛苦”时期,正是这样一种对本原的执着与热爱,使得本体论再也走不下去,从而转向认识论的探索以及方法论的应用,康德就是将认识论发扬光大的重要人物,他的两种法则对马克思自由自觉的人的本质的提出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本文从康德的自然法则与道德法则下的自由来探讨马克思的关于人的本质的真正含义。 Western philosophy has undergone the “painful” period of ontology. It is such a kind of persistence and love of primitiveness that makes ontology can not go any further, thus turning to the exploration of epistemology and the application of methodology. Kant develops epistemology The two important principles of his theory have an important enlightenment on the nature of Marx’s free and conscious people. This article explores Marx’s true meaning of human nature from the freedom of Kant’s natural law and moral law.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贵阳市汉族及农村少数民族妇女宫颈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的携带率现况,并分析影响因素及病原学检查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
摘要: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就是风筝的放飞人,学生就是风筝,班主任应该给学生一个像风筝一样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广阔的空间。要敢于放手借势把风筝放向蔚蓝的天空,也能把住那根线随时把风筝收回来,把班主任工作做到像放风筝一样收放自如。  关键词:起飞;托举;放手  中图分类号:G635.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9-010-1  四月的公园,明净透彻的空气里暗香沉浮,直叫人恨